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

 司安民 2020-03-17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上世纪末可以称得上是唱片业的黄金年代,伴随着立体声录音的出现,以及80年代初CD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借此良机,使用时代乐器或称古乐器(On period instruments or On authentic instruments)按照本真风格演奏早期的古典音乐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这类音乐唱片现在大都称之为古乐唱片。各大古典唱片公司都纷纷涉入这一领域,设立自己专门的古乐品牌,比如DGGARCHIVDECCA的琴鸟(L'Oiseau-Lyre)、EMIREFLEXE(以及旗下子公司VIRGINVERI)、华纳下属TELDECALTE WERKSONYVIRARTERCASEON(后归入SONY)以及BMGDHMCD时代早期属于EMI等等,另外两家大唱片公司PHILIPSERATO虽然没有自己专门的古乐品牌,但也录制过大量的古乐唱片。在各大唱片公司共同努力、良性竞争之下,再加上一些中小唱片公司,那个时代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涌现出大量可以经典传世的古乐唱片。本文接下来就要介绍其中著名的ARCHIV公司出版的一些古乐唱片。

ARCHIV是德国留声机唱片公司(DGG)下属的一个古乐厂牌,全称ARCHIV PRODUKTION,成立于1947年,其商标在外观上与DGG有些类似,只是边框设计更加简洁,颜色也有所不同,以银蓝色为主。当时成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专业学者研究早期音乐而用,估计创始人都未曾想到今后会有如此大的发展。如果说在六七十年代古乐领域是TELDEC下属厂牌ALTE WERK的天下,他们拥有哈农库特、布吕根、毕尔斯玛和莱昂哈特等一干古乐开拓者引领潮流。那么到了七十年代ARCHIV在唱片监制Dr.Andr Holschneider高瞻远瞩的决策之下先后与英国的平诺克、加迪纳以及德国的葛培尔签约,意味着ARCHIV厚积薄发,在古乐领域的王者地位初现。一直到90年代末环球唱片接手之前,以这三位古乐领域标志性人物为基础,ARCHIV一直处在高速发展之中。如果从时间上来划分,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时期:80年代的发展阶段、90年代的巅峰阶段以及新世纪到现在的维持阶段。接下来我会选取从CD时代(1982年开始)一直到目前为止曾经与ARCHIV长期签约的主要艺术家及其艺术团体,精选出他们非常优秀、具有代表性的一张(套)唱片作主要介绍,并再推荐一些他们经典的唱片。


平诺克与英国音乐会合奏团

 

据说ARCHIV出版的第一张CD是平诺克指挥维瓦尔第的代表作品《四季》。平诺克(Trevor Pinnock)于1972年成立了自己的古乐团体英国音乐会合奏团(The English Concert),首席小提琴是斯坦尼奇(Simon Standage),1977年与ARCHIV正式签约,合作时间长达20年左右。个人觉得这支古乐团在刚成立时和同时期其它英国古乐团一样还不够成熟,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磨炼之后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古乐领域英国派的代表团体之一。比方说70年代他们就在一家英国唱片公司CRD录制过维瓦尔第的《四季》,而与1982ARCHIV版四季对比过后就会感到这完全是两个不同乐团的产物。这张划时代的ARCHIV古乐版四季暂且不表,这次先介绍一套平诺克在1982年指挥英国音乐家合奏团录制的另一部杰作:巴赫《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唱片编号:ARCHIV 410 500-2410 501-2

这套作品原名“Six Concerts à plusieurs instruments”,是巴赫在科滕(Köthen)时期(1717~1723)担任宫廷乐长(Kapellmeister) 时创作的作品(当然创作时间也有可能经历了更长的一段时间),当时的雇主利奥波德(Leopold, Prince of Anhalt-Köthen)对宗教类音乐作品不感兴趣,反而喜欢世俗类的、娱乐性较强的音乐,加上当时宫廷乐队中拥有一大批各种乐器的演奏高手,可以充分展现出不同乐器在每首协奏曲中各自特有的音色,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巴赫的创作灵感。1721年巴赫也曾把这六首作品以手抄写的形式献给当时的勃兰登堡路德维希(Christian Ludwig)侯爵,由于后世保留下来的只有这份抄本,所以将错就错才有此命名。1988ARCHIV以三张中价版CD的形式再版了这套勃兰登堡协奏曲唱片,唱片编号:423 492-2 AX3。在内容上又增加了他们在1979年到1980年录制的四首乐队组曲。在这套中价再版CD小册子中提供了每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主奏人员的合照,人数由3人到11人不等。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些大部分来自英国的独奏家们当时大都非常年轻而充满朝气,在平诺克的带领下由他们来演奏巴赫的这部名曲获得成功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勃兰登堡第一协奏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是六首作品中规模最大的一首。主奏乐器包括两只狩猎圆号(Corno da caccia)、三支双簧管、一支大管和一把高音小提琴(Violino piccolo)。显然这首作品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前三个乐章是典型的快--快结构,其中第三乐章是巴赫后来加上去的,如果把第四乐章小步舞曲换到第三乐章,那就是现在标准四乐章交响曲的雏形了。小步舞曲乐章非常典雅,包括两首三重奏和一首波罗乃兹舞曲,小步舞曲的主题由乐队合奏出来,在两首三重奏中两支双簧管与大管、两支圆号与双簧管的纯管乐合奏也非常有特色。勃兰登堡第二协奏曲由小号、竖笛(Flauto dolce)、双簧管和小提琴四件乐器参与主奏,除了乐器组合不同之外与勃兰登堡第一协奏曲一样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小号的音色非常高亢,在快乐章中表现突出,而到了第二乐章慢乐章小号则被排除在外,小提琴、双簧管与竖笛的合奏非常优雅。这首作品是典型的大协奏曲(Concerti Grossi)风格,末乐章独奏与合奏不断地交替与轮换,最后达到高潮。主奏成员中竖笛演奏者是皮科特(Philips Pickett),后来自己成立了“New London Consort”古乐团,在琴鸟录制了许多古乐唱片,包括这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勃兰登堡第三协奏曲排除了管乐器,完全由弦乐组来完成演奏,三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三把大提琴,低音提琴和羽管键琴担任数字低音共11件乐器。前后两个快乐章加上中间一个极短的慢乐章过渡,这部类似维瓦尔第作品的协奏曲没有因为管乐器的缺席而感到不自然,弦乐组的音色达到了美妙的平衡。小提琴组中Elizabeth Wilcock女士是多支古乐团体的小提琴首席,也曾经是ARCHIV当家指挥加迪纳的内助。勃兰登堡第四协奏曲主奏乐器包括小提琴和两支竖笛,这首作品也被认为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曲家后来也把它改编为羽管键琴协奏曲(BWV1057)。第一乐章的竖笛二重奏非常有特色。勃兰登堡第五协奏曲其实可以认为是一首羽管键琴协奏曲,平诺克终于可以从伴奏的角色中走出来一展身手。在第一乐章结尾处使用了加长版本的Cadenza,效果已经比较接近莫扎特时期的钢琴协奏曲了。除羽管键琴外主奏乐器还包括小提琴和长笛,其中长笛也许是初次在独奏乐器中登场。长笛演奏者是Lisa Beznosiuk女士,后来在诸多古乐队中担当巴洛克长笛首席。勃兰登堡第六协奏曲也许是巴赫在这六首作品中最早完成的以一首,这首作品更像是一首室内乐作品,展现出与其它五首作品许多不同之处。没有使用小提琴,主奏乐器除了两把中提琴外还包括两件更古老的乐器Viola da gamba,也许当时的利奥波德就是这件乐器的演奏者之一。终乐章各件乐器生机勃勃的合奏为整部作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平诺克与英国音乐会合奏团的演奏清新迷人,好像就置身于当时的宫廷乐队之中,尽情展现出这部作品的超凡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提琴首席斯坦尼奇,他精湛的琴技在演奏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早期数码录音的弊端在这里完全没有。这套录音现在还能在激烈的唱片市场竞争中位于前列,经久不衰,实属难得。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其它推荐唱片:

