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溪青花之美

 七里山人 2020-03-16

白光祥

云南陶器制造的历史悠久,但瓷器的出现却比较晚。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云南就开始普遍烧制陶器。进入青铜时代,滇青铜器闻名于世,但使用者都只限于王公贵族,普通滇人的生活中仍然离不开陶器。西汉时期云南并入中央政府管辖。唐、宋时期,出现南诏、大理国地方自治政权,到元代重新统一,都一直有陶器生产。元代推崇儒学,设立文庙,是云南全面融入华夏的重要时期。也就在这个时候,云南开始制作青釉瓷器,不久云南的工匠们又掌握了青花瓷器的制作技艺。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使得云南在世界陶瓷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一笔。

青花瓷器是一种用高岭土做胎,在胎上用钴颜料绘画,罩上透明釉后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的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的釉下彩瓷器。中国的青花瓷器最早出现在唐代,但目前仅仅发现几件瓷器残片。到了元代,青花瓷器成熟并开始流行起来。由于青花瓷器颜色稳定清晰,蓝白装饰效果美观典雅,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到了明代,青花釉下彩绘装饰手法成为中国瓷器装饰的主流,行销世界,为中国赢得财富和声誉。青花瓷器的主要产地是江西景德镇,这里生产的青花瓷器装饰美观、经久耐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景德镇生产的元代青花瓷器不到千件,十分珍贵。明清时期景德镇生产出的青花瓷器精品,同样成为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宝物,在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

除景德镇外,元、明两代浙江、福建等地也烧制过青花瓷器,主要是碗、盘等生活用品。与云景德镇的产品相较,略显简单粗糙,品种也有限。与此同时,云南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开始了青花瓷器的生产。云南烧制的青花瓷器,以其造型粗犷、纹饰简朴生动、青花成色深沉、遗存数量较大而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著名学者书冯先铭先生将江西景德镇、云南和浙江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云南陶瓷从此在中国陶瓷史和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总之,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像中国一样拥有如此丰厚的陶瓷文化积淀。从“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越色秘器》)的青瓷,到“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的白瓷,从黄河以北的磁州、定州,到长江以南的龙泉、德化,从世界制瓷中心的景德镇,到地处边远的云南,中国瓷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留下了足够的印记。

1、玉溪窑的发现

1960年12月,云南省博物馆的葛季芳,经云南省文史馆的马耀武介绍,到玉溪进行文物调查,发现古瓷窑址三处:平窑、古窑、上窑。其中,上窑已被现代窑压住了。三座窑的瓷片、窑具形制基本相同。从残瓷器的胎土、花纹、色釉、器形观察,一种胎土紧密,深灰色;另一种胎土与前者一样,但土质稀松。时代可能晚到明末清初,从两种不同瓷质的比较,前者实际是种半陶瓷质的器皿,其胎土、器形、花纹、色釉要老练细致得多,在色釉花纹的某些方面类似越窑的风格,也近似东南沿海的青瓷器。玉溪瓦窑村发现了古代瓷窑遗址,证明元明时期玉溪本地窑工大量仿制景德镇青花瓷器,云南是除景德镇以外烧制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地区,玉溪窑因此而得名,并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多次出现在学者们的陶瓷论著中。

1976年12月,葛季芳再次对玉溪窑进行了调查,平窑、上窑因修公路被破坏,有的被兴建的厂房所覆盖。古窑所在的钱瓜山高30余米,被挖成六层台地,每台高3-4米,宽15~20米,山南面有窑床暴露于地表,残破的瓷片、窑具保留在台地的断面中,第一层台地剖面为生土层,台地上分布青釉、青花瓷片和窑具;第二层台地剖面的下部分是零星小堆的青轴印花器,上部分是青釉、青花瓷器;第三层到第四层台地剖面全是青花瓷层,数量多:第五层台地青花瓷器减少;第六层台地基本绝迹,所以葛季芳认为,将二至五层台地剖面的瓷片堆积层连接起来,则可将玉溪古窑瓷片堆积层分为三层,一层是青轴瓷器,二层是青釉、青花瓷器,三层是青花瓷器。说明玉溪窑是以烧制青釉器开始,渐烧青花,其间还短暂烧过青釉印花、青花盘。当时发现的器物造型为日常生活用的青轴杯、盘、碗、碟,有的采用划花、印花装饰,划花在器壁内外,划成直线、斜线等:印花有菊、牡丹、莲花等。二、三层台地的青花绘画工细,四、五层绘画粗放,有碗、盘等,同时还采集到垫圈、支烧器、支钉等窑具。她认为: "如果古窑的青釉印花器相当于元代,那么青花器的时代下限,不会晚于明代”。这次调查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玉溪古窑的认识。

