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实录4-2:我的动物园

 莫非4p2zqr6hz4 2020-03-17

上次发文,是我本次直播图文内容的第一部分,即“我的摄影心路历程”,这次,是第二部分,即“我的动物园”。

第二部分:我的动物园

对我这样一个自由散漫的业余摄影玩家来说,专注于某个主题或某类题材,深耕狠挖是不现实也毫无意义的,但如果说我没有自己的专注,也不对。纵观这十几年我的摄影心路历程,如果说有什么能和项目沾边的,那就是《我的动物园》,前面也讲过,这是我在G4曾经持续发布的一组长贴,后来也在G4年展、色影无忌线上影展有过展示。但在此之前,除了一些简单文字,我还从没有比较系统地讲述过《我的动物园》,那今天,就算开先河了,当然,更可以认为是一个小结吧。

一、偶然为之 vs 选择并习惯

我最早一次拍动物园,是2007年,拿着尼康D50 18~200旅游头,完全就是很随意的。真正感觉到动物园有拍头,是从2009年开始的。当然,那会儿正处于对纪实摄影的热恋当中,所有拍摄都要处理成黑白的。一开始去动物园拍片,和在城市里任何一处其他地方没啥区别,比如公园,商场,社区,街头,对我来说,都是练手而已。

那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并有计划地去拍动物园呢?大概是2011年初,前面我说过,那时候,我家老大已经出生了,我没办法再带着诗去远方,拍那些瑰丽精彩的风光了,更多是聚焦身处的城市,但城市也太大了,就想着该有个更聚焦更具体的场所,翻看之前照片,发现2010年底拍的那组动物园还不错,这一下子就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想着要是能持续不断地去拍动物园,而且,我经常出差,虽然每次都比较短,但足够留出半天时间去所在地的动物园看看,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动物园,这足够让我拍到同类型但又各色各样的场景了。这种想法,一方面比较聚焦,另一方面,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的动物园,又绝不雷同,这让我有了相对具体又不会短期内厌倦、同时还非常适合我的拍摄主题。

正是这样无意中拍摄,然后又有意识选择,才有了后续坚持了十年的《我的动物园》。

说起这个,我又要介绍一下自己了,我这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么不做选择,如果一旦选定做一件正儿八经的事情,那一定会坚持很长时间,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凡是我自己认定并坚持的事情,往往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奏效,而是需要经年累月长期坚持以至于成为习惯的事情,大概这就是属牛的人的宿命吧。我是1995年北航本科毕业的,大四时考过一次研,没考上,回西安工作,1998年第二次考研,还是失败,然后南下深圳,在中兴通讯干了一年,1999年,贼心不死,辞职回西安备考,2000年,终于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为这事儿,我还写过一部中篇自传,叫《我这十年》,2000年初那阵子,国内考研非常火,我这篇文章一时间大热,毫不夸张地说,作为励志文,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考研人。

大概是因为《我这十年》的隐喻吧,后来,我人生经历中但凡重要或者说和我个人不可分离的事情,都差不多要以十年计,比如创业。我是2004年开始第一次创业的,作为工科男,搞信息安全,创立了一家专业的咨询公司,起起伏伏百般周折,真是体验到了创业维艰,还好,经历十多年,这公司逐渐走入正轨,交接棒给了后来的兄弟。2016年,我二次创业,搞了现在的专业新媒体,叫安在,看阵势,估计又是至少10年。我记得前阵子蚂蚁群里萧沉老师点评本届蚂蚁奖,我曾说过一段话,就是拿创业和摄影做对比,当时小火球还有点纳闷,其实,我不是杜撰,是真的有亲身经历,并且共情通感,才会那么说的。

