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值堪忧的白居易,哪里修来的艳福?

 飓风居主人 2020-03-19

曾国藩有一个著名的人生三境论: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中唐诗人白居易,就完美地避开这三境,走出了一条“苦尽甘来”的人生曲线

文曲星偏爱大唐盛世,扎堆降临,天才频生,其中就包括白居易。关键是,比你有才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年少时,白居易知道有科举进士,立刻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和打游戏时间,发奋图强,寒窗苦读。看看小白同学读书的样子,现在的高考生不要觉得太轻松太幸福啦!

“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真是废寝忘食啊年纪轻轻,就皮肤粗糙,牙齿脱落,头发全白,并且双眼昏花,好像有N只苍蝇在眼前乱飞乱舞。典型的未老先衰!

好在唐朝是个看才华,而不是看脸的时代,诗书就是一个人成功的通行证与名片。

16岁时,小白同学去京城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顺便拜谒名士顾况。

顾况问他:“骚年,你叫什么?”小白同学答:“白居易。”

顾况笑了,“白居易?你知道帝都的生活成本有多高吗,五环外的房价是多少位数吗?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还白居易,那就得看你的才华值多少钱。”

小白同学不敢吭声,毕恭毕敬呈上自己的一大本习作。其中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还是高中语文考试的命题作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先生读到第二句,就禁不住拍手称赞,对小白同学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有这样的才华,面包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

正是有了顾况这个大V的加持与推荐,白居易的这篇成名作不仅被教育部纳入全国小学生语文教材,还被各个自媒体疯狂转载,并把他成未来的诗王小白同学自信心爆棚。

公元799年,28岁白居易以第四名的成绩高中进士,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科举考试中,可谓风华正茂,而他还是录取的考生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兴奋地跑到大雁塔上题了一句诗: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随后,白居易又通过了部和制科的公务员任职资格考试,跟他同一届的还有诗人元稹后来并称“元白”元稹是明经及第考上去的,相当于专科学历

公元806年,白居易走马上任,出任周至县尉,就是公安局长。

大概这地方社会治安良好,白居易经常有空呼朋引伴,组织户外活动,或郊游野炊,或寻胜探迹。

这日,白局长又与友人陈鸿、王质夫相约,三人一起到仙游寺游览。中间休息时,小伙伴们高谈阔论,侃政治,聊球赛,评股市议房价,看热搜,娱乐八卦......男人嘛,话题自然少不了女人与爱情。

恰逢马嵬驿事件50周年,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一直民间王质夫就说“这么好的题材,集爱情、战争、宫斗、音乐、歌舞等诸多流行元素,你们谁要是写出来,必成爆款。”

当时,35岁的白居易正苦于没有代表作。他给好基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中说道: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没错,李白杜甫就是矗立在唐朝诗坛上的两座高峰白居易如果无法超越,至少也要与之并肩,才能在圈内留有地位

白居易二话不说,用一个周末时间洋洋洒洒写出了这首长篇抒情叙事诗《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首诗一经发表,立刻被刷屏,甚至被影视歌舞纷纷改编,到处传唱与演绎,直至现在,还是著名IP。白居易一炮而红,若要问他当时有多火,请看:

“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道。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中,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行走的诗板,更是粉丝收割机啊!上至王公贵卿下到贩夫走卒,简直是360度全阶层覆盖。连歌妓也以白居易的诗歌自抬身价:“吾诵得白居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

唐宪宗也路转粉。本来白居易这样编派讽刺自己的皇室祖宗,足以全网封杀,但考虑到社会影响,不如因势利导。朕要召告天下才俊,宰相肚里能撑船,皇帝的肚里能海纳百川。

807年,白居易调任京城,第二年,正式任职左拾遗。这是个谏官,专门负责给皇帝提意见的,特别适合热血中年白居易。

你以为每个皇帝都是唐太宗啊意见提多了,皇帝也要面子的。难怪唐宪宗会向宰相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与此同时,白居易联合元稹等人,发起了诗“新乐府运动”,以先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训,高举“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旗帜,亮出“讽喻诗”与“闲适诗”两把刷子恣意挥洒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重赋》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轻肥》

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歌舞》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尊敬的白大人,你在朋友圈发讽喻诗了,还建立公众号,还日更,动不动就10万+的阅读量——你不向社会传达正能量,专门曝光阴暗面,信不信网安给你开训诫书?

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明眼人都知道是蕃镇势力所为,大家都表示沉默,只有白居易高喊严缉凶手。那是刑部的事,你一个办公室员发表什么意见,不是越权么?

