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

 昵称散步收藏 2020-03-16

长歌君按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

明代把修建宫殿的皇木采办作为“采造之事”中“最巨且难”的浩繁工程,属木政管理。对于修建宫殿的木材有着特别的要求,宫殿纯用楠木,门楼主用楠木,间用杉木。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故宫楠木柱

采木之役,自成祖缮治北京宫殿始。……(万历年间)三殿工兴,采楠木于湖广、四川、贵州。——《明史·食货志》

明代由于华北木材资源枯竭,特别是修建宫殿的楠木资源缺少,皇木采办工程南移至四川、湖广、贵州等地,特别是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湘西、鄂西南、渝东南、黔东等土司地区开始成为皇木采办的重要区域。明代在武陵山腹地长达几百年的采木活动中,不仅造成了该地区楠木资源几近枯竭,还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长歌君探

一、楠木为何成为明代皇家宫殿建造的主要材料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楠木

楠木属樟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古代楠长写为柟,民间多用赤楩、交让木通称各种楠树。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金丝楠木

力坚理细……近日吴中器具皆用之,此名香楠。又一种名斗柏楠,亦名豆瓣楠,剖削而水磨之,片片花纹,美者如画,其香特甚……又一种名瘿木,遍地皆花,如织绵然,多圆纹,浓淡可挹,香又过之。——《广志绎》

在晋唐时期,楠木就因其木质优良成为造船的重要原料。到了明代,楠木因其树干挺拔、笔直,上下一般大小,加上气味芬芳,经久耐用,便成为了皇家宫殿建材的首选,被大量用于宫殿寺庙的栋梁、立柱等关键部位。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故宫太和殿中的柱子为神木(围长为五尺以上)所造

明代对于修建宫殿的木材有着特别的要求,楠木被选为修建宫殿和门楼的主要木料。在采办过程中还规定了木材的等级,按长短及围长决定,围长一尺以上为六等,二尺以上为五等,四尺以上为头等,五尺以上为神木。特别是皇家宫殿的梁、栋的木材要求周围一丈三四尺左右。

今独材木为难,盖巨木产自湖广、四川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斧斤伐之,凡几转历,而后可达水次,又溯江万里而后达京师,水陆运转岁月难计。——嘉靖时期礼部尚书严嵩上陈奏折

修建宫殿的上等楠木,这类树多产于深山老林,无论砍伐还是运输,都非常困难。一是采木这种大役,时间漫长,少则数年,多则十数年,动员人员众多,涉及到斧手、石匠、铁匠、拽运夫、水手各种人夫和各种官员调度,民夫动辄十数万人,而且采伐过程中死伤不绝,当时民谣称伐木者“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二是运输艰难,在明代交通工具有限的情况下,如湖广采办的皇木运到京城,运输一批木材就要水陆运输不断转换,很多时候要历时数年才完成运输任务。

二、明代何时赴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采办皇木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武陵山主峰:梵净山

采木之役,自成祖缮治北京宫殿始。永乐四年,遣尚书宋礼如四川,侍郎古朴如江西,师逵、金纯如湖广,副都御使刘观如浙江,佥都御史史仲成如山西。……(师逵)以十万众入山辟道路,召商贾,军役得贸易,事以办——《明史·列传第三十八》

明代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大规模采办皇木用于南京、凤阳等地宫殿、陵寝的建筑。但赴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采办皇木,得从明成祖朱棣大规模修建北京宫殿开始。

由于北京宫殿修建所需木材量大,且明代皇宫火灾频繁,有明一代,修缮不止,赴南方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等地采木不绝。据统计,明代从永乐四年开始至崇祯年间,共计进行了二十余次大的皇木采办,其中嘉靖和万历两朝最多。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明代皇宫大火频繁

壹丈者,原派陆拾肆根已,未出旧有柒拾壹根,今天则再派叁拾根。玖尺者,原派柒拾陆根已,未出旧有玖拾零三根,今则再派叁拾伍根,务令倍出常数之外,足被采择。——《卯洞集》

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夏四月初五,仁庙忽然起火,烧毁了太祖昭穆群庙,只有献庙独存。火灾后朝廷派遣工部侍郎潘鉴、副都御史戴金于湖广、四川采办大木。派辰州同知徐珊深入到湖广卯洞一代督促采木两年,留下的《卯洞集》可窥其采木情况。

皇木槽在县西一百八十里,崇祯时,工部差官何金枝在此采办皇木凿山开道,木由此下河。——《利川县志》

朝廷到南方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一直持续到明末崇祯年间,清代同治年间《利川县治》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录。

三、明代在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采办皇木有何种形式

明代大木的采办主要用三种形式,即官方直接采木、商人采木和土司进献大木。官方直接采木是主要形式,商人采木是辅助形式,土司献木属于点缀补充。

故恭建工之役,既总以部院,又申以台省,百凡执事,分布基列,上下网维,统体周密。——《卯洞集》

官方的直接采木,官员是核心力量,为了完成采木工程,明廷通过指定采木大臣,督促地方采木,负责采木的大臣一般署工部官员衔,品级较高,他们接受任务后,需要翻山越岭亲历采木一线,同时需要地方的官员紧密配合。从徐珊的《卯洞集》一书中,可阅出参与采木的官员除钦差督木右参议蒋芝、工部督木郎中王之臣、钦差总督川湖贵州大木右都御史潘鉴之外,还有省祭胡镛、指挥高节、荆州守备孙贤、酉永守备陶戬、巡检范岳以及阴阳官邓惠等参与。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明代伐木主要工具:斧头和锯子

