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走势中,以双中枢的情形最多,这与五浪理论基本吻合。而趋势级别越小,则可能包含的中枢数量越多,一个一分钟级别的趋势,出现3-4个中枢也不罕见。而对于周级别的趋势,很少能看见三个中枢的走势了。================用1分钟走势为例,当形成一个5分钟的中枢向上突破时,在5分中枢之上的走势没形成5分钟中枢前都可以认为是次级别,就算涨的再多也是, 把一段走势,如果只有一个中枢的,就理解为是对中枢的震荡。 一段走势,如果是有2个或2个以上的同向的中枢的,就定义为一段趋势(上行趋势,或者下行趋势)。 结合中长均线(55,120,200)的走向和位置。结合中枢后离开后的笔的走位,进行新中枢形成的位置的预测。 (一般的历史数据结论,在一般性市场中,30分钟以上级别的图形里,形成2个中枢后,就会出现一段上行,5分钟图,则可能需要3-4个中枢,而在极端的大熊市里,曾出现过3-4个30分钟中枢后,才形成一段上行。) 市场里,充满了无法判断的盲点地区(结合自己的水平,水平越差,盲点越多。同时存在着永远无法判断的盲点地区,)交易,无非是寻找并等待自己能够看得清楚的地方,有个假设的适合自己交易的,盈利亏损比对应概率合算的机会。 离开下行中枢后的下行第一笔后,我们假设开始寻找买入点。 第一种情况,连续2个,或者3个的下行中枢后的最后一个中枢后的下行。这一段可以定义为背离段,去判断背离的出现,如果出现,则买入。(第一类买点)。 第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后,上行后转下跌,判断上行的力度,是否上行高点未进入中枢,为进入中枢,则这个下行不进行买入操作。如果上行高点进入中枢,或者穿越中枢,则这次下行,进行买入。(第二类买点)。 第三种情况,离开下行中枢后,在旧中枢下震荡,形成第三个或更多个的下行中枢。均线在此时表现为上下不停的交叉。当此时出现向上突破(2个K线收盘在BOLLING上轨上,并形成BOLLING开口)。 |
|
来自: 巨空龙成长确定 > 《当操盘手在当婊子的同时立牌坊时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