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因疫情延期播出 但一年一度的打假不会缺席 那些关于清华园奇奇怪怪的传说 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华特别版 《是真的吗?》 01 清华园里真的有「清华池」吗? 真相解析 北京城里的确有个著名的「清华池」,地处虎坊路大街,始建于1905年,比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成还早上六年。清华池前身是个小澡堂,名叫「小仓浪澡堂」,经一于姓山东回民改建扩大,创建了「清真清华池」。而后几经扩建档次不断提升,以「脚病治疗」为最大特色,专业治疗脚臭、脚癣、香港脚等脚病。 虽然共用「清华」二字,但二者只是偶然同名,并没有历史渊源。「北大有未名湖,清华有清华池」也只是一个段子罢了。 02 清华人不会游泳真的不能毕业吗? 真相解析 从2017级开始,本科新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用蛙泳、蝶泳、自由泳、仰泳中的任意一种在深水池游完50米即可达标。 但其实会游泳才能毕业,是清华90多年前就实行的老校规。1927年,近代体育教育家、时任清华体育部教师的郝更生在《十五年来清华之体育》一文中提到:「高级生赴美游学时,皆须经过以下两种试验,不及格者,即不能毕业。」两种试验,其一是灵敏试验,其二就是游泳20码。 《清华八年》一文中,梁实秋生动地回忆了当年游泳挂科的惨痛经历:「我脚踏池边猛然向池心一扑,这一下子就浮出一丈开外,冲力停止之后,情形就不对了,原来水里也有地心吸力,全身直线下沉。喝了一口大水之后,人又浮到水面,尚未来得及喊救命,已经再度下沉。这时节两根竹竿把我挑了起来,成绩是不及格,一个月后补考。」 03 数学考了15分的钱钟书 真的是被清华破格录取的吗? 真相解析 这个故事流传已久,甚至得到了钱钟书本人的「确认」。1979年钱钟书访问美国时被人问及此事,他回答:「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 但这和事件原貌不符。钱钟书于1929年报考清华,当年招生简章规定「总平均分不低于40分,国文不低于45分,英文不低于45分,算(数)学不低于5分」,即达到录取标准。而且「有一科目考分在85分以上,一定录取」。钱钟书国文英文优秀,数学考了15分,总成绩在被录取的174名学生中名列57名,完全是按规则录取。所以,当年的情况可能是清华校长罗家伦注意到了钱钟书的「偏科」,遂召其谈话,谈话中提及其数学成绩很差,也提及其已被录取,从而令钱产生了一种「破格录取」的错觉。 值得一提的是,「破格录取」钱钟书的罗家伦在就职演讲中曾说,「我希望此后要做到没有一个不经过严格考试而进清华的学生」。钱钟书被录取既表明清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胸怀,同时也表明清华历史上人才辈出,不是因为「破格」,而是坚持「守格」。 04 凌晨的清华图书馆 真的灯火辉煌吗? 真相解析 据不完全统计,清华有老馆(目前闭馆维修)、李文正馆(北馆)、逸夫馆(西馆)、人文社科图书馆、法律图书馆、美术图书馆、金融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等。各图书馆开放时间不尽相同,但一般在晚上10点就关闭。闭馆维修前的老馆是开馆时间最长的图书馆,平常开放至晚上10点半。直至去年考试周期间,应同学们复(预)习的要求,老馆延长开放至凌晨0点30分,也算实现了凌晨「灯火辉煌」的景象。 ![]() 其实,除了图书馆以外,还有其他地点可供通宵学习。在2019年4月23日第24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北馆西侧下沉广场的阅读体验中心——邺架轩实行24小时运营。所以,如果还没学够,邺架轩通宵自习室欢迎你。正所谓平日一时爽,期末火葬场。各位同学还是要保重啊。 ![]() 05 建校初真的仅有40%的学生 顺利按期毕业吗? ![]() 真相解析 由于学校要求严格,建校初十几年,老清华学业淘汰率相当高。1924年,《清华周刊》十周年纪念增刊上,刊载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的文章,其中统计了建校历年来的学生修业情况,按期毕业者仅占约百分之四十,可见当时学业要求之严: 清华历年收入学生总数 一五〇〇名 毕业生 六三六名 开除者 三〇一名 退学者(等于除名) 一三五名 病故者 四五名 在校肄业者 三八三名 改办大学后,学校继承了认真教学、要求严格的风气。过去的各种考试形式,如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的堂上提问、开课后下课前的十分钟笔试、月考和期考等,照例施行。尤其是在理工学院,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淘汰率。 ![]() 06 清华科学馆门额上的英文 真的拼错了吗? ![]() 真相解析 在清华大学早期四大建筑之一的科学馆门额上,用英文撰写着「SCIENCE BVILDING」,不少到过这里的人都认为「BVILDING」一词存在拼写错误,十几年前《清华大学科学馆英文拼写出错》一文还曾刊登在《京华时报》上。 ![]() 实则在十九世纪前的几个世纪,英文中的U和V一直不分,经常可以互换。所以「SCIENCE BVILDING」的写法是仿古的,在国外大学校园中也可以看到BVILDING的字样,为了尊重历史,近百年来一直沿用了这个按照古体拼写的单词。 07 清华第一版校歌真的是英文的吗? ![]() 真相解析 1913年秋,清华学校聘了新的音乐教师Miss Kathorine E. Seelye,为清华学校谱写了英文校歌《Tsinghua College Song》词曲。