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診毉》

 369蓝田书院 2020-03-18

《素问》则善于常色、善色、恶色的具体描述。 诊脉部位,《灵枢》常用人迎寸口对比法,初识“脉出于气口”;《素问》创三部九候诊脉法,同时又将独取寸口法从理论上推前了一步;最终《难经》形成寸口三部九候诊脉法。诊脉方法,《灵枢》有“切循扪按”四法;《素问》奠定平息调脉法、诊脉最佳时间、胃气脉、真脏脉的概念,重视脉应四时;《难经》认识到诊脉指力轻重,以定五脏脉位,寸关尺分经脉及全身的相应部位。 《灵枢》论尺肤诊的具体内容;《素问》则划分尺肤的五脏部位。《素问》提出虚里诊,是古代对心尖搏动的最早记载。《灵枢》、《素问》中已用腹诊鉴别病症;《难经》腹诊以脐为中心,上下左右确定五脏病位。

《灵枢》、《素问》、《难经》三书的诊法特色比较
診毉是以“診”为学术核心,以“毉”为实践过程的独特学说,以“传承診毉精华,守正毉道精神,创新亼毉精髓”为学术使命。系统研究发展关于人与生命的各种診法,从而为亼毉學与中医学增砖添瓦。目前系统整理的诊法包涵有形诊法与无形诊法两大类(形神诊类)。

藏曌诊法診毉研究原创文献参考

医者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现将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五项叙述。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

藏曌,公众号:手诊现代中医望诊总纲(收藏必读)

运用肉眼系统,观看视察人体外在的生理器官组织的形态、色泽、纹线、痣斑、汗毛、血管等基本特征;激活藏眼系统,玄览内视人体时空场外象与运行轨迹,以藏象臟象学说,经络脏腑学说,五行八卦学说,想象相像学说,玄览内视学说,综合分析,辨象论机,全面预诊预知生命的过去、当前、未来的健康或运行状态,确立治则大法,选择措施治法,以达诊命治病度人的基本学术宗旨。

藏曌,公众号:藏亼门望藏瞐亼

手诊的臓象诊断已经达到准确的清晰的定位定性,结合脉象,有利于准确诊断病与证。辨证更加便捷,在切脉的同时,由于病人自然放松会手腕,手掌会自然清晰的呈现在医生面前,医生只需在切脉前后,结合脉象认真观察对比,心领神会,自然无需问诊等,便可以迅速准确的做出判断。手诊与脉诊相结合,弥补了中医望诊精确化诊断的不足,而脉诊恰恰促进了手诊望神得气的精确性,为中医的学术传播与临床诊断提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蹊径。

藏曌,公众号:手诊望手切脉十纲(第3版+收藏)

诊法历史

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在《周礼·天官》中便有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公元前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即可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二“今天下言脉者,扁鹊也”,是扃鹊发明了诊脉。
西汉的淳于意,又叫“仓公”,他创立了“诊籍”,也就是病历。“诊籍”的内容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面有记载,共收集了二十五个病案。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建立了辨证论治理论,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里面用六经来辨伤寒,以脏腑来辨杂病,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医圣”。他还创立了“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著《脉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把脉分为三部九候。《难经》强调了独取寸口,而寸口又分为三部九候,里面讲到了二十四种脉象, 该书被后世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等地。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讨论病 源和病候的专著,全书共分67门,列出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内科疾病论述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详细记载,如外科仅金创病候就有27种,眼科病候有38种,妇科病候有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指标明确,同时对一- 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的突出论著,如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颇有特色。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颇有影响。元朝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明清时期,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明代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时珍,不仅是一个药物学的大家,著《本草纲目》,其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此外,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使脉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有149图。
清代的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陈泽霖的《舌诊研究》,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赵金铎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朱文锋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等使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更为系统、完整、准确。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院校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中医诊断学》教材不断编写面世,使中医诊法得到系统、全面地整理,并逐步规范化。特别是随着声学、光学、电磁学、生物学以及电子技术等手段广泛地运用,使中医诊法在客观化、标准化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进展

