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发现病毒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这样我们就能尽早地发现和清除它们。 电脑运行比平常迟钝 程序载入时间比平常久 对一个简单的工作,磁盘似乎花了比预期长的时间 不寻常的错误信息出现 硬盘的指示灯无缘无故的亮了 当你没有存取磁盘,但磁盘指示灯却亮了,电脑这时已经受到病毒感染了。 系统内存容量忽然大量减少 有些病毒会消耗可观的内存容量,曾经执行过的程序,再次执行时,突然告诉你没有足够的内存可以利用,表示病毒已经存在你的电脑中了! 磁盘可利用的空间突然减少 这个信息警告你病毒已经开始复制了! 可执行程序的大小改变了! 正常情况下,这些程序应该维持固定的大小,但有些较不聪明的病毒,会增加程序的大小。 内存内增加来路不明的常驻程序 文件奇怪的消失 文件的内容被加上一些奇怪的资料 文件名称,扩展名,日期,属性被更改过
二、如何预防病毒 新购买的电脑要先用查毒杀毒工具进行检查,或经格式化、重新安装系统后再使用,以免机器带毒。 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设置开机密码,使用屏幕保护和密码,暂时离开电脑时将电脑锁定。 不使用来路不明的磁盘。对所有磁盘文件都要先检测后使用;安装防病毒卡或软件;对重要的文件或数据事先备份;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共享文件设置密码,一旦不需要共享立即关闭共享。如果您共享文件以便您的同事能从您的电脑中获得信息,您就会有漏洞呈现在互联网的不速之客面前。当与互联网连接时,如果没有密码保护您的共享文件,公众以及您的对手将可以自由地访问您的那些文件。 使用原版软件,尽可能少用游戏软件、公共软件,要尽可能从第一作者获得共享软件、自由软件、公共软件。绝不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和盗版软件。 经常性地制作文件备份,以备硬盘遭破坏、无意的格式化操作以及病毒的蓄意侵害时,能立即恢复文件,免受损失。存有重要资料的软盘一定要写保护。
三、及时更新补丁
一般笔记本或者台式电脑一般选用的都是传统的机械硬盘(因为便宜,而且容量还大),而并非固态硬盘,更有许多小白用户可能都没有接触过SSD。其实现在的传统机械硬盘虽然连续读写速度可以达到200MB/s以上,但是它的随机读写能力是非常弱的。实际应用的时候一旦遇到大量小文件读写就会引起卡顿,原因则是因为HDD硬盘的机械结构。具体是什么结构呢,这里不再赘述。大家只需要知道:机械硬盘(HDD)主要是通过机械转动寻道。而SSD主要是通过电子信号寻址。很明显电子信号寻址要比机械转动寻址要快的多。 四、严禁盲目下载软件 无穷无尽的资源是网络的魅力所在,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无论是图片、mp3还是文本,任何格式的文件都可能在其中合成木马。也就是说你在网上下的任何文件都可能会藏着病毒,那么如何防护呢。1、看文件大小,大家在下载前一定要了解下载文件的大小。如果下载成功以后发现明显比文件描述的大小还要小很多,一定不要点开。就算点开也得去沙盒里面点开。2、尽量去官网下载,或者去那些应用市场等正规下载站下载。很多非官方软件都可能带有后门。 三、正确使用浏览器很多朋友都是在有心或无意间访问某些小站点后中了招:浏览器主页被篡改、广告弹窗层出不穷,甚至电脑慢得令人不堪忍受。在浏览器上杜绝侵害可以说是最为实用的防毒措施,目前大多数的浏览器都自带了防毒防骗功能。而小编常用的chrome安全性也不错。再者,全信息提示。使用Google搜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恶意网址,当搜索结果的某网页里含有病毒或木马时,Google会给出网站安全提示。
五、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邮件病毒”其实和普通的电脑病毒一样,只不过由于它们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所以才被称为“邮件病毒”。它们一般是通过邮件中“附件”夹带的方法进行扩散,你运行了该附件中的病毒程序,才能够使你的电脑染毒。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了。 首先,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来信中的附件文件。当你收到陌生人寄来的一些自称是“ 不可不看”的有趣东东时,千万不要不假思索地贸然打开它!尤其对于一些“.exe”之类的可执行程序文件,就更要慎之又慎! 其次,对于比较熟悉、了解的朋友们寄来的信件,如果其信中夹带了程序附件,但是他却没有在信中提及或是说明,也不要轻易运行。因为有些病毒是偷偷地附着上去的——也许他的电脑已经染毒,可他自己却不知道。比如“happy 99”就是这样的病毒,它会自我复制,跟着你的邮件走。 第三,给别人发送程序文件甚至包括电子贺卡时,一定要先在自己的电脑中试试,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发,以免好心办了坏事。另外,应该切忌盲目转发:有的朋友当收到某些自认为有趣的邮件时,还来不及细看就打开通讯簿给自己的每一位朋友都转发一份,这极有可能使病毒的制造者恶行得逞,而你的朋友对你发来的信无疑是不会产生怀疑的,结果你无意中成为病毒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