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不能杀溥仪?

 鸢飞九天2018 2020-03-17

为什么不能杀溥仪?那么反过来问,为什么要杀溥仪呢?因为他曾经复辟?因为他曾当过汉奸?因为他是清朝末代皇帝?虽然这些事儿溥仪都干过,也的确成为日寇统治中国的帮凶。但是溥仪一直只是个傀儡而已,他虽有罪,但罪不至死。

溥仪

更重要的是,其实从来不存在溥仪能不能杀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而显然,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苏联,抑或是新中国,都不认为溥仪应该被杀。我们先看看溥仪曾经经历的三件大事,看他到底应不应该被杀。

首先说第一次,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后死去,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他因缘际会,成为清朝末帝宣统皇帝。此时年仅三岁的溥仪虽然是皇帝,但是显然,清廷的一系列政策与溥仪并没有关系,无论清朝犯的错还是灭亡的锅,都不应该他来背。

幼年溥仪

而且,袁世凯逼迫清廷退位时,是采用和平手段,并且承诺了善待清朝皇室。因此,清帝下台的过程中并没有流血,自然也没有杀溥仪的必要。更何况,退位时的溥仪年仅六岁而已,清朝的罪恶自然与他没有直接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溥仪赶上了“好时候”,辛亥革命时已经进入近代社会,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也并不需要像以往封建社会那样将王朝末代皇帝诸连九族,更没有斩草除根的必要。

溥仪

第二次,张勋复辟。1917年,张勋率5000辫子兵以调停府院之争的名义入京,赶走了黎元洪,趁机拥护溥仪复辟。这场张勋复辟的闹剧一共持续了12天,也就是说,此时已经12岁的溥仪在张勋的“拥护”之下,又当了12天的皇帝。

但是,所谓的张勋复辟,与其说复辟不如说闹剧。姑且不说年仅12岁的溥仪是被张勋拥护被动复辟,这场复辟闹剧的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张勋既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没有民众支持,溥仪也不具备足够的声望,复辟成功的可能性本就是零。

溥仪

张勋复辟,不过是张勋的愚忠和妄想,不过是段祺瑞利用的工具而已。因此,所谓的张勋复辟,溥仪自然也没有多大的责任,自然也没有到了被杀头的地步。

第三次,就任伪满洲国傀儡皇帝。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半推半就和日本特务的帮助下秘密前往东北,并最终就任了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皇帝。此时的溥仪已成年,也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

溥仪

虽然溥仪在所谓的伪满洲国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橡皮图章而已,但是,前往东北就任所谓的皇帝,本身就是汉奸行径。更何况,溥仪还在当傀儡皇帝期间,与日本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

因此,在伪满洲国期间,溥仪的确成为了汉奸,且配合日寇加强对中国的侵略,犯下了一系列罪行。这也是为什么溥仪在被苏联军队俘虏之后,给苏联政府写信想永远留在苏联的原因。因为他深知自己当汉奸时期的罪行,怕受到中国政府的清算。

伪满洲国

当然,虽然成为了战犯,但是溥仪最终依然没有被杀。苏联不杀溥仪,是因为溥仪特殊的地位“奇货可居”,更何况,溥仪也从来没有做过有损苏联利益的事情。溥仪在被苏联俘虏期间,除了前往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作证,在苏联还享受着优待。

改造中的溥仪

而在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国之后,宽大为怀的新中国都给了包括溥仪在内的几十名伪满洲国战犯重新做人的机会。通过学习、劳动、接受改造和思想教育,最终获得了宽大处理,溥仪也在1959年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