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清朝的历史,人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湖广总督这个封疆大吏的职位,比如张之洞、袁世凯、段祺瑞等人,都曾经担任过湖广总督一职。 这一职位并非清朝首创,清军入关占领天下后,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地方,就沿用了明朝的管辖制度,同时又将总督一职由临时差遣变为常设职务,方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如若单纯看湖广总督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误认为湖广总督管辖着两湖两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省。 湖广总督真的能辖有四省吗?清朝时期的湖广总督,究竟管辖着多大的范围呢?
其实湖广总督,真正管辖的仅有湖北、湖南两省,湖广总督的正式称谓为湖北湖南总督,又或者简称为两湖总督。坐在这一职位上的封疆大臣,主要负责湖北、湖南两省的军民政务。与人们印象中所想的广东、广西毫无联系。 可是无论在历史书中,又或者是电视剧中,最常见的仍然是湖广总督的身影。明明他们的职权与广东、广西从不挂钩,那么这个官职中的“广”究竟是从何而来呢?为何在正史之中一直沿用着湖广总督的说法? 清朝总督巡抚辖区图 这一切的历史根源,其实还要从北宋初年说起。北宋划分管辖的行政区,用到的是“路”,整个北宋的一级行政区共有十五路,这个“路”就相当于现在的省。所以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在北宋年间,又称之为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当时的广西,被称之为广南西路。 到了元朝,一级行政区的划分模式变成了“行省制度”,这些行省面积非常大,文章中主要谈到的湖广行省,所管辖的面积不仅包括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甚至还包括海南、贵州等地。 元朝行省 当时给这个行省定名的时候,最终被采纳的是湖广行省,其实他还有一个全称,就是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这个“等处”足以说明行省面积之大。 明朝建立以后,湖广行省的管辖面积发生了重大变化,行省中的“两广”被单独分立出去,设立了广西、广东行省,即便如此,明朝仍然沿用了湖广行省的名字,不过这个时候它的全称更名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早在元朝的时候,“湖广”里的“广”早就不包括广东、广西两省了。 明朝沿用 清朝建立以后,前文中所提到的“承宣布政司”又改名为了“行省”,在清朝初年,南明的队伍曾和清军的队伍在当时的湖广行省长期针锋相对。 因为湖广行省坐落在天下最中心的位置,北接两条河流,南面两广相护,东面又有两江,西面紧接云贵川之地,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极占优势。1664年,当最后一只抗清明军在这里被消灭以后,湖广行省这个“政区”彻底不复存在。
1667年,清政府为了方便管理,将湖广行省正式分离开来,单独设立了湖北、湖南省。只是清政府在设立管辖两湖的总督之时,又通称为湖广总督。只是这个时候的湖广总督,他们所管辖的范围只剩下湖南、湖北,其实他们只是在名字上沾了原先湖广行省的光,实际与广东、广西毫无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