1.维瓦尔第《四季》,唱片编号:ARCHIV 400 045-2

 2.亨德尔《水上音乐》,唱片编号:410 515-2

3.科莱利《12首大协奏曲》(OP.62CD,唱片编号:ARCHIV 423 626-2



葛培尔与科隆古乐社

 

1987ARCHIV又一款《勃兰登堡协奏曲》录音面世了。这次是巴赫的老乡德国人葛培尔(Reinhard Goebel)带领他创立的科隆古乐社(Musica Antiqua Köln)。从演奏阵容来看与平诺克版可谓“势均力敌”,除了葛培尔担任小提琴和中提琴(第六首)独奏外,科隆古乐社部分参演人员还包括小提琴手Manfred Krämer(多支古乐队的首席小提琴)、小提琴手Werner Ehrhardt(科隆协奏团的创始人)、长笛独奏Wilbert Hazelzet、羽管键琴独奏Andr Staier等。尽管我一直是葛培尔和科隆古乐社的忠实粉丝,但经过客观对比之后会发现最终优势还是倾向平诺克那边。葛培尔的版本有点剑指偏锋,有时显得较为匆忙,步速方面还是平诺克的版本更加准确一些。葛培尔版本中被企鹅唱片指南所诟病的第三协奏曲终乐章,葛培尔版包括前面非常简短的慢乐章共用时3'51",而平诺克版的用时是4'45"。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葛培尔是与ARCHIV签约时间最长的一位艺人,他在1973年创立了科隆古乐社,1977年开始为ARCHIV录音,唱片主要涵盖了巴赫及其家族成员、泰勒曼、比贝尔等德系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接下来就介绍一套对ARCHIV和葛培尔来说都非常重要的唱片:海尼兴《德累斯顿协奏曲》。

德累斯顿是当时德国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被誉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1548年就诞生在那里。在乐团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我们在历任指挥中发现了一个名字:海尼兴(Johann David Heinichen)于1717年到1729年担任德累斯顿宫廷乐队的乐长(Kapellmeister)。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名字,我们很想知道他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他的音乐究竟如何?那么这套海尼兴《德累斯顿协奏曲》(Dresden Concerti2CD唱片则是第一次较为完整和系统地介绍了德累斯顿宫廷海尼兴的音乐。唱片编号:ARCHIV 437 549-2 AH2

首先唱片中第一首F大调协奏曲(Seible 234)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听这首曲目是在一张ARCHIV90年代出版的的精选碟上(还附带一本95年的ARCHIV唱片目录),如此流畅的旋律,特别是充满动感的节奏,感觉不应该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全曲共分四个乐章,两支圆号在首尾乐章表现出高雅和华美的特征。听完这首乐曲后我立刻就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这套全曲2CD唱片,只不过那时候唱片购买渠道不畅,过了好久才如愿。和巴赫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一样,海尼兴也在他的这十二首协奏曲中尝试不同乐器的组合与搭配,应该是为了迎合当时德累斯顿宫廷乐队演奏之需。要说有一点区别的话海尼兴作品中管乐器的地位明显要高于小提琴,几乎所有当时主要的管乐器都分别出现在了协奏曲独奏乐器之中。每首乐曲由三到六个乐章组成,除了大协奏曲的基本属性外,部分乐章也具有乐队组曲(Orchestral Suites)的特征。除了上面说过的第一首协奏曲外,CD1中第二首协奏曲(Seible 235)是一首五乐章的大部头作品,其中在第四乐章中长笛与低音弦乐组共同把带有一些俏皮和跳跃性的音乐演奏得非常恬静和精美。第五首协奏曲(Seible 226)是唯一一首主奏乐器包括琉特琴(Theorbe)的,当时德累斯顿宫廷乐队中琉特琴演奏家是Weiss,也许这首曲目就是由他来首演的。第六首协奏曲(Seible 213)也有六个乐章,其中包括一个简短的入场曲乐章和一个意大利风格的小步舞曲乐章,这就带有了乐队组曲的特征。CD2中第二首C大调协奏曲(Seible 211)加入了一个田园曲(torell)乐章,音乐风格明显有别于其它所有乐章,充满了异域风情,带有类似风笛轰鸣的效果。在第四首G大调协奏曲(Seible 217)第三乐章庄板(Grave)中,长笛在通奏低音的伴奏下奏出质朴而美妙的旋律,而在接下来的末乐章中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又让人感觉不同凡响。第五首G大调协奏曲(Seible 214)的第二乐章,双簧管与小提琴的配合天衣无缝,而弦乐组的伴奏则显得非常有节奏感。总之,所有曲目都拥有纯净无暇的内在美感以及富丽堂皇的外在表现力,科隆古乐社30多人参与的演奏仿佛是置身在当年的德累斯顿宫廷内,充满了喜悦与欢腾的气氛。唱片结尾处还另有三首独立曲目作为补充,F大调莫里茨堡小夜曲(Serenata di Moritzburg)、A大调奏鸣曲以及C小调协奏曲乐章,其中的压轴曲C小调协奏曲乐章(Seible 240)虽然仅仅只有残缺的一个乐章,但就像是整张唱片一个浓缩的精华,过耳难忘。

