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鸢尾Iris图书馆 2020-03-18

《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属于一本纪传体的断代史,其中的内容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艺文志》记录了当时存世的书籍,考证了当时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其中有记录了个各种医药学类书籍,分为医经与经方两类,并在这两类书籍的目录下对医经和经方下了个定义。

在经方定义的末尾引用了一句谚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正是这简单的八个字,揭露了中医的本质,可是随着历史的推移、古代各种经典书籍的散落、古代中医技艺的失传,对这八个字的理解是众说纷纭,各种奇奇怪怪的理解都有。

网上有人说这句话是“有病不去治疗,经常遇见的都是中等水平医生”,也有人说是告诉病人“就医要谨慎,选择真正有水平的良医,否则宁可不治疗也不能冒险让庸医来耽误自己”。

这样说的源头大概来自于《中华古谚语大辞典》(张鲁原编著,上海大学出版社)说的此处的“中医”是指中等水平的医生。以上这些说法,都是望文生义,且断句错误,混淆了古文与现代汉语的含义。

这8个字其实应该这样来理解:

“有病不治”,这里的“病”指的是表现出来的症状和或体征,比如头痛、咳嗽、发热、发痒、腰痛等,“不治”却不是对这些症状不管不顾不去就医,而是要通过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搜集人体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找寻出病机、病位、病势等,对失调的身体机能进行整体的调整。

“常得中医“断句应该为“常/得中/医”,是说“往往通过调整人体自身机能的平衡来达到医治的目的”。指导思想是“得中”,是调整平衡,而不是有病(病症)治病(消除病症),举个例子,比如麻疹,大医郭生白曾经说过,发疹的过程就是祛邪透表的过程,长出了疹子就好了,而不是用各种手段不让疹子长出来,若是邪不得透则疾病不会好。在“得中”的指导思想下,郭老的治病方式为祛邪透表,恢复机体自身本能系统。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表达的意思为:有病不要胡乱治疗,只看到疾病的表现现象,不去推究背后的病理、病机、病势、病位是是不对的,通常需要需要因势利导,调整失衡的机能,从而恢复人体本能系统的平衡,从而达成治疗的目的。

在《汉书·艺文志》中这句对所列经方类书籍的解读,也可以作为这种解读的印证,原文如下:“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

翻译成现代汉语,这段话说的是:“经方,研究的是来自于自然的各种药材(包括植物、矿物等)的寒热温凉之性,衡量判断人体病位在什么部位(包括病位所在的深浅)后,借助药材自身效能的滋养,以及药材所蕴含气性趋向相感应的助益,辨别药材的性味归经,调剂成方、煎煮成汤药,用来疏通闭塞不通之处、疏解结聚症结所在等,解除掉这些妨碍人体正常机能运转的因素,使人体正常机能达到平衡状态。

而那些不按照这个准则进行治疗的,都是不妥当的,他们用热性药材助益热性病证,用寒性药材增益寒性病证,只会让自身受到损害,组成人身本体的物质(阴精)与运转平衡系统的能量(阳气)在体内暗自耗损,这种耗损用肉眼又是看不到的,这是治疗上的偏差错误。所以民间谚语常常这样说:‘有病症不要胡乱治疗表面表现出来的病症,往往要通过调整人体整体机能的平衡来进行医治。’ ”

不由得感叹,想要学中医,还是得识文断字啊,不然人云亦云的解读会让你学得稀里糊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