时下,起于防疫初衷的在线教育,不断刷新学习方式。对广大师生而言,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在线教育正以一种高效又略带粗糙的姿态闯入传统教育领域,为自己争取到独立上台的演习时间。 试炼之后,在线教育如何补齐短板,发挥更大作用?习惯于传统课堂的师生甚至家长,在经历短暂适应期后,有怀疑,有认同,也有深思。 欲哭无泪,或欲罢不能 线上开学仅1周,河北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张丽已精疲力尽。孩子年纪小,学习缺乏自主性,张丽不得不每天穿梭于不同的直播、通讯软件,陪孩子上课。她阅读上百条信息,帮孩子查阅作业,孩子完成作业后,她再帮着上传。 “一切依赖电子文档,在手机、电脑等不同设备、软件中来回切换,不仅没感受到技术进步的便利,反而有种被淹没的窒息感。”张丽说。 家长只是在线教育配合者,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有更多吐槽:从面对面听,变成网上听,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易导致自律能力不强的学生放任自流;缺少情感交流,学习动力会减弱;长时间看屏幕,专注度会下降,视力会受损。 “在线教育假如只是借助直播手段灌输知识,缺陷显而易见,对低龄孩子尤为明显。”河北衡水中学执行校长李先辉认为,“学习是一项系统任务,需要自主、自律等多种能力配合。线上教育对有一定学习自主性的高年级学生来说,能展现出明显优势。” 范泽宇是石家庄一中高二学生。“网课反复回放,对有难度的理科学习十分必要。遇到难题,可在微信群里请教,老师看到后会详细作答。线上学习的复习巩固突破了线下学习的时空限制。”他告诉记者,线上学习让他能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完成学校任务后,他还有时间报线上短期班。 激活学习自主性,重构学习文化 眼下,推进传统课堂自主性变革,正逢其时。迟学为认为,教学终极目的是学生自我思维的发展,此次大规模居家线上学习对学生自主性是一种挑战。但是,学生获得彻底的自主机会,老师会在或主动或被动中选择“相信学生、解放学生”。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在线教育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应用、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会让孩子受益一生。比如,此次在线教育大规模使用,让不少学生在网络资源获取、音视频资源开发、远程传输与管理、网络交流与反馈中,极大提升了信息获取意识和能力。希望疫情结束后,可以持续推进自主学习的变革。 来源: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 / 半月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