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为何故意让关羽放走曹操,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样

 灰度历史 2020-03-17

上一篇文章,我们总结了诸葛亮选人用人的七大标准,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那么,光说不练假把式,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究竟实际成效如何呢?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被罗贯中严重神话了。但是艺术性的加工不影响我们吸取古人的用人智慧。

诸葛亮用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用关羽把守华容道。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一片泥泞,根本无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风,行走更加艰难。

于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而羸兵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眼看大军就要全部通过华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

诸将本已狼狈不堪,见曹操大笑,十分不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了。

曹操话音刚落,接探马报刘备追兵在后面开始顺风点火,但曹操大军已通过华容道,奔江陵而去。

以上是正史史料的记载。在《三国演义》中,当然,在前面等着曹操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关羽关云长。

诸葛亮料定曹操逃亡的必经之路就是华容道,也料定关羽会放掉曹操,却故意把关羽安排在彼处,真的是想成就关公的重义美名,给他面子让关羽还曹操的人情?当然不是。

此时的蜀国,也是不能杀曹操的。

与其说诸葛亮是神机妙算,不如说孔明是刻意为之,他不是料定,而是从内心深处希望关羽放掉曹操。要是关不放曹,诸葛之戏反而会演砸。当然,诸葛亮的自信,他的稳操胜券,源自于他对关羽的了解、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此时要是不放曹,就不是关羽了。

这就是诸葛亮牛的地方。

华容道的戏码要唱好,以诸葛之智,算好路线不难,难的就是把握关羽这个人。因为人是活生生的,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而且作为关羽这个个体的人,也是对他诸葛丞相不感冒的。

既然曹操不能死,那么直接放了不就行了吗,干嘛要摆关羽一道呢?原谅我这么说,因为关羽终究是被诸葛亮忽悠地立了军令状的。

站在刘备和诸葛亮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在曹操一路败走的过程中,他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首先,让张飞直接将曹操干掉,一了百了;

其次,将曹操抓起来,交给孙权;

第三,用曹操来换资源、装备和地盘;

第四,用曹操换汉献帝,复兴汉室;

第五,正大光明地将曹操给放了。

我们挨个来分析一下五种选择的可行性。

第一种情况,让张飞直接把曹操干掉,会出现什么后果呢?曹操死的很突然,曹魏内部很可能会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发生争执,进而因此分裂,但曹魏不管怎么分,实力都还是会强于此时的刘备。而刘备只能成为靶子,被曹操的继承人集中火力打成筛子。

此时谁是最大获利者呢?孙权!刚刚赤壁大胜的友军,这会儿队伍可还没有撤,正在一边虎视眈眈,伺机而待呢!要是一刀把曹操砍了,孙权真的会笑晕过去的。这一波红利收得难道不香么?就这还只是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思量的下策。孙权的上策是等曹操的继任者率领仇恨之师,愤而南下和刘备决一死战。待曹魏集团将刘备打残之后,顺便收了他,让他成为东吴真正的上门女婿。

除了孙权,还有西凉马腾、韩遂雄踞西北。

如果真的这样干,刘备的赤壁之胜,不仅会变为他人嫁衣,还会陷蜀国于自取灭亡之境。

第二种情况,将曹操抓起来,交给孙权。这样做同样是拉仇恨。看东吴的历史情况,多半和曹魏是本着友好和平的原则,打算建立百年的兄弟关系,顺便将刘备出卖给曹操。

第三种情况,用曹操换资源、装备和地盘。还是会拉仇恨,而且更严重,因为拉的是全天下的仇恨。曹操签了城下之盟,肯定是恨他恨到骨子里。孙权出了很大力气,结果最后刘备一人吃肉,连汤都不给他留,同样恨他没商量。还有天下人,都被刘备给骗了,面子什么的都挂不住,不恨刘备这不科学。

更为悲催的是,刘备还缺人,就算他狠下心来做了这笔交易,也没人替他打理啊。

第四种情况,用曹操换汉献帝,复兴汉室。这更不可能了,刘备是这么高尚的人吗?他可是一个从小就有崇高理想的人,幼年时就将大桑树当做皇帝云盖的人,长大后有两儿子,一个刘封,一个刘禅,这是啥意思,还用明说吗?

第五种情况,正大光明地将曹操给放了。放了之后,怎么向死去的弟兄们交待?怎么向天下百姓交待?怎么向盟友孙权交待?所以这个同样行不通。

所以说,当时的情况,让关羽去放曹操,是出于蜀国利益最好的选择,给关羽还曹操恩情的机会,只是捎带手,顺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