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处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涛bh7hse0pbabw 2020-03-18

最近有个困惑,总处理不好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买了那么多书,有许多放置在床头,一直没拆封。就因为晚上写作会占用大量时间,白天还要上班,看着那么多书散乱在那里,就像许多美味珍馐摆在面前,想吃而没有时间,只能望书兴叹。
即使某一天花了时间,也读了书,写作时依然会发呆,依然会卡壳。似乎看那么多书却与写作扯不上半点关系,头脑空空如也。也知道输入是为了倒逼输出,可到我这里怎么就不灵验了?
我想,这也许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这是大多数写作者的共性问题。虽然自己有具体工作,不靠写作生存,写作只是一种兴趣爱好。所以写作的情怀,不免会被工作上的琐事淹没。
写这么长时间,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当一个人繁忙的时候,因为没有余闲思考,很难写出有模有样的文章。每当这时,就会心生抱怨,嫌时间太少,嫌自己太笨,怨自己没有好好读书。临时抱佛脚,哪能写出什么漂亮文章?
这几年可能是写作的缘故,买了不少书,也看了不少书,而且还在买,还在看。显然看书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思在其中,在看书中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有时想想,这一生如果没有书籍陪伴,人生该是多么了无情趣。
读书就是与伟大的人相处,这个过程不但能找回真实的自己,也能让自己性情变的谦卑。有时觉得,读书不仅为了获取某种智慧,也是为了净化心灵。读书久了,能培养一种很酷的孤独感。
那种一个人在天地间自由的行走,那种所有的喜怒哀乐因为有灵魂参与、而让孤单的经历或者旅程变成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自己没有经历的事情,通过与作者的共情,而让自己身临其境。就连爱情,这个索然无味的东西,也因为文字的描述,而变成令人向往无比高尚的东西。
这样看来读书能使人追求一种形而上学、且更美好的东西。使人超然于这个繁杂的尘世,成为一个更为纯粹的人,更干净的人,和拥有更高品质的人。
读这么多书,能汲取的知识及其有限,只不过培养了一种更健康更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读书也是培养一种探索精神,探索人性的伟大和生生不息,也探索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一个我们未曾到达的更广博的世界。有一种更为美好的东西一直昭示着我们,吸引着我们。
我常常觉得行万里路和破万卷书比起来,总欠缺的点什么。如果没有灵魂参与,住再豪华的酒店,逛再瑰丽的风景,哪怕你周游世界。你的思想依然会因为空虚而痛苦和焦虑。从这个意义上看,花钱能登着远航的船,却往往无法让心靠岸。
而读书因为有灵魂参与,即使躲进再孤独的世界,也会因为灵魂被唤醒,而尝到人世间最丰盛的大餐。《穷查理宝典》中有个“祖母定律”,说是你得先吃完盘中的胡萝卜,才能吃甜点。我想读书,就是一天、或者一生中最诱人的甜点。
喜欢读书就会常常出现一种情景,你会被一本书吸引,以至于写作的时候,敷衍了事,想要赶快写完,沉浸在阅读的状态中。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大都没什么质量和深度。有时也会因为读书而中断写作。对一个持续写作者来说,这是一种放任自流,养成的习惯一再被打破,就会产生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是一个极没有原则的人。
当然有些书钻的太深,写作的时候,就会被书中某种思想牵着,很难走出某种局限。因为书能提供写作的养料和素材,而如果不能撇开书,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写作,或者把写作当成一件更自由的事情,写作就变成了一种模仿,或者照搬照旧的抄袭,而失去了创造的美好体验。
我有一个写作上的洞见,如果哪一篇文章是发自心底的、真情实感的、信马由缰的、一种情绪的或者感受的真实流露。不仅自己满意,连读者也能看见。所以说,好的文章往往能让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而不是那些粉饰的、浮夸的、毫无真诚可言的、糟粕之作所能比拟的。
这样的写作,就是完全抛开书本,变成自由之身、是生命最朴素的语言。没有字字珠玑,没有精彩段落的引用,但你能感受到其实文字的魅力就藏在那些最朴素的文字之下。书中的很多东西似乎化成了血液,化成了涓涓细流,化成如丝的春雨,变成一种写作的力量和写作的冲动。
有人说写作有三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境界是,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第三种境界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所以写作的目的不是要把自己藏起来,用上帝的视角说明一个高深莫测的道理,而是把自己显现出来,把人性的真善美显现出来,从而完成一种内在的自我表达和突破。
梭罗说过:每一位作家迟早应该朴素真诚地记录他自己的生活,而非只是描述他听来的别人的人生,而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远方才能够真诚地活着。我想,他所要表达的是,写作的目的最终是要发现自我、唤醒自我,回归自我。无论别人认为写作是一件多么高尚的事业,但孤独在所难免。
想要摆脱孤独的困境,就必须有个什么东西依托才行,所以书又是写作最好的伴侣。无论我们多么聪明,多么勤奋,多么能写,如果没有书的指引,没有书的启发,没有书的照亮,没有书的解惑答迷,写作就很可能犹如在黑夜中行走,容易迷失自己。
现在看来,读书和写作就像一对欢喜冤家,既见不得又离不得。这可能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养成有关,有些人想把读书和写作格式化,读书是读书,写作是写作,虽然也能用输入倒逼输出,但多少有些僵化,把人当成了机器,把文字当成了原材料和产品。
而另一些人就比较随意,他们有感而发。他们把读书成为一种趣事,当这种乐趣不断的堆积或者发酵后,就会产生很强的写作冲动。“胸中有锦绣,文章自天成。”只有灌满自身,溢出来的那部分才更有浓度,更有价值。我多数时候是前者,偶尔是后者。
想要在读书和写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很难。这说明自己还没有放下,心中还装着太多的条条框框,对自己限制太多。应该去掉机器思维,就是:“我是机器,我必须加工点什么出来,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用股神格雷厄姆的一句话:“炒股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项艺术。”用在写作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