细心的听众可能会在唱片小册子中发现过去一直担当独奏小提琴的葛培尔这次突然“消失”了,好不容易在不太起眼的中提琴演奏名单里找到了他。原因是他在90年代初录制完比贝尔的《玫瑰经奏鸣曲》后手就受伤了,对于一个小提琴手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所以在这以后的唱片中葛培尔大都退居幕后担当绿叶的角色,有时也更像是一个乐队的指挥。代替葛培尔担任乐队首席小提琴的是他的学生Anton Steck,在日后的古乐领域也发展得不错。这套唱片于1993年出版,获奖如下:

1993: Echo Award

1993: Gramophone AwardBaroque Non-Vocal

1993: Prix Caecilia, Bruxelles

1994: CD Compact, Barcelona

1994: Preis der Deutschen Schallplattenkritik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这套海尼兴《德累斯顿协奏曲》唱片成功之后至少又衍生出了两张唱片,一张是1996年出版的海尼兴声乐作品《Lamentationes》唱片,另一张是1995年出版的《德累斯顿协奏曲》(Conerti "per I'orchestra di Dresda")唱片,唱片编号:ARCHIV 447 644-2。在这张协奏曲唱片中,收录了海尼兴另外两部作品,一首是七个乐章的F大调协奏曲,从结构上看更像是一首乐队组曲,其中的第一乐章莫里茨堡小夜曲也曾出现在前面介绍过的海尼兴德累斯顿协奏曲唱片中。另一首是A大调田园曲。此外这张唱片还收录了海尼兴所在的德累斯顿宫廷乐队其它同事们的作品。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作曲家Veracini,在德累斯顿宫廷乐队取得了连维瓦尔第都未能达到的地位,他的作品包括六首意大利风格与德国风格相结合的序曲(组曲),结构与泰勒曼的乐队组曲相类似,本片收录了其中的第五首。另外五首则单独收录在ARCHIV另一张Veracini《序曲》唱片中。Pisendel在当时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家,于1712年加入德累斯顿宫廷乐队,他与维瓦尔第关系密切,是维瓦尔第与德累斯顿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本片收录的C小调奏鸣曲是一首双乐章作品,而完整的版本应该由四个乐章组成。ch早年参加过合唱团,学成后在德国不同的地方担任过音乐职务,后来成为Zerbst的音乐总监。本片收录了他的一首琉特琴协奏曲,改编自他的一首双簧管协奏曲,当时的首演者是Weiss。另外还收录在片中有两首作品分别是法国作曲家Dieupart的长笛协奏曲和德国著名长笛演奏家Quantz的双长笛协奏曲。德累斯顿宫廷乐队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波希米亚作曲家Zelinka,可惜本片未能收录他的作品。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其它推荐唱片:

1.泰勒曼《宴席音乐全集》4CD,唱片编号:ARCHIV 427 619-2

2.比贝尔《玫瑰经奏鸣曲》2CD,唱片编号:ARCHIV 431 656-2

3.《恰空》 唱片编号:ARCHIV 453 418-2


加迪纳与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

 

ARCHIV进入CD时代以后的第一套大制作就是古乐版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不包括前四首莫扎特儿时的习作),这是第一次使用莫扎特时代的钢琴(Fortepiano)录制全集的录音,钢琴独奏是擅长Fortepiano演奏的美国钢琴家比尔森(Malcolm Bilson),加迪纳(Sir John Eliot Gardiner)指挥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English Baroque Soloists)协奏。加迪纳早先建立的蒙特威尔第乐团(Monteverdi Orchestra)并未使用古乐器,后来他逐渐意识到了最新潮流的变化在1977年决定改弦易辙开始使用古乐器,第二年更是把乐队名称改为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从此平步青云一发而不可收。也正是在1978年加迪纳开始长期为ARCHIV录音,成为ARCHIV最重要的一位签约艺人。这套古乐版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唱片从1983年开始录音历时五年一直到1988年全部完成,其中最著名的一张当属录制于1986年的莫扎特《第20和第21号钢琴协奏曲》,乐队编制沿袭了莫扎特时代的规模为弦乐组16人、管乐组9人再加上定音鼓。这张唱片曾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一曲演罢,技惊四座”是企鹅对这张唱片的最佳褒奖。唱片编号:ARCHIV 419 609-2

