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医演义》第六回:携双亲朝圣南岳庙,执一心学艺神火堂(十)

 康氏一元堂 2020-03-17

作者:崇义县康氏一元堂中医馆康忠义

书接前文。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衡山山神是古时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

祝融居于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被尊称为南岳圣帝。

黄帝曾经问祝融,此山为什么叫衡山,祝融答道:是因为此山横亘于云梦与九嶷之间,像一杆称一样,可以称出天地的轻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叫做衡山。传承了一百多年的神火堂就位于衡山主峰祝融峰下的一个隐秘之处。

“世上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

衡山周围有寺、庙、庵、观二百多处。

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就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

佛教的天台宗三祖慧思,南宗禅奠基人之一怀让和尚,净土宗三祖承远也出自衡山。

南岳大庙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棂星门、魁星阁、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殿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中轴线上则是儒家的建筑风格。建于唐初的南岳大庙历经风雨沧桑,更替轮回。多少帝王已化为泥土,多少英雄已归隐江湖……

而南岳大庙,依然红墙黄瓦,翠柏深深,众生云集,香火袅袅。

匡一等人日夜兼行赶到南岳大庙时,正值巳时,众人跪伏在高大威武神圣庄严的“南岳圣帝”菩萨面前,面对着拥有凡人不能达到的大智慧,大胸襟,大眼界,对人间万事了然于心的“南岳圣帝”菩萨,所有的期盼,所有的希翼,所有的敬畏,所有的诉说,都化作为虔诚的跪拜,都化作为袅袅的香火,在春日的阳光中飘向远方,指引他们来到医道圣殿一一神火堂!

匡一等人跪伏在菩萨面前,久久没有起来……

人海茫茫,山路重重。到哪里才能找到神火堂呢?就算找到了神火堂,神火堂也不见得会收余梅匡一为徒啊?凡人之所以是凡人,是在滚滚红尘中迷失了自我,却又不断在迷途岐路中寻找自我。

只有佛菩萨,圣贤神仙,修真得道之人,他们的眼神始终坚定,信念始终执着,他们就活在当下,就活在无始无终的时空中。

匡一等人满怀虔诚的朝拜完南岳大庙后,一行人接着登上了衡山主峰一一祝融峰。

李白诗中写道“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千峰竞秀,万木争荣。春日的衡山一片勃勃生机,又是难得的艳阳高照,一行人走走停停,流连于青山绿水之中。

余梅在一条小溪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喝了一口山泉水,然后问道:爹,五年前你到过了衡山神火堂,你应该认识路呀?我们直接找上门去不就可以吗?

龚老先生笑道:梦源,你可能忘了,当时我们进出神火堂都是乘坐轿子,山路十八弯,光坐轿子就近一个时辰,还坐了一段时间竹筏,我又怎么能记住去神火堂的路呢?

吴老板说道:梦源,明心道长是得道高人,他说的应该不会错的,也只有神火堂才配得上你和易难。

匡一这时说道:入山问樵子,近水问渔夫。我们还是问一下当地的山民,他们一定知道神火堂。

说完匡一闭上眼睛仔细的朝四周听了一遍,然后带着大家朝山下走去,不一会儿果然看见一个中年樵夫在半山腰砍柴。

匡一几个大步来到那个中年人面前,施礼后问道:这位大叔辛苦了!我有件事想问一下。大叔正好我们带有水果干粮,我请大叔休息一下,借一步说话。

那中年人见匡一文质彬彬一表人才,就跟着匡一来到了路边的石头上坐下。

匡一赶紧取来了干粮和水果,请那中年男子吃。然后说道:这位大叔真是勤劳,我看你右侧面颊和左手背一片臃肿淤青,应该是这两天砍柴受伤了,正好我身边带有跌打损伤药酒,大叔只要用药酒一天擦上三次,保证五天后可以痛止肿消,恢复如常。

那中年男子砍了半天柴,正是饥渴时候。见匡一等人慈眉善目,也就不客气吃了起来。还没吃几口,匡一又赠予药酒疗伤,自然是十分感激。

匡一又说道:这位大叔,我也是在大山之中出生的,知道山民生活十分艰辛,尤其是大雪封山和洪水泛滥的时候,道路阻塞后更加艰难。可是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一个头痛脑热,跌仆损伤之病,欫医少药之苦是可想而知的。如今正值春天,衡山的很多草药都已发芽,今天凑巧,我就把一个跌打损伤的草药方说给大叔,大叔可以把这个方子告诉山民,以备急时应用。

