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书,有且仅有三个女性临朝称制,吕后是其中一个,而且是第一个,连司马迁都不得不为她破例,撰写了《吕太后本纪》。 在世人眼里,吕后以心狠手辣的形象著称,而这源于她的性格和被压抑的经历。史记记载,吕后是一个刚强坚毅的女人。 吕后在下嫁刘邦后,由一个富家女变成了农家妇,在刘邦不事生产劳动的情况下,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中国古代是个崇尚男耕女织的社会。如果不是因生活所迫,女子不轻易下地耕田。这段记载很明显交代出,吕后生育一对子女后,迫于生计,不得不边劳作,边照顾两个孩子。 单从这件事,可以嗅到吕后骨子里的倔强和强硬。即使放在现在,吕后这样做也是异常辛苦的,既做男人,又做女人,如果她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很难做到的。 后来刘邦举兵起事反秦,吕后留守照顾家庭,在楚汉之争时做了项羽2年的人质,其中的艰辛又是无可言表,只有内心坚强的人,特别是女人,才可以做到。
当面对刘邦意欲废立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时,她将为母则刚表现的淋漓尽致。尽管她难以将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夺走,但决不能任人将儿子的太子之位夺走,最终凭借自己的斡旋,成功击败戚夫人,连刘邦都不得不服软低头,接受现实。
甚至吕后在儿子刘盈英年早逝后,因没有得到王宫兵权,哭泣不悲伤,想的是失去儿子这个依靠后,如何生存下去。她不是不伤心,而是过于刚强,用理智战胜了情欲。 凡事都有两面性,吕后的刚毅和强势,让她渡过了生活的难关,但却导致了儿孙的悲剧。根据心理学研究,强势的母亲往往伴随懦弱的儿子。 由于吕后的强势和过度的母爱,儿子刘盈为人仁慈却软弱。他看不惯母亲的残忍,更无法改变母亲的决定。 刘盈不得不接受母亲为自己挑选的皇后,自己的亲外甥女;不得不接受母亲毒死赵王刘如意;不得不接受母亲将戚夫人做成人猪…他不得不接受母亲为自己做的一切。
当看到戚夫人被做成人猪的惨样,刘盈压抑的内心终于崩溃了,对母亲残存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随之而来就是大病一场,而且长达一年之久,刘盈不得不逃避母亲的残忍,寄情于良辰美酒,寄情于声色犬马,终于将大好的身体糟蹋,24岁就一命呜呼。
刘盈的病和突然的死,是吕后始料未及。她后悔让儿子看到不成人样的戚夫人,但为时已晚。 吕后失去了儿子,失去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寄托。在安葬完儿子,吕后虽拥立了亲孙子刘恭做了皇帝,但她多么期冀新皇帝是亲外孙女的儿子,可是她没有生育。 虽然儿子与后宫宫女先后生育了六个儿子,但吕后内心深处并认可和疼爱。此时,放眼望去,只有自己的娘家人才是让自己获得心灵的安慰,寄放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 吕后开始打破刘邦“非刘氏不为王”的白马盟誓,大封诸吕,防范功臣集团,打压刘氏皇族。有她在,吕氏宗亲可以与功臣和皇族集团相安无事。但当她刚死不久,愚蠢的吕产、吕禄,在功臣和皇族的联合绞杀下,很快灰飞烟灭。
吕后仅存的四个小亲皇孙,包括正在位的后少帝刘义,也受到吕氏牵连,被功臣派担心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而不得不被无情的杀害。 悲乎刘盈,悲哉刘盈的4个儿子,因吕后的刚毅,吕后的强势,吕后的一己私欲,他们成为了吕后的牺牲品和陪葬品。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