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出土一碑文,内容颠覆历史,专家:难怪李世民轻易杀死李建成

 静草青苑 2020-03-19

《新唐书》中评价李世民:“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昭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

玄武门之变的“不解之谜”

隋朝末年时,群雄而并起。唐高祖在建立唐朝后,立其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则为齐王。

而四子中的三子李玄霸在还未成年时便已经早早离世,次子李世民则与另外两个兄弟存在一些矛盾纠葛,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便是他们之间矛盾发展到极点的结果。

尽管唐太宗李世民在掌握皇权后便对事变的始末进行了模糊,不希望过度宣扬此事,但后世也依旧对此存在诸多的疑惑。

诸如在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中,为何李世民能够轻易取得成功,而李建成、李元吉则是毫无还手之力呢?

事实上,在这场政变中,有一个人的作用可谓是关键性的。而此人在《旧唐书》以及《新唐书》中却都没有被列传,此人便是常何。

众所周知,在20世纪初的时候,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发现敦煌莫高窟,并且从中劫走了不少珍贵资料。其中还有一份唐朝名将的墓志,人们将其称为《常何墓碑》。

常何:“双面间谍”

隋朝末年时,常何在家乡起兵造反,后来又投奔了瓦岗寨,被李密任命为上柱国。他后来又随秦琼、程咬金等人一起降唐,并且跟随李世民、李建成等人征战各地,称得上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但也因为他的战功比秦琼、程咬金、李靖等人还是要低上许多的,所以在名将如云的唐初,常何并不出色。在唐朝建立后,只是担任了禁军将领,负责守卫玄武门。

因此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常何的位置可是显得尤为突出了,使得他成了李世民和李建成争相拉拢的对象。

常何这个人确实也非常聪明,他深知李世民势力强大,在其麾下有下唐朝众多的开国名将。因此他表面上依附于太子李建成,在暗地里却倒向了实力强大的秦王李世民。

事实上,早在武德七年,即是玄武门之变前两年。在常何担任洧州守将时,李世民便已经着手布局玄武门之变了。

据《常何墓碑》中记载:“奉太宗令追入京......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以数十金刀子委公,赐骁勇之夫”

可见李世民布局之深,他一手让常何担任北门玄武门的禁军守将。同时还秘密会见了常何,并赐给了他黄金等宝物,让他暗中扶植一批亲信手下。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有载:六月四日时,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郑仁泰、杜君绰、李孟尝等九人,一同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

这一天,李世民率领9名亲信首先入宫。但令人感到蹊跷的是,这9人都带有兵器跟随。而根据唐朝的皇宫规定,是绝对不允许带兵器进宫的。之所以会有如此做法,便是玄武门守将常何的故意放水。

两大功劳,顺利刺杀

而当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率人来到玄武门时,卫队则是被阻拦在外面,只放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入宫。李建成自认为常何是自己的人,并没有多想,便只二人进入了玄武门内城。

再者,当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后,常何就立马关闭了宫门,一举切断了李建成与外界兵马的联系,使得李世民可以顺利“瓮中捉鳖”。

故而,即便李建成在入宫后发现不对,准备想要返回东宫时,却是为时已晚。李世民以多打少,李建成的失败便是意料之中的了。

因此常何的一放一拦便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关键。试想一下,若是常何没有放李世民和所谓的“玄武门九将”进宫,那么李世民要发动兵变就只能强攻玄武门,兵变是否成功就难以确定了。

此外,常何还有一个大功劳。那便是在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当太子的部将冯立和薛万彻等人带兵攻打玄武门时,李世民所收买的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和吕世衡被冯立杀了。

在此等关键时候,正是常何与张公谨等人组织了玄武门守军,抵抗住了太子余党的攻击,从而保住了玄武门,这无疑也是大功一件。

可以说,常何绝对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成功的最关键功臣之一。而后,李世民登基成为大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时,他也确实厚待常何,给予了常何高官厚禄。

小结

不可否认,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这一流血事变才得以顺利夺取李唐江山的继承权,而他在位期间为大唐王朝乃至整个古代中国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玄武门之变是封建制度带来的后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固然不能说他全然无错,毕竟手足相残终究不是好事。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