匡一说完,就从路边和山腰上踩下了几种草药。

那中年樵夫吃了匡一从长沙城带来的美食,又听说匡一要传授给自己药方,连忙感谢不已。

匡一拿着手中的草药说道:大叔,这是野蔷薇叶,这是益母草叶,这是野苎麻叶,再加上你们家里种的韭菜叶共四味草药,用淘米水或米酒打烂外敷,加入童子尿更好。只要没有跌断骨头,一般三五天就可以痛止肿消。余梅见匡一传授了药方,也不服气的说道:大叔,小孩子发高热,如果小孩子出现惊悸抽搐,首先让孩子侧卧,用布包筷子压住舌头,以防咬伤,然后用手指用力掐小孩的中指末节,和足后跟两侧,再掐人中可以救急。如果小孩因急性喉咙痛不能呼吸,就用火烧绣花针,用烧过的绣花针扎大拇指甲外侧根部,放出几滴黑血,可以起死回生。如果中暑不醒人事,就在膝盖后面的腘窝针刺放血。

那中年汉子说道:我们这里的神火堂每个月初一都会在方广寺施药,想不到你们今天既施药又施方,我现在的伤痛,擦了你们的药酒,感觉好多了,我今天真是遇见了贵人,我要替我们村子里的所有人感谢你们。

匡一赶忙说道:大叔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接着又问道:这位大叔,我叫你来就是想问你有关神火堂的事,不知大叔是否知道神火堂的路该怎么走?

那个中年男子哈哈大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说道:这位小弟,你就叫我吕大哥吧。还真是巧了,这件事你问别人可没用,我家就住在山脚下的村子里,平时种田闲时砍柴,方广寺的智明方丈见我勤劳憨厚,又从来不打猎杀生,就把方广寺所需的柴火全交给我一个人打理,因此我经常进出方广寺,方广寺的所有师父我都认识。有的时候我还要帮方广寺的师父去集市里采购东西。

余梅这时问道:吕大哥,那你知道去神火堂的路该怎么走吗?

中年汉子答道:这位小妹,我虽然不知道神火堂的路该怎么走,但是我几次看到方广寺的智明方丈陪着一个带着小女孩的男子,谈笑风生,旁边的师父告诉我,那个男子就是每月初一给我们免费施药的钟堂主,那个小女孩就是钟堂主的女儿。

吴老板问道:这位吕大哥,你们村子里有人知道去神火堂的路吗?

中年汉子答道:我都在村子里生活了三十多年,我们也只是听说了神火堂,但是都用过神火堂赠送的药,确实可以药到病除,据我所知我们村子里应该没有人去过神火堂。

余梅失望的说道:谢谢吕大哥,那我们再自己去找一找吧。

中年汉子说道:我虽然不知道你们要去神火堂做什么,但是我知道你们一定是好心人,方广寺的智明方丈就是一位慈悲为怀的大好人,因此你们只要找到方广寺的智明方丈,他就应该有办法带你们去神火堂的。

匡一问道:吕大哥,那么方广寺在什么方位?路该怎么走?还得烦请你指点一下!中年汉子答道:你们只要沿这条石头小路翻过这座山,到山顶后,沿山脊南行,只走铺有石头的小路,大约十里左右就可以到达方广寺。天色将晚了,我还得赶回家去,不然的话我可以带你们到方广寺去。

众人告别了那中年汉子,依他指引的方位一路游山玩水,朝方广寺走去。

唐代李白《方广寺诗》写道: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罄时闻一两声。

方广寺是南岳衡山最早的寺庙,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当时惠海和尚来到人烟稀少的衡山,结茅庵于莲花峰下,史书上有“五龙听经,平沙南地”的神话。

傍晚时分,众人终于来到了方广寺,但见铁瓦石墙,红檐白壁,金佛庄严,庙堂恢弘,耸立于万山翠绿之中。只见寺径菁幽,泉鸣履下,洑出林间,耳不绝潺溪,目穷于苍翠,真是四面春风皆拂面,数声梵音暖人心!

匡一等人渡步于古刹之中,徐步于羊肠古道之上,方广寺就位于群山环抱的莲花中心,夕阳西下,万籁俱寂中又一时万籁俱响,竹林因风响玉珂,松海因风作涛声,黑沙潭远远传来的雷鸣瀑布,石涧潭水迸响的叮咚琴弦,清风送来声声清罄,阵阵梵呗,悠然融入这些声音里。

就在这同一瞬,树影,云影溪水里的青苔暗影,从树梢间隙漏下的斜阳,和远处的青山黛色,绿暗红鲜的花光,急流溅石化成的点点白光,共同汇聚成了方广寺的声、影、光三绝。

匡一等人流连忘返,一时忘却了天色将晚,方广寺的暮鼓声已在山谷间回荡。

匡一等人回到方广寺,走进山门。

吴老板边走边说道:山门又名三门,中门为空门,东门为无相门,西门为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你们看方广寺的韦驮菩萨把韦驮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余梅说道:舅舅,可惜我们不是和尚。何况我和干娘还是女眷,真不知道今晚我们到哪里过夜。

龚老先生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先去拜访智明方丈,看能否让他给我们指示到神火堂的路径。梦源不必担心,我们可以到附近山明家投宿。

“马大叔”匡一大喊了一声。众人寻声望去,果然是长沙城的马大叔,马大叔也发现了匡一等人,三步并着两步迎上前来,想不到它乡遇故知,众人真是欣喜不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