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时社交距离: 见面作揖 笔墨传情 |《还示帖》四

 探幽索隐 2020-03-17
伴随着复工,难免遇到和别人打招呼的情况,
特殊时期,该如何做呢?
国外的贴面礼也已取消
世卫组织正式宣布将这次疫情定为全球大流行,
那疫情期间如何维系日常交流?
书房君带你扒一扒古人是怎么做的。
唐朝揖礼,图源于网络

作揖礼


相较国际通用的握手礼,
中国古人传统的拱手礼更悠久、更有历史底蕴。
甲骨文上记录的象形“人”字,
就是由拱手的人演化而来。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于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拱手、捧手本就有表示钦佩的意思,

这也侧面展现了东方作为传承五千年礼仪之邦的

传统谦逊思想。


书信


现今我们与人沟通的方式除了面对面交谈,
大部分时间是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
在古代,书信是人们唯一的交流方式,
给友人、远在他方的亲人写上一封书信,
寄托了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情感。
《还示帖》中钟繇给友人回信以表慰藉之情,
见字如面,字里行间都包含着笔者的真情实感。
今日分享

快来感受今日份的见字如面~

学习教程

↓↓↓ 戳下方视频 ↓↓↓

大家记得写作业呀~

我们下期再见啦~

今日互动



特殊时期,你是如何跟朋友打招呼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