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蜂蜜厂家和小卖家之间的对抗,来看看国内食品行业的现状!

 昵称6DO66 2020-03-16

任何行业都有两条线:正牌厂家和山寨散货,这也算符合道生两仪的规律。

回归蜂蜜行业,就是生产厂家和众多小散户之间的对抗。前者喜欢炫耀资质证件,后者侧重鼓吹天然良心。

厂家分为纯搬运和加工,散户可分为预包装和造假,也算是符合四象衍变。

本文暂不往下细化,先从这个层面粗谈食品问题的现状。

多年以前,我结识一位养羊的西安朋友。

他在北郊养了十几头奶羊,每天下午拉到小区门口。很多人拿着矿泉水瓶、不锈钢盆,排队等着现场挤奶。

除了在电视广告片里,几乎见不到干净洁白的羊群。再加上原本就有些膻味,你能想象出简陋粗犷的场景。

但是,即便环境卫生条件很差,也不影响火爆的现场销售。

俗话说中国羊奶看陕西,各大羊奶粉企业在此抢占奶源。斥资兴建一整套加工检验设备,还要通过严格审批。

就市场份额而言,他这般的散户完全没法和奶企相比。就投入产出比来看,他省去了所有的中间成本环节。

时至今日,我老妈每天还在门口打散奶。

对面的小区是城中村改造房,有个养牛户送奶已经十几年了。看着天天下午排起的长队,她也跟着办张奶卡。

我有时候去排队打奶,听到这家奶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骑着摩托车送奶,渐渐换成电动三轮、五菱商务车。

五十米之外有个大超市,各种品牌盒装奶天天搞活动。只有逢年过节时卖的快些,都被拿去走亲戚送礼用。

在秦玲一白看来,厂家和散户的消费者是两种人群。除了价格实惠以外,这种撕裂还暴露出食品业的核心矛盾。

没进工厂,担心卫生问题。
工厂出来,担心安全问题。

直到认识一个办牛场的人,他对此表示很愤慨。

三鹿奶粉事件以后,乳制品行业从上到下大力整治。现在加工环节极其严格,绝对是国内最安全的食品类目。

我不懂这个行业,还是留给专业人士点评吧。

秦玲一白希望这是真的,但要想消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消费阴影,还得通过时间口碑来洗刷。

蜂蜜行业和乳制品极为相似,我去年写过《从同仁堂到蜂蜜霞》的文章,消费者已经被夹在两头堵的困局里。

互联网开拓出新的流通渠道,传统蜂蜜厂像专家权威般被广泛质疑,其中以代表自身利益的小卖家最爱抨击。

关于厂家蜜和散户蜜的特性,往期蜂蜜文章中已有详细比对,本篇不再重复赘述。

其实,蜂蜜的好坏和提供者关系不大。

它不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是完全靠蜜蜂酿造成熟。只要能保证最初的原始状态,都能算得上天然好蜂蜜。

然而如此简单的事情,如今却被搞到神鬼难测。

有些蜂产品企业,挑选高浓度天然蜂蜜直接灌装。剩余的低浓度水蜜,按照国标的规范标准加工浓缩。

有些小散户卖家,直接在蜂场摇蜜后过滤灌装。除了天然成熟封盖蜜,低浓度水蜜甚至喂白糖的也不少。

散户:你卖的都是浓缩蜜!
厂家:你卖的是三无产品!

随着绿色食品观念的兴起,很多人开始追求天然原生食材,也逐渐明白:加工浓缩蜜是受行业标准保护的。

蜂产品企业投入土地、设备、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国标生产。散户卖家处在监管视线以外,全靠玩良心或者嘴皮。

一条流水线出来的工业品,几乎可以做到完全一致。不同地区的植被气候差异大,酿出的蜂蜜怎可能一模一样?

当行业标准丧失掉公信力,消费者在监管以外的“良心市场”里挣扎,步步为坑的乱象也就不足为怪。

有人很疑惑:乱成这样就没人管吗?

认真看看食品行业现状,上至保健品下到餐饮业,只要吃不出毛病就没大问题,还能解决众多人员的就业问题。

我们以为自己是上帝般的消费者,其实只是商业市场里的被消费品。

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为了消耗,消耗越多代表着经济活力越好,连洋垃圾都能混进来,谁还知道底线在哪里。

秦玲一白的老家在农村,吃的面粉都是自家麦子。

农民每次只打一两袋面粉,吃完了才会去再打点。因为麦子放几年都没事,面粉放几个月就会板结烧心。

面粉厂肯定没法这样操作,每年百十吨的供应量。既要提升筋道口感有市场竞争力,还得想办法延长保质期。

在工业大流通环境下,合理使用添加剂是无法避免的。

米面粮油是刚需,相信会有最大力度的安全保障。

然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人都有不同的饮食喜好。那些需求弹性较大的食材,几乎都处于混乱的泥潭里。

原因和蜂蜜一样:我们已经从有的吃,跨入想吃好的阶段。但是食品行业现行标准,并未和当下需求相匹配。

国标只是保住底线,这个落差凸显在市场端,就是生产厂家和散户卖家之间互相指责,却搞得消费者无所适从。

若想吃到天然好蜂蜜,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源头筛选。货比数家之后淘出优质蜂蜜,以后可做定点交替消费。

这个是比较难,但谁让自己好这口呢?

如果行业标准能有所调整,从唯指标论到尊重自然差异。蜂蜜厂家的空间扩大后,全产业链都会成为受益者。

再用强力手段捣掉黑作坊,将四象状态倒推回两仪阶段。散户卖家没有价格倒挂的压力,也愿意等到自然封盖。

秦岭一白幻想着那一天,厂家和散户和谐并存。

双方没有抨击撕逼,提供的天然蜂蜜差别不大。只是在体量和渠道上不同,投入资源多者理应占据大份额。

或许,这永远只是个梦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