此时白居易的母亲看花时坠井而死,丧假期间,还有心情写“赏花”及“新井”诗这种有违孝道事,立刻被人举报江州司马。

这个司马,只是个辅助性的虚职,没有实权。好在闲职的唯一好处就是闲,白居易可以上班时间溜出去组团游山玩水。

那年四月,46岁的白居易召集了驴友十七人,浩浩荡荡从遗爱草堂出发,登香炉峰,晚上在大林寺住宿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别的地方都初夏了,这里还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别有洞天,是庐山第一境。

于是白诗人即景吟成一首七绝《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就是人生充满意料不到的惊喜,谁知道转角处,会有什么风景等着你呢

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天下”为志,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

那是江州的第二年秋天,白居易刚在渡口送完客人,便遇到长安的一位歌妓,年少时学习琵琵,红极一时,后来因为年老色衰,只好委身于商人,从此辗转于江湖,漂沦憔悴。

白居易听罢,感同身受,于是创作了一首长诗赠给她。这就是号称“千古第一音乐诗”的不朽绝唱《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随着琵琶歌女的到处传唱,这首诗红遍大江南北,并在唐朝流行音乐排行榜持续霸榜。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是妥妥的中国诗词十大金句之一,千古流传。

白居易就此锁定了天下第一行歌者的身份,与李白、杜甫三足鼎立。然而比李、杜更厉害的是,白居易还畅销海外成为大唐文化输出第一人

据说,鸡林国(东南亚古国)的宰相以每篇百金的高价收购白居易的作品,日本、新罗等国也广受欢迎。如果当时有版税的话,那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上,白居易可以甩其他人几条长安大街。

《琵琶行》虽然为白居易赢得了巨大的诗歌声名,并没给他带来任何政治前途。直到穆宗即位,白居易才被重诏入京任职。

显然,这又是把当吉祥物了其实都是“虚”位以待,再加朝堂上党争激烈,白居易主动申请外放,获得主政杭州的机会。

在赴杭州任刺史市长)的途中,白居易的心情别提有多轻松畅快了,所见都是风景,写成《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就跟后来的杭州通判苏轼一样,白居易也是主抓水利工程,疏浚古井,治理湖水,政绩斐然。他甚至在离任前,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

当然,作为地方父母官,有义务为提升本地城市形象和旅游事业作出贡献诗就是最好的文化宣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虽然是经典,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珠玉在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年任期结束,穆宗驾崩,敬宗登基,白居易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他同样发挥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作用。

他因病提前卸任,回到洛阳十多年后,还忍不住《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当然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其次忆吴宫。

江南美景最容易让人沉醉并消磨意志,再加上年老身体的原因,乐天知命的白居易萌生了退休之意。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诗人很少像白居易那样顺遂的晚。老杜的晚年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老李流放后则是“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而跟白居易同龄、并称为“刘白”的刘禹锡,也只得一间“陋室”

白居易则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喝着酒安度晚年——那是他早年在东都投资购买的房产

老白不仅爱喝酒,而且还是酿酒小能手,至今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带流传。

每次好基友元稹出差来聚,两人都必须一醉方休——白居易似乎更加醉,客人归去了,他才晕乎乎地想起来。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最能反映白居易晚年闲居好生活的,应该是这首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好你个老白,还挺小资的嘛。这么冷的天,温好了新鲜出炉的酒,用美食滤镜拍照,晒在朋友圈里,故意问远在江州的朋友刘十九想不想来喝一杯简直是来拉仇恨的

重点是,他喝起来还有人红袖添酒

大唐流行蓄妓玩乐,白居易家的乐妓有上百人有超标的嫌疑),吹拉弹唱让他的家居生活莺歌燕舞,多姿多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首诗来显摆他的赏心乐事简直是姹紫嫣红开遍

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

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这些乐妓中,最有名的是樊素和小蛮。樊素能歌而小蛮善舞所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就是当时的网红女蛇精标准。

可惜树老根多,人老病多,60多岁的老白,得了风疾,半身麻痹,已是消受不起这份艳福。于是他就想卖掉自己的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小蛮已先行开溜了)。

那匹骑了五年的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侍候了他十年的樊素也是依依不舍,伤感落泪。她说:“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最终,樊素还是在白居易70岁时走了。“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去世,享年75岁。唐宣宗李忱亲自写诗悼念他: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这么说,官方认定的“诗仙”是白居易,而李白是民间自封的“诗仙”?那都成历史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