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赵小册 2020-03-18

▲ 图片来源:Unsplash

“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蒋勋先生说的。

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通过这次的新冠疫情,更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有道理之处和慈悲之处。

别的不说,就说大家最近热议的关于某些归国人员的话题,比如#归国华人嫌等待区条件简陋#,比如#归国女子被隔离坚持要喝矿泉水#,比如#澳籍华人女子返京拒绝隔离、不戴口罩外出跑步#。

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样,看到都很气愤。那些声讨的话就不说了,因为大家在网络上已经看到很多了。

很多人不满意这些人不守规矩,也很反感他们那种盛气凌人和高人一等的感觉。

当然我说的是归国华人中的一小部分,并不是说所有在外的同胞,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很有素质、很懂得换位思考的。

大家讨厌的是某些人的盛气凌人,和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可是我们平心静气地想一下,我们是不是有时也会不自觉地犯这一类的错误:

比如大城市的人在小城市、在乡村的人面前秀优越感,比如有文化的人在没文化的人面前秀优越感,比如有钱的人在没钱的人面前秀优越感,比如有权的人在没权的人面前秀优越感,比如阅历丰富的人在阅历没那么丰富的人面前秀优越感。

是不是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不自觉地以为高人一等,甚至还有意无意地在别人面前炫耀,不管这炫耀是明的,还是暗的。

其实这在本质上和那些人没什么区别。原谅我说话不好听,可其实这次反对、气愤某些归国人员的人,也有可能转过身或者在别的时间,在别的人面前秀优越感。

这就像阿Q经常在外面受欺负,可是他转过身却会欺负比他更弱小的人。

请相信我不是故意找茬,因为这不仅仅是批判别人,也是对自己,对当前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的一种剖析。

▲ 图片来源:Unsplash

《红楼梦》里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并不是说这些人不好,而是这可能也是我们人性中的一个弱点。

比如黛玉因为宝玉挨打,自己哭得两个眼睛肿的跟桃一样,可她一见了宝钗哭,就立马冷嘲热讽说: “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比如宝玉经常嫌别人脏,可是那些丫头把他的屋子弄得乱七八糟,他却丝毫不觉得,用李嬷嬷的话说就是,宝玉是“丈八的灯台,照得见人家,照不见自家”;

比如袭人,是最早跟宝玉初试云雨情的一个,可她见了宝黛互诉衷肠,却觉得宝黛两个人将来难免“不才之事”,难免丢脸的事,这在她看来是“可惊可畏”的;

比如贾琏,只看到薛蟠配不上香菱,却看不到自己也根本配不上平儿。

黛玉、宝玉、袭人、贾琏,他们也都不是坏人,可还是难免犯这一类的错误,更何况是我们呢。

所以当我们在网上肆无忌惮的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请试着把镜子对着自己照一照。这可以不成为主流,但请别忘了给这个留一丝空间,哪怕是一丝小小的空间,这和批评别人并不冲突。

还是觉得蒋勋先生的那句话很有道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此话,致你,致我,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