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疫情,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发力“基建”正在成为各方共识。近期国内各省份密集推出庞大基建投资计划并公布重点项目清单,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基建的呼声也在不断增长。日前,高层明确定调,要求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毕马威致力于洞察基建行业发展的热点领域及趋势。值此基建热潮袭来之际,毕马威重磅推出《2020年基建行业十大新兴趋势》报告,与您共话全球及亚太地区基建产业发展,以期在新的环境下主动应对挑战,共享基建发展红利。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对报告进行深入解读,探索未来趋势及应对之策。 聆听趋势,制定战略 毕马威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亚太区主管Julian Vella: 虽然面对气候变化、资产老化、技术颠覆、都市化加剧等全球发展动向,但亚太区 “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年代”。在今年的报告中,我们对影响政府、投资者、发展商和运营商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重大变化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分析这些利益相关方应如何回应和改革,以保持在基建行业的地位。 我们认为,在2020年, 以下六大因素对亚太地区基建行业的影响尤为关键: 未来,创新技术和国际化进程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区内层层扩散,稳步推进,我们预计东方国家仍将掀起国际化之风。不少市场的投资仍受制于缺乏透明度、不够完善或欠缺项目规划。然而,随着市场变得更完善、创新、透明,以及竞争加剧,国际化东风只会加速,而不会改变方向。 新兴市场接受私人融资以迎接挑战 亚太区的新兴市场越来越认真地创造有利于私人融资参与的投资环境。尽管不是所有政府都同步行动或向着同一方向行动,但新兴市场内私人投资机构化的趋势仍然锐不可挡。在未来几年,随着各地政府寻求更好的方法管理债务的可持续性,同时提高竞争力和透明度,我们预测该趋势将加速。 基建科技将打破平衡,颠覆市场 新科技将继续主宰基建科技的未来,而且新科技的中心正向新兴市场转移。中国目前已处于5G和太阳能市场发展的前沿位置,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技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伴随新技术主导权而来的还有新技能、新能力和新机会。亚太区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类似的故事,我们预计基建科技将在亚太区新兴市场越来越大的推动力下蓬勃发展。 点亮 “数据明灯” 我们预计系统化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将取代过去多年来主宰基建发展的由下而上、各自为政的战略。举例来说,亚太区很多城市正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建立数据分享平台,加强客户分析能力,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为接受 对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注继续成为公众的热门话题,各地政府和企业所受到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当前金融市场也在热烈讨论可持续发展议题,已制定明确减少碳排放战略的企业更成为了焦点。对于新的基建项目,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合规已成为投资者和融资方能否“上马”的关键因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主要发展银行也在寻求推动相关议题,我们预计投资者、融资方和其他企业将继续推动政府采取相关行动。 小就是美 在过去几年,越来越多规模空前、极为复杂的超大型项目被提上议程,其中较引人瞩目的工程包括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港珠澳大桥、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澳大利亚的内陆铁路项目等。然而,随着工程延误、超支和进度受阻等种种问题不断困扰公众和政府,人们正在重新思考超大型项目的交付方式。我们预计在未来,超大型项目计划将被分拆,以全新的思维模式调整基建交付方法,以切实反映科技公司的座右铭:灵活应变、客户为本、科技更新、价值体现。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环境,对政府、投资者、发展商和运营商来说,关键是细心聆听,主动制定战略。毕马威的国际基建网络旨在为世界各地人民创造更好的未来。我们致力于解决世界上最大的挑战,整合创新方法和专业知识,透明地、商业地、公正地和可持续地帮助客户获取成功果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