好了,回到《我的动物园》,反正,十年如一日,拍这么一个所谓的主题,一开始是热情,后来就是习惯了。

当然,这过程中也不尽是快乐、惊喜或收获,许多时候,也有迷茫,会觉得乏味,毕竟,拍太多了,容易雷同,也很难再从各种动物园里分辨出特别的东西。好在,除了拍摄,我还更享受一些其他体验,比如,大雪天,或者大雨天,去一些远离城市的动物园,车都没有,我得转好几道才能到达,然后,园子里除了我,一个人都没有,连看门的都觉得我是个怪物,哪有这样个大老爷们这种破天里跑到动物园来拍片的?当然,通常我都把自己只当作普通游客,给人的印象就是傻乎乎,一通走马观花的那种。

总的来说,当一件事情你当作习惯来做了,其实也就没啥纠结,也不复杂了,反正怎么着都要做的,就去做呗。

二、表达 vs 表现

关于动物园,虽然我是当习惯来拍的,但不代表我没有任何思考。其实,当初刚在G4做分享,新鲜劲儿过了后,各种争论甚至争议就来了。大致上,一是关于表达的,也就是说,你拍动物园,到底是想表达什么?也就是所谓的意义吧。另一个,是形式上的,其实就是表现了。

关于表达,我是有所思考,也有变化的。

起初,不能免俗,我会像许许多多人对动物园的既有印象那样,想表达那里动物们的困境,毕竟,铁笼子,那么小的空间,又经常脏兮兮臭烘烘的,在城市里觅一点点很有限的空间,那么多动物们集中关在一起,你说是不是很悲哀?所以,你看我2010年拍的片子,着重强调的是动物的神情,特别是眼神,还有就是它们各种看起来似乎在挣扎的动作和姿态。

不过,很快我就放弃了这种表达。因为,这不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仅仅是世俗的一种普遍认知而已。那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呢?我并不认为动物们很可怜,相反,甚至我觉得它们比较幸运,还能有一处安乐窝,无忧无虑不愁吃不愁穿,所谓的丧失了动物的野性和本能,也都是从人的视角去看的,作为个体的动物,凭什么就要让它们置身于茹毛吮血的原始状态呢?当然,我不是说动物园就胜过大自然,这完全是两码事,自然保护是保护,动物园也是保护。毕竟,现在的动物园,和过去的动物园或者马戏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虐待动物也许有,但都是个案,普遍的,动物们的生存生活还是有比较好的保证的。

有了这样的认知,稍微换位思考一下,我反倒更觉得反讽、戏谑甚至可怜的,是人。无论是去动物园参观的人,还是置身于城市当中日常生活中的人,你有什么资格或者道理说,你就一定比动物园里的它们更幸运?更优雅?更自在呢?相反,现代城市,人们越来越来去匆忙,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感受到各种无处不在的压力。人们去动物园,与其说是在看动物,不如说是在检讨自身的处境。当然,这一点,一般的游客不会有感知的,完全是我这个端着相机的第三者,会从动物和看动物的游客两个方面去观察和发现。

所以,总体上,如果说有表达,我不仅在表达一种对动物的看法(确切说其实是没有太偏颇的看法,我只是把它们当作和我一样,一种鲜活个体的存在而已),更是在表达观看动物的游客,以及由动物、游客、各种设施、壁画装饰、场馆建筑等构成的环境的看法。所有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存在,那就是动物园,在这里,有神秘,有幽默,有反讽,有麻木,有荒诞,有各种百转千回的剧情。

既然破除了常规意义上的所谓内涵表达,把关注点放在了一些更隐晦也更需要感觉去触摸的东西上,我再拍摄动物园,就完全是随着自己性子来了。这时候,表现,要比表达可能更让我在意一些。所以你看我拍的动物园,很注重形式感,以及由光影和色彩构造的气氛,这和我在城市街头游猎拍摄一个道理。

其实也有人给了我许多建议,或者说,觉得我拍的太过于形式化,缺乏一些深层次的内涵,缺乏现实意义吧,比如,你为什么不跟踪动物园的变迁呢?许多老的动物园,原本在城市中心地段,后来因为城市改造,炒地皮,原址就被转卖改建写字楼了,动物园只能迁到很远的地方。或者,国有动物园,逐渐被各种民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野生动物园所取代。这种变迁,改变的不仅仅是动物园的设施环境,更是动物的命运,以及与动物园相关的许多人的命运,为什么你不深挖一下?是不是更有社会意义?