1986年1月至3月,由云南省博物馆、原玉溪地区文管所、原玉溪市文化局组成的考古队,阙勇、赵云龙为发掘队的正、副队长,王国辉、袁祖敏、张自元、古文兴、李美为队员,对玉溪古窑进行了正式的发掘。这次发掘首先是挖了一条东西向的探沟,露出三条龙窑,按顺序编为1、2、3号,其中1号窑、3号窑保存略为完整, 2号窑则由于处在最上面,接近地表,被开挖成台地,遗存较少。这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及其残片,主要是青花瓷和青轴瓷,还有少量的酱色釉瓷器。瓷器的造型有碗、盘、杯、碟、瓶、罐、壶、灯盏等:装饰手法有青花、印花、划花、贴花等:纹饰有莲花、牡丹、菊花、鱼藻纹、狮子绣球、楼阁竹石湖景、翔雁、龟背锦、蕉叶等,还有文字装饰,碗底有文字、花押等款识和工匠记号。同时出土了大批的支烧器、支钉、垫圈、垫饼等窑具,还有两件印花印模,为玉溪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988年,为了较好地保护古窑,当地政府在窑址周围修筑了保护围墙,并在3号窑上建盖了保护房,成立了古窑陈列馆,展示古窑的发据情况。

由于领队阐勇其后在云南昭通发据崖墓时遇难,现场发掘的文字记录照片及其他资料散失,这次发掘没有出正式的发掘报告,只有当时参与发掘的许多人写的文章,并且由于这次发掘当时在云南文物界引起轰动,许多专家都参观了发掘现场,发掘的情况基本清楚。玉溪古窑的发掘仍是云南首次也是迄今为止经过正式发掘的唯一的古瓷窑址,为研究云南的制瓷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玉溪古窑的发现和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古陶瓷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关注。以往人们对早期青花瓷器的认识仅仅限于江西景德镇,玉溪窑瓷器具有的元代特点和明代特点让学术界认识到,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云南,能在元明时期生产青花瓷器,并且生产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这对于中国青花瓷器的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在他们撰写的文章、论著、词典中充分肯定玉溪窑的地位和重要性。

2玉溪王家山窑址的发现

2013年3月4日至15日,研和王家山的窑址先由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和玉溪市文物管理所进行调查,后由玉溪市博物馆和红塔区文物管理所进行了详细的勘探调查。根据勘探结果,王家山窑址大致面积为500平方米,依据出土瓷器的器形、釉色、花纹、图案等,可以判断窑址为民窑,主要是烧制日常生活用品。窑址年代大致为清代中晚期,大致存在2-3条龙窑。我们对龙窑的分布、面积和窑床的结构做了细致调查,窑旁的道路、废品堆积区都清理了出来。保存最好的一条龙窑窑身虽已倒塌,但窑头、窑尾清晰可见,是保存较为完整的龙窑遗址。原以为这个龙窑会使用装烧器,但从调查情况看,暂时未发现装烧器、支烧器痕迹,其工艺估计采用平放裸烧的方式。这个阶梯式龙窑,共分5个仓,每个仓底部都很平整,窑头宽3.1米,窑尾宽3.5米,全长11米,属龙窑中规模较小的。从堆积区的厚度来看,此窑的烧造时间不是太长。王家山窑址的勘察填补了云南清代青花瓷烧造窑址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云南省的陶瓷文化,通过了解它的工艺,为今后判定清代玉溪青花瓷提供了一个鉴定标准,同时为研究玉溪古窑的烧造工艺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证,是了解云南陶瓷窑炉发展的重要载体。

有关玉溪窑的书籍:

1、陈泰敏  《云南玉溪窑》

         2、李琳  《边陲异彩-玉溪窑与玉溪青花瓷》

         3、红塔区政协  《玉溪窑奇韵》 

         4、吴白雨  《云南青花瓷的工艺与绘画研究》 

         5、李华轮《玉溪窑-青花文化探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