凡木商运到木植,部例会估给价。——《两宫鼎建记》

及新报采买过头、贰号大木若干根,已经分商人入山兴工。——《论木政劄子》

随着采木规模的扩大,官办采木的弊端日益突出,为了补救官办采木的不足,明廷又开始了商办采木。商办采木先由商人从官府领取一定的经费,然后招募人力采木,待木商将木运到后,再给剩余的资金。商办采木,提高了采木的效率,分担了朝廷的负担,徐珊在《论木政劄子》中的记载可见木商在明代采办皇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伐木场景

正德八年,酉阳土司冉元献大木二十;正德十年,永顺土司彭明辅献楠木三十根,次者二百根;正德十三年,永顺土司彭世麒献大楠木四百七十根;同年彭世麒之子彭明辅又献大木备建宫室。——《明史》(卷三百一十)

除了官方直接采木和商人采木以外,明代还有土司献木的形式。在正德、嘉靖、万历三朝时,《明史》中都有关于土司贡木的记载。土司贡木多半是明廷的无本买卖,但也有部分土司贡木得到少量的奖赏,如正德十三年彭世麒献木后,明廷诏彭世麒升都指挥使,赏蟒衣三袭。建造宫殿急需木材的时候,明廷甚至允许土司通过献木可以免罪,以此激发土司献木的热情。

四、明代在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采办皇木有哪些环节

明代在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采办皇木,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主要分为勘察、采伐、运转、运解交收和储备五个环节。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明代采木官勘察

采木之官,风餐露宿,日夕山中,或至一年半岁。——《广志绎·江南诸省》

至明代,巨大的楠木已经较为稀少,明代在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采办皇木的采木官员需要实地勘察,首先深入深山野林之中去寻找大木,同时需要当地土人作为向导。大木往往生长在道路不通、十分偏远的深山大壑之中,不是熟悉当地环境、吃苦耐劳的土人,很难发现巨型楠木。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采办皇木的斧手可谓高级技工

找到合乎尺寸的大木后,接下来就是组织人力砍伐,即采伐环节。由于采伐的技术要求极高,因此要配置专业的斧手和斧头工具。采伐时,必须先由架工用木搭成平台,使斧手有施展技术的余地,砍伐时还要有缆绳系在楠木倾倒的反方向,这样才能使楠木不会轰然倒地造成损伤,楠木倒地后,还要由斧手在大木合适位置“穿鼻”,以利于系缆拖运。

早起诸山夫齐至,乃举号集,众木巨甚,用六缆,经数百人挽之不上。旁置二车,斜绞。复用丈围上大木,从后撞之。——《卯洞集》

采伐楠木成功后,接下来需要的是转运,这是整个采木中最为困难的环节,转运分为两道程序,一是由砍伐地点拽运到小溪处,当时叫“点水”;二是由小溪搬运到大江大河处。单看“点水”,路程长则百里,短则数里,不论里程长短都极端困难,由于供建筑宫殿采伐的楠木大多庞大、笨重,而且位于高山大壑之中,别说搬运巨木,即使徒步穿越,也令人望而生畏,其难度可想而知。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明代皇木转运多用水路运输

大木以泄运或扎筏运到大江大河后,交给督木道验收,便开始从长江等水路运转至京师,这一过程叫运解交收。由于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离京师遥远,采办皇木光水运时间就需要长达一年左右。

大木运送到京师以后,一般集中放置于京师的大木厂和神木厂。据《大明会典》记载,神木厂设在崇文门外,大木厂设在朝阳门外,明嘉靖年间又设立张家湾木厂,这些都是储存明代采办皇木的地方。

五、明代大规模采办皇木对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有何影响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皇木采办造成的破坏不仅仅是楠木资源的枯竭

求巨木于溪壑告绝之时,则缘木求鱼,必不可得矣。——《卯洞集》

明代的皇木采办,由于数量极大而且没有节制,对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的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特别是造成该地楠木资源几近枯竭。甚至可以说皇木采办是对中国南方地区楠木资源的一次卷地式的扫荡,使得原来分布甚广而成林面积较大的楠木资源开始枯竭。同时在寻找、砍伐和搬运大木过程中,也造成了其他树木被砍伐,消耗其他树木和植物,而木材转运过程中,更有木材损伤、流失等现象发生。总而言之,明代的皇木采办对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的生态资源的损毁无异于一场浩劫。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土司为争夺楠木而互相仇杀

(嘉靖)二十一年,酉阳与永顺以采木仇杀,保靖又煽惑其间,大为地方患。——《明史·湖广土司传》

除此之外,由于皇木采办,土司献木会给土司家族带来荣誉,武陵山腹地的土司为了争夺楠木互相仇杀,造成地方局势不稳。

大规模长时间的皇木采办,还耗费了明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在明中后期宫殿采造繁密的情况下,明廷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开始把皇木采办负担转嫁到地方政府,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社会动荡,成为了明代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歌君观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皇宫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有代价的

明代修建宫殿皇木采办,不仅造成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楠木资源几近枯竭,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而且还造成该区域土司相互争斗仇杀,造成地方局势不稳。同时耗费了明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明朝后期社会动荡。

明代朝廷从武陵山土司地区采办楠木,严重破坏了该地的自然生态但愿武陵山脉青色长存

到了清代,武陵山腹地虽有不少地方仍有楠木,但几无大楠木,已经不适合大规模采伐,武陵山腹地土司地区的皇木采伐基本停止。现在武陵山腹地的楠木资源更少,许多叫楠木沟、楠木园、楠木坪的地方,事实上已无楠木,只留下古色古香的地名让我们徒留感叹,抒发思古之幽情。

参考资料:

1. 张廷玉等,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 徐珊(著);谭庆虎,田赤(校注),卯洞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3. 王士性,广志绎 [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