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篇文章,820字 作者:丁十二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除了那若隐若现的浅浅青草,早春最具代表性的景色应该就属柳梢枝头的那抹嫩绿了。 作为春风的宠儿,嫩柳可谓享尽了历朝历代诗人的眼光和笔墨。但和贺知章、李商隐、杨万里、纳兰性德等不一样,在诗人曾巩的眼里,春风中恣意摇曳身姿的柳枝与得势小人毫无二致。
说到《咏柳》,首先想到的无疑是贺知章的《咏柳》:
曾巩这首《咏柳》的传唱度自是不能和贺知章相提并论的,但这首诗本身亦有其精彩之处,尤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不仅文章足以与苏轼匹敌,其七言绝句亦可比肩王安石。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有了前面两句的蓄势铺垫,后两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告诉那些春风得意的柳条,不要妄图用柳絮遮天蔽日,等到秋天来临,柳条也是一样要枯萎凋零的。正如李商隐的《柳》:
春风可以让柳条张狂一时,但不可能让柳条张狂一世。“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成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诗人正告那些得势小人:盛衰无常,世事多变。你们这些小人好自为之吧。短短7字振聋发聩。 这首诗不仅把柳絮飞花的特点把握得十分到位,结合北宋时局,又将当朝得势小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将描景与哲理融合,是宋代诗歌的典型特点。这首诗同样如此,全诗读罢掩面沉思,令人深省。 ---End--- 作者:丁十二 号慕瞻舟人,诗词爱好者。 心随东坡,小舟从此逝 不念过往,江海寄余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