本人初听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就是第21号第二乐章的行板,在一张名为“莫扎特使你变得更聪明”的唱片中。一下子就被这段旋律牢牢吸引住了,用最快的时间奔向唱片店,店里正好有这张ARCHIV唱片,虽然价格不菲,但也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张唱片也就成为我的第一张ARCHIV唱片。当时对古乐并没有很深的认识,只是觉得声音与众不同,非常特别。时间一晃而过快二十年了,如今已经成为古乐忠实爱好者的我再次聆听这张老唱片,有了更多的感悟。莫扎特在创作这些钢琴协奏曲时都是为Fortepiano而作的,因此用本真的方式来演绎显得更为合理,也给听惯了众多用现代钢琴演奏版本的听众更多的选择和体验。1782年到1786年在维也纳是莫扎特创作钢琴协奏曲的黄金期,期间共创作了15首(No.11~No.25)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K.466)首演于1785年,一开场的乐队齐奏就有一种灰暗不详的紧迫感,加迪纳指挥下的古乐队把这种气氛营造的非常得体。接下来比尔森的演奏显得从容不迫,音乐非常流畅。第二乐章被命名为浪漫曲(Romance),在那个年代并不多见。终乐章钢琴与乐队各司其职、各尽其妙,演奏充满了能量。比尔森在这首协奏曲中没有使用通常贝多芬创作的华彩乐段,而是使用了自己创作的华彩乐段。同样首演于1785年的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第一乐章开场乐队齐奏明显就比前面那首明朗了许多,带有喜庆的气氛。由Fortepiano奏出的第二主题旋律显得那么的自然与脱俗,感觉作曲家有取之不尽的乐思。第二乐章行板的旋律更是令人过耳难忘,拥有了超越那个年代的浪漫主义气息,其抒情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出莫扎特非凡的音乐才能,令同时代的其它作曲家望尘莫及。我想天才与常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此。第三乐章也是生机勃勃的,只是相比前两个经典乐章稍微逊色一些。同样比尔森在这首协奏曲中也使用了自己创作的华彩乐段。比尔森在演奏时使用的是一架制造于1977年,仿制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莫扎特亲自演奏过的钢琴,音域自然没有现代钢琴那样宽广,声音也没有什么残响,但琴声非常真实,Fortepiano与古乐队的搭配也是相得益彰。深得吾心的低电平大动态的录音需要把功放的音量适当扭大才能充分展现出古乐器细节清晰的特点,效果更加突出。我们应该鼓励比尔森与加迪纳这样为了真实的还原莫扎特时代的音乐而展开的细致严谨的工作,毕竟莫扎特当时就是在这样的琴声环境中展开创作的,这种探索精神值得推广,这也是古乐运动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之一。事实证明后来类似的尝试层出不穷,在唱片目录中出现了更多古乐版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可以选择的版本越来越多。但这套ARCHIV录音就像是一座屹立不倒的高山,作为标杆从容应对后来者们的挑战。在这套全集录音完成之后加迪纳并没有停止脚步,紧接着就与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和蒙特威尔第合唱团一起在ARCHIV开始录制并最终完成了另一部大制作:莫扎特七部主要歌剧的录音。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其它推荐唱片:

1.蒙特威尔第《真福童贞女的晚祷》 2CD,唱片编号:ARCHIV 429 565-2

2.莫扎特歌剧《伊多梅纽斯》3CD,唱片编号:ARCHIV 431 674-2

3.巴赫两首《康塔塔BWV140&BWV147》,唱片编号:ARCHIV 463 587-2或ARCHIV 431 809-2



加迪纳和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

 

把“古乐运动”延伸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并非加迪纳首创,但后来却成为最成功的典范。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古乐尝试后,加迪纳开始向浪漫主义音乐进军。如果乐队名称仍然沿用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显然不太合适,于是在1989年一个全新的古乐团诞生了,后来被正式命名为“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 (Orchestre Révolutionaire et Romantique)。他们在ARCHIVPHILIPS都有录音,在ARCHIV的录音主要包括贝多芬和舒曼的系列音乐作品。

198911月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开始录制他们的第一个录音:贝多芬《D大调庄严弥撒》(Missa SolemnisOp.123)。唱片出版之后获得了1991年度留声机年度唱片大奖(Recorder of the year),这是古乐演奏团体第一次获此殊荣,意义重大;这张唱片后来还入选了留声机杂志100张最伟大的唱片,唱片编号:ARCHIV 429 779-2。这版录音的乐队编制相比较其它一些现代乐队版本并不算大,为弦乐组41人、管乐组18人再加上打击乐和管风琴,乐队首席Elizabeth Wilcock,管风琴演奏Atair Ross。而蒙特威尔第合唱团的参演人数为36人,在唱片小册子中没有提供具体参演人员的名单。这首为四个独唱、合唱队、乐队与管风琴而作的《庄严弥撒》共有五个乐章: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和羔羊经(AGNUS DEI)。加迪纳很好地诠释了贝多芬对这首曲目所期望的“源自心灵,但愿再次回到心灵”的精神世界,从慈悲经中的祈求怜悯,到中间乐章对天堂的赞美,最后在羔羊经中又回到人间祈求和平,加迪纳把贝多芬这部大型管弦乐与合唱队运用到极限的作品表现得尽善尽美,演奏速度比传统的版本要快一些。其中在第四乐章圣哉经中有一大段小提琴主奏一直到乐章结束,小提琴演奏者是Elizabeth Wilcock女士,当时也是加迪纳的妻子。她的演奏舒缓而悠扬,不由得为之动容。在末尾羔羊经中有两段描写战争场面的音乐,类似战争场面的音乐从远方传来,非常传神。几年之后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在他著名的幻想交响曲中也有类似的尝试。唱片中的四位独唱家分别是女高音Charlotte Margiono,女中音Catherine Robbin,男高音William Kendall以及男低音Atair Miles,这几位演唱家都与加迪纳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加上训练有素的蒙特威尔第合唱团,整场演出的高质量是有充分保证的。2012年加迪纳时隔20多年再次录制了这首贝多芬《庄严弥撒》,相同的乐队与合唱团,不过这次是在他自己成立的唱片品牌SDG发行,这个现场录音也获得了2014年度留声机杂志年度合唱类唱片奖。这张SDG新片已经加入到我的购片计划之中。

