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厚甜:以当代立场建立书法的技术体系

 室蘭 2020-03-18

提问方式



各位读者朋友可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将选取优质问题由洪厚甜老师亲自解答,解答内容将在下期推送。


书法学习中,每个人会因为他自己的状况、层次不一样,而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学习书法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大小篆技术基础上,来实现对线条的书写和表现。也就是说你不管临什么帖表现出来的线条,不是大篆就是小篆,或者在小篆里面增加或减少大篆的技术元素,总之线形必须是小篆到大篆之间,或者是小篆,或者是大篆,来表现线条的。

教学中,我没有讲过中锋和偏锋,我也没有给你们讲过圆笔和方笔,连我们写魏碑都没有讲圆笔、方笔。我们写出来的不是魏碑吗?我们追求的是地地道道的,鲜活、自由、自然的魏碑,而不是矫揉造作,那种描摹画形的魏碑。



我们的篆书也是这样,要明白只要我这个线形进入到篆书的体系之中,它就是篆书,我进入到隶书的体系之中,它就是隶书。你今天戴个帽子你还是老张,明天穿个背心还是老张,不要被一般人的这种表象所迷惑。技术越纯粹,它打通的越透彻,你表现的信息量就越大,你反映的东西就越深刻,你调动的资源就越充分,涵盖面越大。

有个现象很普遍,写楷书的写碑的就写不了行书。尤其是写魏碑的写行书就很难,为什么呢?当你是画点画外在形态的魏碑,随时受到形的制约。而我们所追求的这个是骨子里的元素的魏碑,你那个坏蛋是穿了一个坏蛋的衣服,脱掉外衣就不是了,但我这个坏蛋,骨子里面就是坏蛋,不穿外衣也是,你怎么玩呢?当碑的元素成为线条的基本元素后,以什么书体的形态呈现都不会受到形的制约而自然存在。

但是现在有很多人,他说隶书出现的时候还没有行草,写篆书的时候还没有行草,那个是原始的状态,我们现在要写好隶书、要写好篆书,没有这一套转换技术支撑,你写出来会是僵尸还是鲜活的?我们现在创作的魏碑还是原始的魏碑吗?我们现在的汉碑还是汉碑吗?我们现在写的篆书还是当年的篆书吗?当代书法的各种书体的学习和创作,都应该是在深刻研究该书体原始状态的基础上的书体间相互形响渗透和互补,一句话融汇贯通。


我有一篇《没有唐楷的积累,肯定做不到魏碑的高端》文章,有人看了就说,洪老师说必须要写唐楷才能写好魏碑,那《张猛龙碑》又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表象上一听,这个问题多睿智、多灵敏,一下就知道魏碑在前唐楷在后,他就不想想我写了四十年楷书我还不知道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我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你现在做的魏碑是当年的魏碑吗?是张猛龙的魏碑吗?张猛龙知道有没有唐楷?不知道,但是我们现在仅仅做个张猛龙有意思吗?你看到张猛龙的真实形态了吗?你所有的都没看到,你看到的是一个虚假的、虚幻的《张猛龙碑》,这个《张猛龙碑》是写在碑上,又刻了,又经过风化,要么你直接去写它,只有简单画个形态,你那个是张猛龙吗?

我们给你说的是一个学术层面上的魏碑,《张猛龙碑》在我这儿只是一个元素,参照系统而已,你是要建立你的有学科意义的、专业的技术系统,而不是去简单写个碑的样子。你要打个喷嚏都是魏碑的时候你这个魏碑就OK了,我们是要你通过唐楷来深刻的认识魏碑,然后以唐楷为基础回溯、生发出魏碑的这个体式,让你从骨子里面使你的魏碑既包容了唐楷、唐人的智慧,又充分的进入了北魏的智慧,还通过北魏进入到秦汉的智慧里面去,那么你写的还是简单的《张猛龙碑》吗?还是简单的《张玄墓志》吗?



大家听了我这么多课,你就要知道我所表达的意思,你们看我今天上午临的《曹全碑》,很多社会上临《曹全碑》的一看我他就要吃惊,怎么临的那么粗糙,临的那么不像《曹全碑》呢?《曹全碑》那么光滑的线条洪老师写的那么粗糙,《曹全碑》哪里有摩擦?

当把《曹全碑》写成报头体,就是报纸上那个标题的美术体,那还是汉碑吗?那就不是汉碑了,所以说我就要给你们写终极状态,我们理解《曹全碑》最后应该是什么样子,怎么从碑帖上刻的圆滚滚的写到一种深、拙、朴、厚,同时又具有《曹全碑》的审美品质的艺术。

当别人还在描摹点画的时候,你是在写线质,写意趣,写品质,写品味,写品格。我们力求示范的是一个终极的状态,不是说我一示范,你们一写全是我。我们教学就是给你一个结果,然后你要知道生成这个结果的过程,你要从字帖的学习认识到我的这个状态就是生成的过程,要把你们以前我们教学过程中训练篆书的手段、训练行书的手段、训练楷书所有的手段都要调动起来,一步一步向这里靠近和融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