嗯,建议没错,我也知道,从纪实摄影的角度看,也只有这么深挖,才能有料,就像关注环保那样,是不是也可以关注动物园的前世今生,提出一些有见地的社会问题,引发反思,甚至加以批判?所有这样的建议,我其实是有谱的,我是职业咨询顾问,也写过书,讲过课,方法论一套一套的,真要下决心,这样的拍摄“项目”肯定能搞。但,这不是我,一来是真的懒,不想费那个心思跑那个路,二来,真没兴趣。我对任何肩负社会责任并靠所谓使命感驱动的事情都不怎么有兴趣。我玩摄影,纯粹是个人喜好和习惯,没有参加任何协会组织,从不参加比赛,连影展什么的都懒得参加,你让我去深挖某个社会问题?

对观众来说,大可以认为我拍的东西很肤浅,只是表现色彩、光影、形式感,顶多是略有一些情绪上或故事性上的变化。但,这就是我。

动物园我还会继续拍,现在是十年,也许会十几年,二十年,可以肯定的是,这中间会有各种小变化,但从本质上讲,不会变化到和现在迥然不同。

我是当集邮一样拍动物园的,比不过意义和内涵,那就先只拿数量说事儿吧,也许有一天,有人提起拍摄动物园的摄影师,会说,张耀疆就是拍的时间最久、去的地方最多、拍的片子最多的那个。

三、想法 vs 看法

有了关于表达和表现的异同思考,对把拍摄动物园当成持续的习惯也没什么好纠结计较,那紧接着就带来一个问题,该怎么拍好动物园?

别人我不好说,单只说自己。

其实我会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最多采用也是最习惯的,那就是不带有任何预设地去看。但凡是去一个从没去过的城市动物园,我都是这样的心态。就是先放空自己,让自己置身其中,只要睁开双眼即可。这考验的不是想法,而完全是看法。怎么看,什么角度,什么景别,什么天气,哪种动物,是不是隔着玻璃,等等,都决定了我的看法的差异。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我是在拍摄,不如说我是以各种方式去看。大型动物,我可能会看它的局部,小动物,我可能会看它群体的状态。

不同的看法,决定了形态、色调、构成,以及所反映出的氛围情绪的差异。也正是这看法的多样化,才使得我拍摄动物园不会缺乏新鲜感,能够乐此不疲。

当然,有时候我也会采取另外一种思路,那就是想法先行。尤其是长时间待在上海,没有新的动物园可以去,但有时候又特别想去了,怎么办?就比如上海动物园,我都不知道去过多少次了,有时候是一个人,但最近几年基本上都是带孩子去玩,顺便拍一下,算是夹带私货吧。因为时间紧张,带着娃又无法太过自我,那只能见缝插针。这时候,我就会事先有点小预设,比如,这次去重点拍猴子,或者重点拍那些金鱼缸。或者,天气好,就拍游客,拍游客手里拿的气球,等等。或者我会换一下镜头,偶尔会试试20mm定焦,或者85mm定焦。再就是,我会尝试虚焦:这次去动物园,就是要寻找那种动荡晃动的感觉,等等。

但总体上来讲,我还是看法大过想法的,就像前面讲的,这和我街头摄影一样,动物园,无非是一个城市的特定场所,和我在城市街头其他地方没有本质区别。

四、他人 vs 自己

拍动物园的摄影师很多,可以说,动物园已经是个烂大街的拍摄题材了,现在很少有人再专注这个,因为拍不出什么花儿,也不可能靠这个出名出成绩。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常河、颜长江,还有法国摄影师Eric,传统马格南的更是不少。