1992ARCHIV再接再厉又出版了一张贝多芬较早时期创作的《C大调弥撒曲》(s in COp.86),唱片编号:ARCHIV 435 391-2,片中还包括贝多芬其它两首声乐作品:戏剧女高音咏叹调“啊!背信弃义的人”(Op.65)和康塔塔“宁静的海与顺利的航行”(Op.122),加迪纳带领原班人马演出,录音时间和地点与前面介绍的那张庄严弥撒完全相同,只不过那首咏叹调是两年后录制的。这次在唱片小册子中提供了完整的演奏者和演唱者名单,个人判断应该和庄严弥撒的参演者没有太大的出入。《庄严弥撒》和《C大调弥撒曲》这两张唱片仅仅是加迪纳ARCHIV贝多芬系列的一个开始,接踵而至的还有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和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莱昂诺拉》(Leonore)。当然还可以包括那张“姗姗来迟”的与俄罗斯女小提琴家穆洛娃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只不过这时的加迪纳已经离开了ARCHIV,唱片在同属环球唱片的DECCA唱片公司使用PHILIPS商标发行。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其它推荐唱片:

1.贝多芬《交响曲全集》5CD,唱片编号:ARCHIV 439 900-2

2.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4CD,唱片编号:ARCHIV 459 622-2

3.舒曼《交响曲全集》3CD,唱片编号:ARCHIV 457 591-2


1992ARCHIV更换了掌门人,Dr.Peter Czornyj接任。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可不是虚火,除了保留上面介绍的ARCHIV三位中坚力量外,ARCHIV的队伍在随后几年里得到进一步的扩充:法国人明科夫斯基和他的法国卢浮宫音乐家乐团、英国人麦克利什和他的加布里耶里音乐会与演奏家乐团、成立于美国的皮法罗文艺复新管乐团(PiffaroThe Renaissance Band)、英国的奥兰多合唱团(Orlando Consort)、美国的早期音乐合唱组合波米瑞姆(Pomerium)等等。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极大丰富和扩展了ARCHIV所涉猎的曲目范围,体现出古乐“第一品牌”的价值与风范,达到公司成立以来的巅峰。比方说明科夫斯基一开始主要录制法国巴洛克音乐,麦克利什一开始主要录制文艺复新时期的音乐,皮法罗主要录制文艺复新时期的管乐,奥兰多合唱团和波米瑞姆主要录制早期音乐无伴奏人声。这些领域都是ARCHIVCD时代早期没有或较少涉及的。

 

 

明科夫斯基与卢浮宫音乐家乐团

 

法国人明科夫斯基(Marc Minkowski)在ARCHIV十年左右的岁月里很好地见证了ARCHIV品牌从辉煌而走向平淡的过程。早在ERATO时期他就和自己1982年创立的法国卢浮宫音乐家乐团(Les Musiciens du Louvre)录制过一些拉莫歌剧唱片,1995年加入ARCHIV后的第一套唱片就是一个大制作:拉莫抒情悲剧《伊波利特与阿里西》(Hippolyte et Aricie),之后还有《阿那克里翁》(Anacréon)和《达达努斯》(Dardanus)等佳作问世。不过到了他在ARCHIV的后期由于市场变化的因素决定了唱片公司再搞这样的大制作显然是有困难的,于是乎他也录制了一些商业化因素较浓的唱片,比方说这张根据拉莫音乐而改编的《想像交响曲》(Une symphonie imaginaire),唱片编号:ARCHIV 474 5142。作为听众的我们就不必过多考虑其它因素,让我们一起闻之起舞吧。

巴洛克时期法国作曲家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从50岁开始主要从事歌剧的创作,而从他歌剧中选取的的一些管弦乐组曲来看,他的音乐相对他所处的时代来说非常的前卫,具有超前性。如果他愿意的话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交响乐写作的高手。不过事实上拉莫并没有写过任何交响乐作品,那现在就让明科夫斯基来帮他编写完成吧。在这张拉莫唱片中每首曲目之间本身并没有关联,但经过指挥家明科夫斯基奇思妙想般地组合之后,俨然成为了一部极具震撼力和表现力的“法式巴洛克”交响曲。取名为《想像交响曲》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演奏时间上它也和《幻想交响曲》差不多,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如此呢?原本在购片时还有些犹豫,觉得类似的拉莫管弦乐组曲唱片已经有一些了,有必要再去收一张吗?但音乐声刚一响起我就立刻被它牢牢吸引住了,整首作品绝大部分由一些拉莫歌剧或歌剧-芭蕾中的舞曲、间奏曲和幕间舞曲组成,先以一首田园英雄剧(torales héroïques)“扎伊斯”(Zaïs)序曲开始,音乐描写了一段大地初生时的场景,定音鼓的敲击声非常有震撼力。第二首选自拉莫抒情悲剧(Tragédies en musique)“双子星卡斯托与波吕克斯”(tor et Pollux)中的一个葬礼场景,全曲充满了悲伤的气氛,深沉而哀婉,这在整张唱片中是绝无仅有的。选曲中还包括一首名字很特别的乐曲“母鸡”(La Poule),原为拉莫的一首羽管键琴作品,后被改编为室内乐作品(Six Concerts en sextuor),由巴松管、双簧管、小提琴和弦乐组模仿母鸡发出的“咯咯”声非常传神。倒数第二首是拉莫最后一部歌剧“北方人”(Les Boréades)中第四幕的一首入场曲,不过听上去更像是一首典型的“散场曲”,也许是这位八十岁的老人通过这段音乐在向大家告别吧。最后根据传统以歌剧-芭蕾(Opéra-ballets)“殷勤的印度人”(Les Indes galantes)中的恰空舞曲结尾。明科夫斯基带领着他由47位演奏家所组成的卢浮宫音乐家乐团让音乐始终充满激情地进行着,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无论从音乐性还是音响性来看,本片都可以说是杰出的。录音细节非常清晰,充满了空间感和层次感,录音平衡比较靠前,可以明显感觉到录音风格完全不同于前面介绍过的八九十年代录音的那几张唱片。明科夫斯基可以说是把拉莫音乐商业化运用到极致的一位指挥家,20133月他带领卢浮宫音乐家乐团来上海演出,音乐会下半场就上演了全套拉莫《想像交响曲》,听众的反应出乎意料的热烈,在演奏到“殷勤的印度人”中的一首舞曲(Danse des Sauvages)时竟然产生了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终曲“拉德斯基进行曲”一样的互动,指挥家自己也感到惊愕而感动不已。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其它推荐唱片:

1.蒙东维尔(Mondonville)《六首交响奏鸣曲》(Op.3), 唱片编号:ARCHIV 457 600-2

2.拉莫歌剧《达达努斯》,唱片编号:ARCHIV 463 476-2


麦克利什与加布里埃里音乐会与演奏家乐团

 

加布里埃里音乐会与演奏家乐团(Gabrieli Consort & Players)由英国指挥家麦克利什(Paul McCreesh)正式创立于1982年,成立初期以演绎早期音乐见长,之后也延伸到巴洛克音乐领域。1990年在Virgin唱片公司成功推出《A Venetian Coronation 1595》唱片并获得当年留声机早期音乐类大奖之后,转投到ARCHIV唱片,并于1993年推出姐妹篇《威尼斯晚祷》(Venetian Vespers 1643),同样取得成功,也获得了当年留声机早期音乐类大奖。这套双CD的唱片编号:ARCHIV 437 552-2

 

在那张VIRGIN版《1595》的唱片中主要录制的是文艺复新晚期意大利加布里埃里Gabrieli叔侄两人(Andrea&Giovanni)的作品,顺便提一下这支古乐队的名称就是根据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而这张ARCHIV版“1643”的唱片从时间上说已经进入到巴洛克时期,1643年还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去世的那一年,所以选择这一年颇具纪念意义。在带有些“书卷气”的指挥家麦克利什及其助手们的研究下,尽可能地还原也许是发生在1643324日(星期五)威尼斯圣马可教堂(St Mark's ilica)所举行的那场晚祷仪式,当时的威尼斯总督或许也参加了这次晚祷。虽说这种形式有人会觉得有些牵强而具有争议,但在他们专业而巧妙的编排之下,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组将近100分钟的美妙音乐。简短的教堂钟声响起音乐正式开始,首先是一段加布里埃里(Giovanni)创作的管风琴独奏曲,这也是加布里埃里在片中的唯一一次登场亮相。几乎没有任何当时与圣马可教堂相关的管风琴音乐被保留下来,所以不得不选用其它时间段一些作曲家创作的管风琴音乐资源。本片中几段管风琴独奏音乐的演奏者是Timothy Roberts,是一位早期键盘音乐演奏高手。在简短的祷告仪式过后,出现的是两部声乐作品,先是一部编制较大的由Rigatti创作的诗篇(Psalm)“天主如是说”(Dixit Dominus),这首相对而言10多分钟的大部头音乐非常优美,动用了两组小型合唱队,伴奏乐队中小提琴的表现非常突出。之后是Grandi创作的一首小编制的经文歌(Motet),男高音独唱,伴奏只有两件乐器:琉特琴(chitarrone)和管风琴。整张唱片的整体编排大致就是按照上面所叙述的顺序进行下去,一段管风琴音乐、一两段简短的祷告仪式再加上一两段声乐作品,只不过有时候顺序会略有不同。片中最知名的作曲家当属蒙特威尔第,他带来了四首作品:两首诗篇、一首赞美诗(Hymn)以及一首经文歌。其中的一首诗篇“Laetatus sum”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一首杰作,听完这首乐曲任何的枯燥与乏味都会被驱散得一干二净。因为歌剧作品而出名的作曲家卡瓦利(Cavalli)也奉献了一部诗篇“Lauda Jerusalem”,他与圣马可教堂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首诗篇在结尾处的音乐非常宏伟和壮丽。片中还有一首Rigatti创作的颂歌(Magnificat),也是值得关注的佳作。接下来说一说本片中的几首经文歌,一般都只有一到两人演唱,包括Finetti所写的“O Mariaquae rapis”,由两位假声歌手演唱,两把琉特琴伴奏,是一首精致的作品。还有片尾曲Rigatti创作的圣母经(Salve regina),男高音与男中音独唱,两把琉特琴与竖琴(double harp)伴奏。从前面的各类声乐作品中可以了解到小提琴已经成为当时应用广泛,相当重要的一件乐器,因而片中也出现了唯一一首小提琴作品:Marini的小提琴奏鸣曲。三把小提琴与琉特琴和管风琴的配合非常完美,小提琴独奏是乐队首席Florian Deuter5分多钟的演奏时间很快就过去,让人意犹未尽。如果能再录制两首小提琴作品就更好了。加布里埃里音乐会与演奏家乐团参演人数为20位歌唱家与15位演奏家,感谢指挥家麦克利什和他团队的大胆探索以及乐团极具说服力的演出,情景再现了1643年威尼斯最强盛时期圣马可教堂晚祷时的音乐原貌。不到100分钟的音乐卖两个正价现在看来有些奢侈,不过后来这套唱片也出了小双张,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其它推荐唱片:

1. PRAETORIUS Christ s》,唱片编号:439 250-2

2. GIOVANNI GABRIELI Music for San Rocco (1608)》,唱片编号:449 180-2

 

 

 

环球唱片接手宝丽金唱片是在1999年发生的事,这也是一个风水岭,在新世纪到来之后ARCHIV已巅峰不再,时至今日一直处于维持阶段。首先在转让之前,平诺克就没有获得新的录音合同,在90年代后期率先离开了ARCHIV。而接下来的2000年是巴赫年,加德纳计划在一年时间内在欧洲各大教堂现场录制巴赫现存的全部康塔塔作品(The Bach Canta Pilgrimage),出版一整套巴赫康塔塔全集。这一庞大计划没有得到新东家的支持,于是加迪纳也选择了离开。葛培尔则在2007年突然宣布科隆古乐社解散,他们曾经计划录制的帕赫贝尔(Pachelbel)作品唱片最终并未录制发行,其中缘由也不得而知。就这样ARCHIV曾经的三位标志性人物全部离开,加上1992年成为ARCHIV掌门人的Dr.Peter Czornyj也离开了, ARCHIV急需新鲜的血液注入。


