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熙载夜宴图》究竟隐藏了多少服饰之谜

 悲愤的公牛 2020-03-18

书接上文,前面我们讲到了《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涉及的音乐音律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个时代的服饰特征。

五代由于存在的时间较短, 其服饰基本上沿用了隋唐时期的特征, 是唐代到宋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的整体格调淡雅, 服饰造型女子为窄袖、短襦、长裙, 男子是头戴幞头, 身穿盘领长袍衫, 这种风格与古代文人的审美取向有关,那么画中人物衣服究竟有何特色,那么就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发现之旅。


01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幞头, 幞头也就是帽子的形制, 它形成于隋朝, 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画中除了一僧人外, 其余男子都头戴幞头, 其中韩熙载戴的是高桶纱帽, 这为五代流传下的一种冠式, 后来宋代文人也常戴。

幞头有软脚与硬脚之分, 初唐盛行软裹幞头, 到晚唐、五代时出现了硬裹幞头, 后盛行于宋代, 后来还出现了一种硬裹软脚或硬裹硬脚的幞头。

《韩熙载夜宴图》中男子所戴幞头的两脚略微下垂且细而长, 穿红袍男子的幞头脚从背面看, 几乎到肩, 但没有飘逸感, 这说明幞头不是用罗、绢做成的, 应该是幞头外涂以黑漆。

02

巾和帽,余辉《韩卷考》中这样记载:“《清异录》和《南唐书拾遗》均云:‘韩熙载造轻纱帽, 名韩君轻格。’这里明确地指出韩氏戴的是‘轻纱帽’, 古代巾、帽区分严格, 圆者为帽, 方者为巾。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古以尺布裹头, 后世以布帛麻缝之, 方者为巾’, 画中的韩照载戴的是高巾。”

03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女子有奏乐者、有舞者、有侍女, 以其中“听乐”这章的服饰为例进行分析, 服饰特点是:窄袖的短襦衫, 拖地的长襦裙, 腰间用丝带系束, 衣服色彩以浅红、淡绿为主, 头上有发饰, 肩部披着披帛。

《韩熙载夜宴图》中女子穿直领的襦衫, 襦裙腰线位置大约在腰与胸的中线以上, 头上以丝带妆饰。

从衣服色彩上看, 虽然晚唐到五代时不再追求浓艳色, 逐渐向清秀、淡雅方向发展,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像《韩熙载夜宴图》中体现出来的如此稳定的淡雅、柔和色调不应在五代就有这么成熟的表现,。

在北宋文人审美思想的影响下《韩熙载夜宴图》中服饰素雅、简洁的总体风格的形成才是顺其自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