接下来就大概看一下这些前辈或大牛的作品吧,我选了一些稍具代表性的。

首先是常河的动物园,常河是上海的,老媒体人,他的《中国动物园》算是比较早期的作品,他的这组作品就是典型的提出问题的那种,我前面说的,动物园的局促、困顿、破败,以及动物们的孤独感,都在他的作品里集中做了展现。他曾说过,他是以动物的孤独来映照人类的孤独,所拍摄的,更多是一种感同身受。当然,现在看来,很粗糙很简单,也略显矫情了。但因为比较早嘛,所以还是很有些影响力的。

再看颜长江的,他的这组作品叫《夜间动物园》。颜长江也是个老媒体了,凡哥曾经在多年前做过他的访谈,他拍动物园更早,是2003年了,他的《夜间动物园》是很典型有所设计和“预谋”的,夜晚,虚实相间,表现出一种介于现实和梦境间的神秘感,在我看来,是有点职业摄影师的实验成分和概念性吧。

和常河类似的有个美国波士顿的摄影师,叫Scott Brauer,他也拍过一组《中国动物园》,表现的是这个充分争议的场所,动物们被剥夺了自由供人参观,他觉得这是一种悲哀。其实,就像我前面讲的,带有这种意图去拍摄动物园并做表达的,是传统纪实摄影的固有套路,现在看起来,真的太普通了。

除了纪实一类,拍动物园的也不乏“风光片”或者叫糖水片,比如法国摄影师Nicolas Evariste,他拍过黑白动物园,虽然是在动物园拍的,但基本上和扛着长枪大炮在野外打鸟或者去非洲草原拍摄差不多,严格意义上讲,他拍的是动物肖像,极简的形式,局部的造型,强烈的黑白对比,你看到的,其实和动物园已经没啥关系了。

纪实的不少,糖水片也很多,那其他呢?比如当代的?这里也发几组。

法国摄影师Eric Pillo有一组作品,叫《圈养的世界》, 是他在欧洲动物园拍摄的系列照片,他把动物与周围人工雕琢并装饰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以一种很静怡而唯美的方式来表现,看起来像是装饰画,淡淡地透着一种虚假而忧郁的意味。我曾在某一年上海摄影博览会上买过他的这本画册,薄薄一本,但很贵。

法国摄影师Patrice Letarnec 做过一个名为《人类动物园》的拍摄项目,他把人关进笼子里,代替了动物的处境。这组作品象征意味很强,但也正因为太过明显,回味空间并不大。

最后,再看看一位德国摄影师Karen Knorr的作品,名字叫《这世界本是个动物园》。他把动物园里的动物从它们实际的环境里剥离出来,放到各种人类居所,而且还带有很明显文化符号或宗教色彩,他作品中的视觉元素就很多元了,神话,传说,传统,现代,世俗,神圣,动物与人,等等,这种动物园的拍摄,很典型的当代摄影。

上述介绍的这些摄影师,都在拍动物园,但差异很大,时间跨度也很大,有些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东西,有些是近期的,不管怎么说,至少有一点,小小的动物园,对摄影来说,也是大有乾坤,可以玩出太多花样。

但就我个人而言,其实十几年的动物园拍摄,很少看别人,甚至连借鉴的丝毫欲望都没有,完全就是由着自己,也从没想过,我的这些拍摄会不会和别人撞车,会不会被人说你是在模仿谁或抄袭谁。我在摄影方面没有世俗功利上的欲望,也就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了。

在经历了长期的积累之后再看,也恰是我这种“傻大胆”和“混不吝”,或者说自由散漫,才成就了我自己的特色,或者美其名曰风格吧。

五、素材 vs 主题

关于动物园,解决了为什么拍(习惯成自然)、拍什么(表达和表现)、怎么拍(想法和看法)的问题,还有一个灵魂三问的关键问题,就是向何处去?我的动物园,到底能拍成什么样?或者说,将来的归宿是什么?

