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Fwtw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读《上帝之城》有感
2020-03-18 | 阅:  转:  |  分享 
  
读书报告——《上帝之城》

一、基本情况

公元4108月24日,哥特人在国王阿拉里克的率领下攻入罗马城,洗劫三天,并放火焚烧了城中的部分地方。此事在帝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异教徒们乘机大肆攻击基督教,把罗马城的悲剧归咎於罗马人背叛民族神而改奉基督教的结果。罗马人原先日益高涨的基督教情绪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奥古斯丁了撰写《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的一部历史哲学著作,该书篇幅巨大,结构复杂,是奥古斯丁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汇集了他一生的思想精华。我读的这一版本中将全书正文分为,第一是“异教神祇与俗世的幸福”,包括前5卷第二是“异教神祇与来世的幸福”,第6卷至第10卷第三是“两座城的起源”,即第11至第14卷15至第18卷;第五部分是“两座城的中结”,即第19至第22卷。第一、二部分主要批驳异教徒对基督的责骓,重评罗马史,认为罗马的毁灭是咎由自取,与基督教无关。剩下的第三、四、五部分以两座城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为脉络,较为系统地涉及奥古斯丁的神学历史观。

本书作者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的生平经历十分丰富。这也是他神学历史观形成的重要原因。他母亲是基督徒,父亲是异教徒,他本人从小在北非的罗马行省努米底亚长大。尽管他母亲一生过着虔诚的基督徒生活,他小时候却未受过洗礼。他接受的教育是一个异教徒青年的教育。他在迦太基研习雄辩术,为他后来成为雄辩术的教师做了准备。他最初在北非教授雄辩术,后来辗转到罗马帝国的中心米兰。正是奥古斯丁在米兰城市学校任教期间,他决定加入基督教。做出这个重要决定时,奥古斯丁已年过30。他二十几岁的时候,曾在波斯先知摩尼的奇幻教义里寻求过宗教的指引。然而他作为摩尼教徒度过的九年时间全部浪费在试图理解两个伟大的神——一个神创造了所有的善,另一个是一切恶的根源——的传说故事上了。他读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一些论文,同米兰的一批研究哲学的学生讨论过问题,聆听了米兰的基督教主教圣安布罗斯的讲道。受这些经历影响,他皈依了基督教,这件事在当时十分引人注目。《忏悔录》,还有《对话录》的前半部,是对这一皈依的感人记录。

奥古斯丁放弃了雄辩术教师的职业,最终回到现位于突尼斯的非洲的塔加斯特老家。作为在那个时代受过最佳教育的基督徒,奥古斯丁很快地被人说服成为一名长老。公元395年,他被授予圣职,成为附近的希波城的主教。他的最后三十五年时间就是在希波度过的,其中包括他撰写《上帝之城》的那些岁月。奥古斯丁从来不是逃避工作或不露锋芒的人,因此他很快作为杰出的基督徒闻名遐迩。像使徒保罗一样,他始终不知疲倦地旅行、讲道、写作,并同不信教的人争论。

就在这活跃的神职生涯中,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即410年,哥特人攻占并且劫掠了被视为坚不可摧的罗马城。突然之间,曾统治大部分文明世界达数世纪之久的帝国陷入绝境。在整个罗马帝国,震惊之后产生的是责骂:一个经久不衰的谣言是说基督教损伤了罗马的元气。当时,罗马的官员和市民仍然分为基督徒和异教徒。我们无需太多想象力就能勾画出当时的形势。

于是当时北非的一个信仰基督的罗马官员马凯利努斯写信给奥古斯丁,告诉他基督教遭受的这一指控,请求他对此提出反驳。这就是一开始说到的《上帝之城》的写作背景。

奥古斯丁从异教徒到皈依基督教的身份转变,是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明显反映出他的思想转变,而汇集他思想精华的《上帝之城》,很好地体现了其历史观。