1923年毕业的方重校友在回忆文章《求学年代漫笔》中,还记录了这个英文校歌的歌词第一段: 「当年清华园内的外语气氛确实十分浓厚。我们一天到晚就是同外语打交道,……此外还学唱英语歌,如学生常唱的‘清华校歌’(Tsinghua College Song),词曰: O come and join our hearty song, As proudly here we stand; For Tsinghua College let us sing, The best in all the land. We'll spread her fame and win a name, And put our foes to shame, If you don't agree, come on and see, And you will say the same, the same, And you will say the same.」 ![]() 08 万人食堂真的容得下一万个人吗? ![]() 真相解析 万人食堂建筑面积132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人用餐,其于2001年4月落成,原名清华大学饮食广场,由我校三、四、五、六、清真五所食堂拆改而成。作为当时清华校内面积最大的食堂,甚至坊间传言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食堂(众所周知,现在的亚洲第一大食堂至少有四所),或因一天用餐人数超1万人次,故常被称为「万人食堂」。 ![]() 2006年学生食堂名称大变脸,「万人食堂」喜提「观畴园」之名,因在今西操和大礼堂附近,曾有良田150亩,乾隆帝在田边建观畴楼并多次题诗吟咏农事。今观畴园位于200多年前的皇田之侧,其名寓清华师生不忘稼穑之艰、农人之劳。 09 毛主席真的在清华游过泳吗? ![]() 真相解析 1954年秋冬季节,不适合露天游泳池游泳。遍寻北京城,只有清华大学拥有一个安全、清洁、供暖设备齐全的室内游泳池。那个冬天,毛主席不定期地在中午12点多或者晚上11点以后,「秘密地」来到西区体育馆游泳。 据当时负责接待任务的何东昌同志回忆:毛主席称赞蒋南翔校长的工作,并对他本人由警卫人员陪同而「和群众隔离开来」表示无奈。后来,毛主席称他真正学好游泳,就是在1954年,而在此以前「就没有学好」。他说:「1954年清华大学有一个室内游泳池,每天晚上去,带个口罩化妆,三个月不间断,我就把水的脾气研究了……」 ![]() 10 紫荆操场跑道一圈 真的不是400米吗? ![]() 真相解析 紫操操场修建时,内围场地并不是按常见的足球场规格,而是采用了橄榄球场地的标准,外附跑道一圈约450米,呈长方形,没有常见的半圆形弯道部分,跑道围出的绿地也就更方整宽敞。 ![]() 身为紫荆生活区的一部分,除了跑道长度不同寻常,紫操的设计更加强调公共性和可达性和边界的可停留性:八列宽的塑胶跑道,沿操场边缘起围合作用的石阶,一块开放的大草坪,能够让同学们在宿舍、操场、C楼等地方便穿行。身为运动场,紫荆操场更具有生活气息,最具人气也最「接地气」,这使其成为了一个超越单纯运动场地的校园公共空间。 11 清华校花紫荆与香港区花 真的是同一种花吗? ![]() 真相解析 清华校花紫荆原产于中国,为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早春叶前开放,枝、干布满紫色花朵,艳丽可爱。因其盛开时成团抱簇,象征清华人的团结,因而被定为校花。而香港区花原译为洋紫荆,香港人称为「紫荆花」,又因其属羊蹄甲属,叫它「红花羊蹄甲」或「紫花羊蹄甲」,1880年在中国香港被首次发现,并非清华校花紫荆。 ![]() 1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 真的采用过等级制成绩吗? ![]() 真相解析 当时教师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分成E、S、N、I、F五个等级,E相当于95分,S相当于85分,N相当于75分,I 相当于65分,F则为不及格。 当时的学生们给E、S、N、I、F五等都起了绰号,管E叫「金齿耙」,管S叫「银麻花」,取其贵重之意;管N叫「三节鞭」,而管I叫「当头棒」,管F叫「手枪」,都是触霉头之称。对评分较严的教师,同学间曾戏谑说,某某教师是「军火商,手枪给得太多了!」 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清华考试也非常频繁严格。每逢学期大考,为期一周,六七门功课全考,几乎没有复习时间,有时一天考试有多至二三门的。有学生描写考试生活是:「叫苦连天地忙着,昏昏沉沉地迷着,提心吊胆地怕着,咬牙切齿地忍着。」这便是紧张而又欢乐的大学生活。 看完《是真的吗?》清华特供版 对清华园的了解是不是又增加了呢?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清华传说?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参考资料: [1] 清华新闻网《清华历史上的体育锻炼》 [2] 梁实秋《清华八年》 [3] 汤晏《钱锺书访哥大侧记》 [4] 《国立清华大学历年招考本科学生录取标准》,《清华周刊》(向导专号) [5] 《短史记丨清华破格录取钱钟书?没有这种事》 [6] 罗家伦《学术独立与新清华》 [7] 新清华《清华历史上的严格要求与严谨学风》 [8] 中国网《清华科学馆门额上“BVILDING”沿用百年》 [9] 清华大学校史馆《毛泽东与清华大学二三事》 [10] 清华新闻网《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 [11] 清华新闻网《我校部分食堂获新名》 |
|
来自: liuxipen201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