一个摄影项目,无论一开始怎么设计,最终无非是做展览、出书、参加比赛、搞讲座、卖作品做收藏,诸如此类。所有这些,都要求你不能再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素材,而必须是有清晰脉络和严格编辑的整体,是有主题,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东西。如果说拍摄还只是摄影师的基本功和素材采集过程的话,那系统的策划、设计、编辑和成果输出,才是更重要也更繁琐的必要工作。像前面我举例的那些拍动物园的摄影师,其最终都是有非常系统的成果输出和展示的,从这一点来讲,这样的摄影作品,是闭环的,也就是有输入,有过程,有输出,并且能够形成正向反馈,不断推进项目的提升和完善。

回头说我自己,这方面要差很多。我不回避这一点,也不想用精力有限或懒散来做借口,没做到,功夫不行,就是不行。

但你如果说我这种有始无终、看起来经年累月只有重复而没有归宿的拍摄就没什么收获,也不对,其实,收获都在过程之中。虽然我没有做任何结局的预设,但至少这个过程中,一些小的成果是有的,这些成果或多或少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效应。也就是说,当你不知道将来会怎样时,那就先积累吧,只要这个大方向你不排斥,甚至习惯并喜欢,那就去做吧。

从2007年第一次拍上海动物园到现在,我一共去过大概70次各色动物园,30多个城市,7个国家和地区,几万张照片,处理出来的也有差不多5000张。其实绝对数字并不多,放在十多年的跨度上,频度也不高,但最重要的是持续,就像羊拉屎,走一路,撒一路。

正是在这样的习惯性的素材积累过程中,我做了一些局部的梳理和点上的挖掘,时不时也会有一些小的成果出来,我把它叫做小主题。

先说一下整体思路吧。大量的动物园拍摄素材,覆盖面还是很广泛的,基本上,除了那些潜藏在背后的东西,至少表面为人所见的,都有了。在这个基础上,要选择提炼并整合一些东西,还是有可能的。那整合成什么呢?前面讲了,我这人没有太强的使命感,也不想背负沉重的责任担当,纪实摄影里那些揭露问题和批判现实,都不是我的菜。实的不行,那就来点虚的吧,但要务虚,那些观念的、当代的东西咱又搞不了,毕竟,素材本身不足以支撑起太过高端的主题。反正最终,琢磨来琢磨去,我把落脚点放在了讲故事上。不是动物园的故事,也不是圈养动物的故事,而是我自己的故事。

其实,这种思路,和我一直以来玩街头摄影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在动物园,还是在城市街头,我都像是一个导演,在别人预设的各色舞台上,在演员们毫无感知的状态下,编撰并导演着只有自己知道的即兴剧目。

对于动物园,为了进一步聚焦,我把这套故事逻辑和一些电影、歌曲或者小说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种很讨巧的方式,目的也很简单,我只需要把文艺作品的名字标出来,你就知道我在讲什么了。就说电影吧,我喜欢看片,得空也写影评,那在做这个系列动物园的主题时,我就把故事、文字、图片结合在了一起,让它们形成一种可读可看可琢磨可通感的东西,当然,有些只喜欢纯图片表达的,又会诟病我的啰嗦了,但这就是我的特点。没人否认图片会有故事性,那同样的,你也很难否定文字有时候的画面性,以及文字和图片结合在一起可能形成的韵律感。

从我的小念想看,这样一个个看似简单又讨巧的小主题,如果逐渐积累,将来,是不是也能成为一本书呢?没太多想,只是觉得,未来,也许有各种可能吧。

好了,接下来,就大致展示一下我的这些小电影吧。这里有三组,其实都在我的微信号里发过,图片 文字的那种,这里就不多说,感兴趣的可以翻看“可乐圈”。

第一组是《游园惊梦》

第二组叫《海上钢琴师》

第三组是《世外桃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