二、问题不可触碰,不可消灭,流于精神层面却也是依附于现实环境之下。410罗马城被哥特人攻破,人们对基督教产生悲观态度,甚至走上批判道路?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基督教在罗马受到多次迫害。

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东部兴起。早期基督教主要在下层群众中传播,信徒之间平等互助,患难相恤。它承袭了犹太教的一神论和救世主信仰,不信奉罗马传统的多神教,对罗马当局的统治不满,不以罗马皇帝为绝对元首,因而遭到统治者的迫害和仇视。

公元3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内部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化,主要表现为王权争夺、政局动荡、内战频仍、边境形势告危、银币币值濒于崩溃,帝国统治基础发生严重动摇。这段时期史称“罗马3世纪危机”。而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过去人们敬拜古罗马诸神,国家日臻强盛;现在有人不信奉这些神祇,所以灾难不断。为了挽救帝国的危机,转移社会矛盾,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采取比以往更加严苛的高压政策,乃至动用整个国家机器对基督徒实行残酷迫害。在他们看来,基督教已成为帝国境内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并对帝国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这些迫害导致基督教一直难以发展成为人们心中的独一信仰,因此无法在精神上实现全体罗马人民的联合。所以当基督教遭到批判时,人们内心摇摆不定,没有形成一种统一且坚定的维护基督教的意识,甚至走向基督教的对立面。

其次,基督教成为新的民族信仰的时间太短。

虽然罗马统治者的压制与迫害政策屡屡阻止基督教的传播。但是在一系列镇压之后,特别是4世纪初戴克里先皇帝对基督教的残酷镇压之后,基督教在帝国各地得到迅速发展。

这主要是由于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民众生活每况愈下,旧的民族宗教信仰发生危机,使不少人转向新的宗教领域寻求精神慰藉。而基督教主张平等博爱,宣传救世主将降临人间和末日审判正义必胜,这对广大民众有很大的感召力,因而赢得广泛的社会基础。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也意识到以强力消灭基督教难以奏效,因此想采取怀柔政策使之合法化。而当时罗马世风日下,共和国初期那种质朴务实的精神已受到穷奢极欲的享乐主义的严重侵蚀。而想要挽救危机,维持帝国的统治,必须寻找一种新的精神力量。督教提倡包容,敬仰为拯救人类而献身的基督,抑制人内心的不良欲望,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支撑起帝国的思想支柱。410年,即八年之后的罗马城便被攻破,这使得人们在震惊之余对基督教信仰产生了严重怀疑,现实的残酷使得人们再一次陷入精神恐慌。而古罗马神祇从来看,异教徒信仰的多神教与基督教的一神教存在冲突崇拜的有效手段。

缺点:

(1)首先,《上帝之城》篇幅巨大,论题重复、思想矛盾之处时有发生,很难用今日的学术标准去断言这个文本中有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奥古斯丁多变的生活轨迹与复杂的思想历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2)其次,正如吉尔松先生的在序言中所说:“尽管全书有一种整体规划,但其风格的鲜明特点却是很多离题的发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奥古斯丁在开启下一卷论述之前,总是喜欢赘述前一卷的内容。并且,奥古斯丁总是依托于冗杂史实来批驳异教徒对基督教的质疑,往往使人陷于繁杂的材料而看不到前面呈现的观点。可以说,这是一种雄辩的艺术,适合反驳对手,但不适于传播道理。因而,对于民众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去理解。

(3)再者,《上帝之城》是当时宗教意味浓烈的产物,能够看出当时的思想流变,但是不适用于在当代唯物主义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世界的传播,宗教信仰已不再能主导世界思想潮流。

(4)最后,基督教虽然宣传人人平等,但是这种把人划归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在一种层面上是存在等级因素,而且是难以消除的。



参考文献:

《上帝之城》(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庄陶,陈维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



《上帝之城》(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庄陶,陈维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





献花(0)
+1
(本文系Fwtw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