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时期,意大利试图强占浙江三门湾,为何却铩羽而归?

 鸢飞九天2018 2020-03-17

提起近代时期的清政府,大家的一贯印象是对内残暴压榨,对外卑躬屈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清政府似乎人尽可欺。当时的西方列强,貌似有点实力的都能够扑在清政府身上吸血。

不过,虽然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和对外卑躬屈膝是事实,但实际上,如果仔细看对侵略的国家的名单就可以看出,其实清政府的软弱也是分对象的。

列强瓜分中国图

从第1次鸦片战争开始,相继扑在中国身上疯狂掠夺和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先后有英国、法国、沙俄、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而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正是当时世界上最实力最为强劲的国家。

而众所周知,当时的欧洲高达数十个国家,一些二流欧洲国家,如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国,虽然对其他列强在中国掠夺的财富垂涎三尺,但自始至终,他们都没能在清廷身上分一杯羹。

它们没能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除了这些小国自身实力不足之外,也与清政府对外的坚决抵抗的态度有很大关系。而这些被清政府直接备战拒之门外的国家,也有意大利。

意大利

其实,无论从人口还是国土面积来说,意大利并不能算欧洲二流国家,它与法国、英国等国家的体量完全是一个等级。但是,由于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完成统一,意大利的工业建设乃至于国力比之英法德等国相距甚远。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意大利人认为自己是欧洲六大强国之一。当同样是后起之秀的日本赌国运成功,在甲午战争之中在清政府手中获得超过2亿两白银的赔款之后,这一巨大的利益刺激的当时的欧洲列强都红了眼,随即,德国带头强占胶州湾,英法俄等国相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而刚刚在入侵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一败涂地,被迫撤兵赔款成为欧洲耻辱的意大利,决定转嫁国内矛盾,并从中国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弥补自身的损失。

埃塞俄比亚

在德国强占胶州湾将山东华为势力范围,沙俄强占旅顺大连,英国将香港新界和威海卫占为租界地,法国将广州湾吞入腹中之后,将自己视为英法同一级别列强的意大利,将目光转向了浙江,并试图学习英法俄等列强,强占浙江三门湾,将浙江省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意大利最先动用的手段是列强屡试不爽的外交讹诈。1899年2月,意大利公使马迪讷向清政府递交了照会,要求租借三门湾为意大利的海军基地。这一无理要求,自然毫不意外的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

自恃为欧洲大国的意大利,居然被饱受欺凌的清政府拒绝,自然勃然大怒,随即,意大利开始派驻驻远东地区的三艘军舰驶入了浙江三门湾进行示威,试图使用武力威胁逼迫清政府就范。

浙江三门湾

然而,这一图谋再次遭到了清政府严词拒绝。清政府不但没有像意大利想象的那样一经恫吓,马上屈从,反而开始整军备战。清廷要求沿海各军严加防范,同时,也命令北洋水师统领叶祖圭率领军舰南下,抵御有可能发动的入侵。

在这种局面之下,本就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国内又矛盾重重的意大利几经试探后,被迫收回了租借三门湾的野心。三门湾事件,最终以清政府的胜利宣告结束。为什么面对似乎是欧洲大国的意大利,清政府敢鼓起勇气整军备战,严词拒绝呢?

首先,清政府十分了解意大利的实力。虽然在清末外交中屡屡受挫,但是,清政府对当时的欧洲局势并非一无所知,在英国、法国等地也有清朝驻外公使。因此,清政府是了解意大利外强中干的本质的,这也是清政府敢强硬对待意大利讹诈的重要原因。

慈禧太后

其次,则是由于意大利的实力不足。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似乎一直是个笑柄,而意大利军队战斗力不行的传统,却并非从二战开始,早在意大利统一之后,就已经名扬天下了。

19世纪末,作为欧洲人口和面积的大国之一,却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遭遇惨败,意大利早就成为当时欧洲的耻辱,军队战斗力战五渣更是声名远播。

同时,用于军事威胁清政府的意大利数艘军舰,无论是吨位还是口径,比之北洋舰队也也并没有什么优势。自然,对意大利十分了解的清政府,当然不会怕意大利。

三门湾事件

最后,由于当时的外交环境不利于意大利,众多列强并不支持意大利。对于清政府而言,英、法、俄、美、日等列强的态度,一直是清政府对外极为重要的参考因素,而在意大利强占三门湾的事件中,意大利却并没有受到其他列强的支持。

相反,有多个国家十分反对意大利这一行动。在北非与意大利有冲突的法国,是最反对意大利的国家,而与法国为盟国的俄国,理所当然的选择支持法国这一立场。同样由于领土争端,德国、奥匈帝国没有支持意大利。

而原来默许意大利行动的英国,在意大利之后的行动中也并没有选择支持,至于美国和日本,也从未支持过意大利。因此,没有了这些列强的支持,意大利的行动声势不但十分弱,清政府更是底气十足。

瓜分中国的列强中没有意大利

最终,意大利试图强占三门湾的事件,在态度强硬并整军备战的清政府坚持之下受到挫败,意大利被迫灰溜溜的退出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