诊法概论

中医诊法原理是指中医实施诊病方法的思维方式。熟悉并掌握中医诊法原理,也即思维方式,对于正确运用中医诊病方法有指导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局部病变是全身病理反应在局部的体现。因而,全身的病理变化可反映于局部,局部可反映和体现于全身,任何内脏的病理变化都必然会通过种种迹象表现于体表,而通过审察种种表现于体表的症状和体征,就能测知其内在的疾病本质,这便是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所在。中医诊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四诊”的方法诊察疾病。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身体有关部位及其分泌和排泄物等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舌、望神、望色、望五官、望形态、望络脉等。其中望舌即舌诊,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变化,以判定病情、推测预后,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自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素问·脉要精微论》)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病人声音、嗅其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听声音指通过声音了解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变化;嗅气味则是凭嗅觉嗅病人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等异常气味。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陪诊人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询问,是全面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诊是医生运用手的触觉,对病人寸口脉及体表特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体验,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切寸口脉和按诊两部分。寸口是人体脏腑气血交会之处,独取寸口的方法,在汉代成书的《八十一难经》中就已经形成。“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
司外揣内,象影随行
“司外揣内”是《内经》首创的诊法原理。《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相应的统一体。五脏六腑在人身之内虽不可见,但其一切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必然有其相应的现象反映于体表,因此认识了现象与本质间的辨证关系,作到“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那么临证对深藏于内的脏腑病证就会做到“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同上)一样的明晰清楚,这便是《内经》所提到的“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诊法原理。
见微知著,洞察秋毫
“见微知著”是中医诊法的又一基本原理,是指医者通过患者细微的变化就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机体局部的变化,蕴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这一原理体现于中医诊法的诸多方面,如《灵枢·五色》篇中的五色明堂诊法即是其例,原文论述了五脏六腑、形体肢节的病理变化在面部的反应区域,然后根据面部的色泽之浮沉、清浊、泽天、散抟和上下等情况,可以辨别疾病的性质、部位、间甚、新久,推断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等,进而根据色部的变化以调治疾病,这便是察面部色泽以测知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也是“见微知著”原理的应用实例。再如独取寸口诊法,是通过诊两手寸口脉,以候全身五脏六腑的病证,而详审寸口之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此外,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病变;舌与内脏关系密切,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盛衰及病证的寒热虚实;五脏六腑皆上注于目,故诊目可了解人体的神气盛衰,并以此可察全身脏腑器官的变化,等等。大量的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可以作为诊断全身疾病的依据。

知常达变,以常衡变
“知常达变,以常衡变'是中医诊治法自古以来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强调医者必须在掌握正常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那些与正常现象有所区别的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变化规律。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诸法,莫不据此。从常中求异,以常测变,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就是所谓的“以我知彼”、“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诊法原理的应用。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整体察病”就是要把疾病看成是患者整体失调的表现,既要细察机体的外在表现,以详审机体内在的异常变化,同时还应当把患者与外在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察,全面地了解病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密切相关,当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协调平衡,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现。如果内外环境不能维护其一定范围内的和谐一致,便可发生疾病。因此人体一旦患了疾病,局部的病变就可以影响于全身,脏腑的病变可以造成气血、津液、阴阳、营卫的失常和精神情志活动的障碍,任何局部的病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整体而具有整体性的变化。
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自身整体失调的结果。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沟涌和感应传导,将六腑、形体、官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并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的统一活动。各脏腑组织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又紧密联系,相互协同,互相制约,共同维持着机体生理状态下协调平衡的总“画面”,因此人体一旦发生疾病,就是整体失调的反映。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有关,而局部的病理变化又可对全身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目赤肿痛多为肝火上炎所致,而肌肤疮疡又可引起全身性的热象。所以根据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就能判断其内脏病变,每一局部出现的病理变化实为整体失调的结果。中医诊断学就是从人之整体及人与外在环境(社会的、自然的)关系中,全面地认识疾病,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把握疾病的本质。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诸诊合参,从病辨证
“诸诊合参”是指诊察疾病时要将诸法相互参合,全面、客观地了解病情,并把所收集的全部病情资料进行综合考察。
中医诊法种类虽多,但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临床上应当注意综合运用,相互对照参考,才能获得全面的信息,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诸法合参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的配合运用。只有诸诊合参,全面获取病史资料,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诸诊是从各种不同角度检查病情,所搜集的资料各有不同意义。在诸诊合参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兼参其他诊法。古代的医家往往把时辰、运气、体质等内容融会贯通于诸诊之中,说明任何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都不能孤立地对待,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年龄长幼、体质强弱、性别之男女等诸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察。
实际上,临床诊病时常常难以将诸诊截然分开,比如对排出物的诊察,往往既要望其色、质、量,又要兼闻其气味,同时要问其排出时的感觉。另如在进行腹部按诊时,要望其腹之外形,腹壁之色泽,叩其腹而听其声,并通过切按而知其冷热、软硬,及对按压的反应等。这都说明临证时必须做到诸诊合参,全面诊察。
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那么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四诊并用,并不等于面面俱到。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详细的病情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诊断,它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征候,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征候;而一个证候亦可见于多种病。
症,即症状,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症状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祖国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但这不等于不要辨病,应该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才可作出更确切的判定。