阿巴多与莫扎特管弦乐团

 

指挥大师阿巴多在其晚年音乐生涯中能与ARCHIV联系在一起令人颇感意外。其亲力亲为、精心打造的莫扎特管弦乐团(Orchestra Mozart)首演于2004年,有阿巴多做金字招牌,这个乐团在当时想要不红也很难。他们一起合作录制的唱片一开始使用ARCHIV商标,后来则改为DGG黄标直到阿巴多20141月去世。曲目范围包括从巴洛克时期的佩尔戈莱西一直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为迎接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诞辰300周年ARCHIV2009年到2010年出版发行了一套3CD的佩尔戈莱西作品唱片,有三张合辑《Pergolesi Collection》的版本,也有三张独立发行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一张当属第一张《圣母悼歌(Stabat Mater)与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唱片编号:ARCHIV 477 8077

 

很久以前我第一次接触相关书籍介绍佩尔戈莱西的生平时,第一反应是写错了,1710年出生到1736年去世,26岁就因病离开了人世,证实无误后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给这位作曲家带来最大声誉的就是这首圣母悼歌,为女高音、假声男高音、弦乐队与通奏低音而作,作曲家生前两个月创作完成,从创作时间点来看有些类似莫扎特的安魂曲,都是他们的“天鹅之歌” 。圣母悼歌的原文起源于13世纪,在那不勒斯地区非常流行。之后多位作曲家曾为之谱曲,如斯卡拉蒂、维瓦尔第、海顿、罗西尼、德沃夏克和普朗克等等,甚至可以延伸到20世纪的帕尔特(Arvo Pärt),而佩尔戈莱西的版本可谓之中的翘楚。阿巴多早在80年代就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在DGG录制出版过佩尔戈莱西的《圣母悼歌》,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这首曲目的首选版本。不过在那张唱片中没有其它搭配曲目,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这部作品演奏编制不大,20人左右的小型弦乐队再加上管风琴和琉特琴的通奏低音足以应付,也没有使用合唱队,而只有两位独唱演员,女高音Rachel Harnisch和女低音Sara Mingardo。独唱与对唱相结合共分为12段,阿巴多在这版ARCHIV现场录音中使用女低音代替原来的假声男高音,听下来个人感觉两者区别并不大。音乐开场的第一段就被誉为是“最完美动人的对唱。”旋律优美、织体丰富,具有超前的流行性。穿插于各乐章的琉特琴伴奏也很有特色。结尾段落前半部分的对唱“如歌如泣”,到了后半部分又突然“高亢”起来,在嘹亮的“阿门”声中乐曲结束。这首曲目琴鸟(DECCA)有一个1999年出版的古乐“明星级”版本,参演阵容极为强大,两位独唱家是巅峰期的假声男高音绍尔和女高音邦妮,伴奏乐队是鲁赛特(Rousset)领导的抒情诗人古乐队(Les Talens Lyriques)。而巴赫也曾经改编过佩尔戈莱西的这首名作,他更换了原来的唱词,替代者即“诗篇51(BWV1083)。佩尔戈莱西短暂的一生主要创作声乐类作品,而过去归于他名下的大部分器乐类作品现在看来很可能并非是他的原作。比如在唱片中的这首典型三乐章意大利风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虽然只有12分钟多一点的时间却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拥有流畅的旋律,亲切而自然。前面介绍过小提琴在17世纪的意大利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威尼斯,同样也包括在那不勒斯,而这种发展也延续到了18世纪。当代著名的意大利巴洛克小提琴演奏家卡米诺拉的演奏给人的感觉是信手拈来,显得从容不迫而游刃有余。卡米诺拉与阿巴多还合作录制了莫扎特《五首小提琴协奏曲》(477 7371)和巴赫《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477 8908)。在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还有一首声乐作品:为女高音而作的C小调圣母经,这首作品被确认为是佩尔戈莱西的原作,同样创作于作曲家生命的最后时刻。这里又选择了另一位女高音Julia Kleiter。这首作品只有在圣母悼歌的对比之下才显得逊色一些。

这张唱片的制作人Marita Prohmann,是新世纪前十年ARCHIV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不过与之前两任相比其决策力已大不如前,ARCHIV更像是一个附属品牌而不是独立品牌。而之后出版发行的另外两张佩尔戈莱西唱片制作人却另有其人,想必那时候这位制作人已经离开了ARCHIV。而莫扎特管弦乐团的情况也不太妙,在阿巴多去世之后,乐队没有了“主心骨”,目前处在“停摆”的状态,其官网上也在到处募集资金力图恢复演出。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巴洛克小提琴演奏家卡米诺拉

 

 

1992年卡米诺拉(Giuliano Carmignola)携手意大利快乐的马卡古乐团(Sonatori de la Gioiosa Marca)在DIVOX录制维瓦尔第的名曲《四季》而“惊艳亮相”。1999年成为SONYVIRARTE专属艺人,第一个录音就是再次录制维瓦尔第的《四季》,这次的合作伙伴是马康(Andrea Marcon)领导的威尼斯巴洛克乐团(Venice Baroque Orchestra),两者之间开始建立起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正当他们在SONY风生水起之时却于2004年颇感意外地转投ARCHIV,加入ARCHIV之后卡米诺拉基本保持着一年发行一张唱片的速度,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与阿巴多合作的三张唱片之外,其它唱片还有2005年首张专辑《威尼斯协奏曲》(474 5172),包括两首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洛卡泰利和塔尔蒂尼的小提琴协奏曲,2006年世界首录维瓦尔第《五首小提琴协奏曲》(477 6005),2008年与女小提琴家穆洛娃合作出版发行维瓦尔第《双小提琴协奏曲》(477 7466),2009年出版发行18世纪《四首意大利小提琴协奏曲》(477 6606),其中有三首是世界首录。以上四张唱片都是与马康领导的威尼斯巴洛克乐团合作。之后不知何种原因两者之间的合作终止了,卡米诺拉不断更换与自己合作的古乐团体,2012年出版发行海顿《三首小提琴协奏曲》(477 8774),合作乐队是法国香榭丽舍古乐团(Orchestre des Champs-Élysées)。2013年出版发行维瓦尔第《六首小提琴协奏曲》(479 1075),合作乐队是意大利拜占庭学院古乐团(Accademia Bizantina),指挥Ottavio Dantone。最新一张专辑是2014年出版发行的巴赫《小提琴协奏曲》(479 2695),除了传统的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双小提琴协奏曲之外,还有根据两首羽管键琴协奏曲(BWV 1052·BWV 1056)而改编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而与之合作的德国科隆协奏团,也是在新世纪与ARCHIV签约的一个重要的古乐团体。



