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的先生因工作需要,被派往卡塔尔的首都多哈,慰问在海外施工的一线职工。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郁闷了好几天:平时在外工作,春节还要出去,说好的一起过春节呢?峰回路转,先生说领导批准,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同前往。当然愿意啦,去哪不重要,多远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于是我自费买了往返机票,陪我的先生一同飞往多哈。 从机场出来,我们便直奔项目部。沿途都是荒漠,不,准确的说是荒漠中的大工地,一切在建设中的感觉。陪同的一公司项目部庞书记介绍着这一片是哪个单位施工的,那一片是哪个单位的工地。车行二十几分钟,终于见到远处的荒漠中有几排小楼,我猜想那边就是项目部所在地吧。
众人齐心协力,没多久,几大盖帘饺子就包好了。团圆饭开始喽!大家觥筹交错欢笑一堂共庆佳节。我被这异国他乡的集体欢度春节的气氛感染着,被项目部和谐的团队氛围感染着。这个团队平均年龄31岁,看着这些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职工们,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简短而真情的表达了作为家属的感受并即兴赋诗一首: 越洋过海辛勤付,多哈情牵千万家。 网路心连华夏梦,新年祝福共天涯。 大年初一一大早,先生又到项目部慰问职工并接受中国港湾王家印书记的慰问。我一个人在酒店用完早餐,独自喝着茶。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这个特定的时间——大年初一,或是又叠加了一个条件,这个特定时间我正远离家乡,在异国?品着茶,我竟留下了眼泪。范仲淹《苏幕遮》中有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莫非,茶里也有乡愁在?眼泪在眼睛里转了几个圈,滴落在茶碗。这眼泪中,既有对家乡的思念,更多的还是感同身受的一种心情。这一滴,投映在碗里的是那一年暑假,新婚不久的我到鲅鱼圈工地探班,在工地上,我还协助韩书记组织了所有职工家属的孩子在一起写作业,给他们讲作文……;这一滴投映在碗里的是,那一年暑假,我带着孩子到黄骅港项目部探班,孩子不适应荒凉的码头生活,没几天就病倒了,我一个人带着她回家打针输液…… 这一滴投映在碗里的是那一年,我在东海大桥项目部和职工们一起欢度春节的情景,我还义务的主持了项目部春晚……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先生的工作职位有了变化,但他依然离不开工地,我也还在伴随他行走在工地。嫁给他,真的是把自己嫁给了筑港事业。 下午抽空,我们来到了离工地不远的海边——多哈湾,遥望着远处真正的多哈。庞书记介绍说,那座楼是喜来登酒店,那个就是卡塔尔会议中心……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多哈是政治经济中心,我身在左岸荒漠,遥望右岸的富庶,尽管我没有时间到富庶繁华的多哈去走一走看一看,但是我的心里已经很满足了。遥望多哈,遥望的是多哈今天的美景,同时也遥望到多哈多年以后的新局面。一带一路的伟大梦想,让中国交建的身影遍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坚守在这里的每一个职工都是宏伟蓝图的铸造者。因为有了中国人在这里建设,多哈的未来定会更加美丽精致。 晚上陪职工在项目部吃过第三顿团圆饭,我们便搭乘凌晨的飞机离开多哈。多哈留给我的是遥望中的记忆,更是一曲深情的建设者之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