辨证求本,审因论治
“辨证求本”是指在对病证诊察分析时,必须寻求导致病证发生的本原,为进一步治疗用药提供依据。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机体在诸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然后又通过种种症状、体征表现于外。然而这些症状和体征,都是疾病过程中的外在表象,虽可反映本质,然却不等于本质,而且有些表象和内在本质还有相当的差距,这就要求医者要熟练地运用中医理论,对诸诊所搜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探明其病位,识别其病情,判断其邪正关系及病变发展趋势,寻求其本质,才能指导治疗。例如同样是失眠症状,就有心’肾不交之失眠、心脾两虚之失眠、食滞胃脘之失眠、胆郁痰扰之失眠、心血虚之失眠、心阴虚之失眠等不同证型,只有结合诸诊资料,全面分析,辨证求本,才能探明引起失眠之本质所在,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辨病寻根,辨证论机
在中医学中“病”和“证”是密切相关的两个不同概念。辨证是在诊法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经过逻辑思维,对临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疾病现阶段本质变化的诊断方法和认识过程。
辨证方法是医生识别证候、探求病因、分辨病位、区别病性、审察病机和病变趋势的具体手段。中医辨证是临床思维的重要形式。正确地运用各种辨证思维方法,既善于综合考察病人各方面的情况,又重视分析病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具体反应,强调病变阶段邪正斗争的结果。具有综合判断与具体分析、注重整体与灵活应变相统一之思辩特点。辨证时要正确处理临证资料。辨证能从全面、详细而又复杂纷繁的临证资料中,立足于疾病现阶段的变化状况,判断先后因果,分辨轻重缓急,分清矛盾主次,抓住主要症状,并据此揭示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例如失眠是一个症状,若与心悸、心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少津、脉象细数并见时,则为心阴虚证;若与心悸、面色萎黄不华、唇舌甲色淡、脉象细弱并见时,则为心血虚证;若与心悸、面色萎黄、腹胀纳差、便溏乏力等症状共见时,则为心脾两虚证;若与惊悸、头晕目眩、舌苔黄腻、脉濡数并见时,则为胆郁痰扰证。辨证就是要立足于最突出的主要症状,然后由此及彼地将那些与主症相关的其他症状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辨别它们相互之间是否构成特定的证候。因而辨证具有从症辨证、突出联系、从现象探求本质的特点。
“病”与“证”的概念不同。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病理过程。疾病常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如伤寒病就有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之分;温病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不同。I临证时辨证和辨病都很重要。辨病有利于从疾病的全过程上把握疾病的本质,辨证则有利于随时掌握疾病特定阶段的病位、病理及邪正盛衰。临证时可以先辨病而后辨证,也可先行辨证而后辨病。这是因为经过辨病确定了病名,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规律提示常见的证型,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也可先辨证而后进行辨病,当疾病的本质反映不够充分时,则辨证不仅有利于当前的治疗,而且可以通过对证的认识,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揭示,从而确定其病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重视了疾病的一般矛盾,又能抓住疾病特定阶段的特殊矛盾,所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诊法的又一显著特征。 

“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进行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中医临床诊断方法有四诊,即望、闻、问、切。苗医常用诊断方法有望、嗅、听、问、脉、摸、弹等。现将两种医学诊断方法异同论述如下。

公众号:藏亼门中苗医诊法比较

藏曌脉诀乃藏曌脉象经验口诀。根据脉诀与临证经验,以及教学传承经验揣摩编撰,本打算私自内传,但总觉得济世度人为公开最好。因此作为藏亼门太毉学脉诊传承入门口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藏曌,公众号:藏亼门藏曌脉诀

藏象九诊:1、 手诊:指点藏机,定格禅景 2、 面诊:望神得气,命运格局3、 感诊:一念之间,五格释然 4、 光诊:藏眼光层,内视灵炁5、 音诊:频率共切,声波感知 6、 数诊:数化合象,格化断机 7、 梦诊:场境回放,禅景推绎 8、 字诊:藏躯迹象,符文灵信 9、 觉诊:触觉感知,亼机交流

公众号:藏亼门藏象九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