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时吃什么好这事可谓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要么低糖,要么低脂,要么即低糖又低脂。三大营养素中,唯独蛋白质很少被限制,甚至还有人用高蛋白饮食来减肥。 确实,有研究显示高蛋白饮食可以促进产热,饱腹感更强,有助于减少脂肪,降低体重[1]。但这种种好处背后,可能有着不小的隐忧。 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Xiangyu Zhang和Babak Razani 等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虽然确实有助于减肥,但却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和破裂,增加心血管风险。这一研究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上[2]。 高蛋白饮食促进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和斑块不稳定 要说中国人的最大杀手,心血管疾病当之莫属。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统计,2016年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中,分别有43.16%和45.50%的死亡是由各种心血管疾病造成的[3],占了近一半。而大多数的心血管疾病,都源自动脉粥样硬化[4]。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后与免疫细胞作用产生的。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除了减肥、运动这些生活方式上的干预外,主要也是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来降低血脂。 不过对于另一类营养物质——蛋白质,它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可就没那么清楚了。虽说有研究显示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肥,尤其是减少体脂和腹部脂肪[5],但到了心血管健康上,不同的研究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结果。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高蛋白饮食与动脉粥样硬化没有什么关系[6],但另一项前瞻性研究却发现吃蛋白质多的女性心血管风险更高[7]。 (来自pixabay.com) 减肥中常用的高蛋白饮食到底会对心血管健康有着怎样的影响?研究人员使用高脂血症的小鼠模型进行了试验。 试验中,对照组小鼠所吃的鼠粮按照西方饮食配比,糖、脂肪和蛋白质按卡路里计算分别占了43%、42%和15%。而高蛋白饮食小鼠的鼠粮里,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似,蛋白质含量乘三,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别占了11%、43%和46%。 2个月的时间里,高蛋白饮食的种种好处都显示了出来。高蛋白饮食的小鼠吃得更少,体重更轻,体脂率和糖耐量也分别优于对照组。但在这种种看似健康的指标下,高蛋白饮食小鼠的主动脉根部却出现了更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斑块里还有着更多的巨噬细胞,更不稳定,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心梗脑梗等更为严重的问题。 高蛋白饮食下小鼠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面积更大(左图红色为对照组,蓝色为高蛋白饮食组)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蛋白饮食小鼠更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人员首先检测了两组小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不过两组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高蛋白饮食的小鼠血液中,氨基酸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亮氨酸。 氨基酸不就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嘛,升高了很正常,但这又与动脉硬化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排除食物中其它成分的影响,研究人员给小鼠口服了蛋白质。大约1小时后,小鼠血液里的氨基酸浓度达到峰值,粥样硬化斑块里的亮氨酸等氨基酸浓度也跟着升高。与之同时,巨噬细胞中mTORC1的激活也显著增加,一直持续了7个小时以上。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除了脂质沉积,各种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中,巨噬细胞有着重要的作用 (来自参考文献9) 粥样硬化斑块里,巨噬细胞会吞噬其中的脂质,但却被吞下去的脂质搞得消化不良,无法将其完全降解,只能让脂质在自己体内堆积,形成泡沫细胞,逐渐坏死崩解。各种酶以及处理了一半的脂质又给释放出来,进一步募集来更多的免疫细胞加重炎症。在这个过程中,巨噬细胞还会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斑块的纤维冒,让斑块不稳定。 而mTORC1的激活,抑制了巨噬细胞中的线粒体自噬,导致功能障碍的线粒体积累,促使巨噬细胞凋亡,加速了上述过程。 高蛋白饮食提高血氨基酸浓度,抑制巨噬细胞自噬,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发展 (来自参考文献10) 在各种氨基酸里,亮氨酸激活mTORC1的作用最强。而亮氨酸,恰恰是在红肉中最为丰富,而鱼肉、谷物和蔬菜中却较少[8]。这或许也是红肉更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接下来研究人员也计划进一步对比不同氨基酸组成的高蛋白饮食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不过,这项研究中,小鼠的饮食模式是基于西方饮食的,可能与中国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期待能有基于中国人饮食模式的研究。 至于打算通过高蛋白饮食来减肥的朋友,目前来看可能还是用鱼肉比较好。 编辑神叨叨 全体奇点糕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呕心沥血打造的重磅音频课程《医学趋势50讲》终于上线了。我们一口气帮你同步了全球医学前沿领域最重磅的进展。只需500分钟,让你彻底搞懂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课程亮点如下: 1、全面:一网打尽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在这套《医学趋势50讲》中,我们囊括了免疫治疗、干细胞、微生物、人工智能、二代测序,抗癌新药研发等15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帮你将全球最顶尖的科研成果一举收入囊中。 2、紧跟趋势:帮你无缝同步全球认知。 奇点跨学科专业知识团队,依靠强大的自有数据库系统,每天跟踪全球3000多本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实时把握医学前沿科技最强劲的脉搏。和全球认知同步,你不需要费心费力,我们把全球脉动送到你的耳边。 3、有趣易懂:不用绞尽脑汁,就能理解全球医学顶尖难题。 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往往晦涩难懂,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导致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这一次,我们帮你把艰深晦涩的前沿学术调制成清新爽口的科学小品,让你在享受科学之美的同时,轻轻松松理解医学顶尖难题。和全球最聪明的大脑思考同样的问题,你也可以。 参考文献: 1. Halton T L, Hu F B. The effects of high protein diets on thermogenesis, satiety and weight loss: a critical review[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004, 23(5): 373-385. 2. Zhang X, Sergin I, Evans T D, et al. High-protein diets increase cardiovascular risk by activating macrophage mTOR to suppress mitophagy[J]. Nature Metabolism, 2020, 2(1): 110-125. 3. http:///Sites/Uploaded/File/2019/8/14-%E4%B8%AD%E5%9B%BD%E5%BF%83%E8%A1%80%E7%AE%A1%E7%97%85%E6%8A%A5%E5%91%8A2018%EF%BC%88%E4%B8%AD%E6%96%87%E7%89%88%EF%BC%89.pdf 4. Schaftenaar F, Frodermann V, Kuiper J, et al. Atherosclerosis: the interplay between lipids and immune cells[J]. Current opinion in lipidology, 2016, 27(3): 209-215. 5. Clifton P M, Bastiaans K, Keogh J B. High protein diets decrease total and abdominal fat and improve CVD risk profil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triacylglycerol[J].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09, 19(8): 548-554. 6. Halton T L, Willett W C, Liu S, et al. Low-carbohydrate-diet scor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 355(19): 1991-2002. 7. Lagiou P, Sandin S, Lof M, et al. Low carbohydrate-high protein diet and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Swedish wo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j, 2012, 344: e4026. 8. Policy F. Food Science Service[J]. Nutrition Division, FAO,' Amino-acid Content of Foods and Biological Data on Proteins, 1970. 9. George J. Pathophysiolog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Imaging. Springer, London, 2015: 29-46. 10. Zhang H, Reilly M P. Novel mechanistic links between high-protein diets and atherosclerosis[J]. Nature Metabolism, 2020, 2(1): 7-8. 头图来自pixabay.com 本文作者 | 孔劭凡 |
|
来自: 仁和堂老军医 >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