科隆协奏团

 

较早时期国内经常会把这支古乐队与葛培尔领导的科隆古乐社相混淆,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支古乐团体,成立于1985年的科隆协奏团(Concerto Köln)不设常任指挥,2005年之前的艺术指导是当时的乐队首席Werner Ehrhardt。那么同样来自德国科隆的两支古乐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如果翻看唱片小册子里面介绍的演奏人员名单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坊间传言两支乐队不和的消息看来也未必真有其事。科隆协奏团最擅长演绎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当然他们的涉猎范围也包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早期签约德国CAPRICCIO唱片公司,1994年加盟华纳旗下TELDEC下属专门录制古乐唱片的“ALTE WERK”,2002年开始与ARCHIV签订了五年的录音合同。之后到现在的录音主要是在BERLIN CSICS,近几年他们与ARCHIV又恢复了一些合作,比如下面介绍的这张2014年出版与18世纪阉伶歌手法里内利(Farinelli)相关的唱片《El Maestro Farinelli》,编号:479 2050

这是2013ARCHIV“重返计划”中的一张唱片,西班牙指挥家Pablo He-ado亲自挑选和编排了法里内利时期的一些音乐,与科隆协奏团合作演出碰撞出奇妙的火花,造就了这一张颇为神奇的古乐唱片,完全超越了我对这张唱片最初的预期。法里内利先后得到西班牙两位国王的欣赏,这张唱片更像是那个时期意大利音乐在西班牙的发展史。唱片中除了seC.P.E. Bach的两首小交响曲之外其余几首器乐作品据称均为世界首录。开场曲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意大利作曲家Nicola Conforto创作的一首序曲“Overture to La festa cinese”,典型的快--快三乐章结构,虽然只有不到四分钟的演奏时间,却拥有充满欢快的旋律,让人流连忘返。第二首是法里内利的老师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波尔波拉(Nicola Porpora)所创作的序曲“Overture to Carlo il calvo”,是一首光彩夺目的作品。se是一位多产的德国作曲家,他的这首三乐章小交响曲(op.5 no.6)具有维瓦尔第作品的风格。C.P.E. Bach没有创作过歌剧作品,他的这首小交响曲“Fandango”带有西班牙舞曲的风格。接下来出场的是两位不太知名的作曲家,Corradini的作品“Baile de másca”选段一开场的小提琴、长笛演出非常惊艳,有点俏皮的感觉,而打击乐器的使用也颇具特色。Marcolini的序曲“Overture to la dicha en la desgracia y vide campestre”则显得非常雄壮和昂扬。从定居西班牙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作曲家José de Nebra不同作品中选出的6段舞曲(Seguidil and Canción)显得相对平淡一些。唱片中最后出现的两位那不勒斯学派作曲家JommelliTraetta其实也非常值得关注,他们带来的两首序曲“Periodical Overture”和“Overture to Armida”可以称得上是珍品。既然唱片的内容与法里内利有关,当然还少不了由假声男高音来演唱的声乐作品,第一首出现在片中第6段,由作曲家José de Nebra创作的“暴风雨”(Tempestad grande),歌曲带有明显的西班牙风格,假声男高音Bejun Mehta一人分饰两角。第二首出现在片中第12段,波尔波拉所作的热门歌曲“至高的朱庇特”(Alto Giove),该曲哀婉柔情,细腻传神,富于表现力,更适合展示假声男高音的声音特色,同样由Bejun Mehta来演唱。整张唱片里所有曲目的演奏都充满了能量,显得生机勃勃,是典型的科隆协奏团风格。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尾声


在文章接近尾声之际,我们还不忘要提一下两位长期与ARCHIV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女歌唱家,一位是来自瑞典的奥特(von Otter),自从1985年首次为ARCHIV录制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Orfeo)以来,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维持了20多年的时间。另一位是来自捷克的科泽娜(Magdalena Kožená),她为ARCHIV的首次献声是在1997年夏庞蒂埃(Marc-Antoine Charpentier)《感恩赞》(Te Deum)的唱片中,她在ARCHIV早期经常与明科夫斯基合作,目前还是ARCHIV的重要艺人,今年刚刚出版了一张名为《蒙特威尔第》的新专辑。

 

2017年将是ARCHIV成立70周年,相信母公司DGG唱片公司届时会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我们并不奢望像50周年时那样的辉煌,只要能有一些新的古乐唱片问世,一些新的录音计划,一些新的艺人加入,就能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期待。从CD诞生之日起一直到现在,也可以说是数码录音时代,ARCHIV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有辉煌也有起伏,目前购买CD已经不再是欣赏音乐的唯一途径,也许现在和将来很难再达到八九十年代的巅峰状态,但只要ARCHIV还存在,就会给古乐迷们以希望,毕竟古乐爱好者这一固定消费群体是一直存在且不断壮大的。最后再说一下个人的一个小心愿:希望巴洛克小提琴家卡米诺拉能够第三次录制《四季》,而与之合作的希望是意大利和谐花园古乐团(Il Giardino Armonico),这将会是一个古乐版四季的终极版本。


《文艺复新时期以及早期巴洛克时期舞曲》

CD时代的古乐第一厂牌ARCHIV(1982-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