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墙恋徽州 “一堵粉墙、一孔窗、一丛竹”,简约着徽州的元素,轻透着皖南的诗意。 车子一开进徽州,一路上,如此微缩“徽景”,就诱惑着人们,让你不得不对最具代表性的两颗徽州明珠——画里乡村西递、宏村,有着格外的期待。 “胶-州-刺-史。”一游客的念叨将我拉回到现实。再细看牌坊,阁楼式构造,有重檐飞翼,四柱落地,础石相附,上雕有“五狮戏球”、“麒麟吐书”等吉祥图案。此牌坊,也叫刺史坊,是皇帝钦准为曾任胶州刺史的胡文光而立的。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牌坊已见失色,字迹稍有漫漶,可胡文光的勤政爱民的事迹,如牌坊一样,永远地驻在西递人的心中。其实西递人何尝不知,再好的建筑也经不住岁月的侵蚀,唯有文化的,存活得更久。一切色彩最终还原到黑白本真。 可西递、宏村的美显然不只于此。它的古民居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文化历史的根系扎得很深。走过西递的横路街,与大路交会处便是朝列大夫、知府胡文照的故居“大夫第”。大夫第建于1691年,为四合院二楼结构,正厅高大轩敞,门楣砖雕上刻有“大夫第”三个大字。正厅裙板隔扇均精雕冰梅图案,槛栅窗花仿明代格调。临街彩楼,小巧玲珑、古朴典雅。栏杆、排窗,突兀而别致。这座悬空挑出的小楼,用于观“山花若市”之景,故边额悬“山市”二字。彩楼的外门额自刻“作退一步想”几字,与堂内楹联“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相映成趣,更为彩楼拐角“裁直为圆、方便他人”做了一个现实的注脚。 我用相机记录着这幅画卷,发到微信中,微友惊叹:拍摄技术见长,拍得如画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