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刚刚经历了本世纪第一次消费负增长

 sun918 2020-03-17

 1 
我们经历了太久增长,以至于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经历里,似乎从来没有见证过真正的下滑。
 2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一个重要的数据。1到2月份的中国宏观经济数。
因为农历春节的特殊影响,每年1月和2月的数据按惯例是一起公布的,不拆分月份。
尽管有心理预期,但今天官方公布的数据比预想中更坦诚和真实: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了13.5%;
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13%;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4.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 
请注意,以上描述里,都没有“增速”。是总额下降
对于一个GDP增速6%都很多人嫌低的国家,不是增速下滑,而是直接总额同比下滑,而且大多直接打了8折以上……
这样的数字,真是活久见。
 4 
这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我们整个社会承受的损失可想而知。
上国家统计局官网查询了最近20年的逐月数据,你会发现,这是唯一的一次彻底的负增长。
即使是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零售总额最差的一个月,也就是2003年5月,这个月同比也是增长的。不过增速从前后的9%左右,下降到4.3%——请注意,是增速下降到4.3%,但整体仍然在增长。

图:2003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换句话说,我们刚刚经历的,可能是21世纪,甚至更多年以来,第一次中国全社会消费的负增长。
 5 
之前很多机构和学者,都拿非典时期的数据,来预测这次新冠的影响。
现在看来,太乐观了。
 6 
这两个月,中国消费损失到底有多大?
去年1-2月,零售总额是6.6万亿,按正常增速8~9%,今年1-2月正常应该在7.2亿左右;
但实际上的数是5.2亿。潜在损失差不多2万亿。
 7 
而且,因为我们整个社会到过年期间才开始真正感受到疫情的防控和影响,也就是真正的损失,主要发生在1月底和2月的5周时间里。
换句话说,简短估算拆出来,2月份的零售总额损失就在1.5万亿左右。
 8 

再看一下另一个数据,统计局还公布了,实物商品的网上零售额1.12万亿,还增长了3%——这个数据的背后意味着,这些损失基本上就是由线下商业承担的。

根据中国零售现在20%左右线上化比例来推测,实际上2月份,中国线下零售总额实际接近腰斩。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去年差不多是六成,内需是整个经济的压舱石。
现在看,这些下滑还没有集中表现在公司倒闭、降薪失业上,而是被暂时冻结在团结一致抗疫的紧张里,但迟早会传导出来,那时才是对普通老百姓最大的考验。
现在大家都感觉病毒的紧张感已经过了最高潮,但抗疫的经济战,最艰难的挑战还在前头。
 9 
这些损失写在文章里,好像几万亿也只是一个数,但这个数字,就是无数的店面、小公司、家庭的狂风暴雨,这些损失也不是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纸面富贵,而是真真实实的现金流损失。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头上都可能是一座山。更何况,这次不是一粒灰尘,是时代的龙卷风。
前两天美股和全球股市连续熔断,到这次的零售负增长,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创业者第一次经历。
而对于很多读者而言,甚至可能是这辈子第一次见到。
希望以后这么多年,再也不要见到了。

文 / 乡下网红孙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