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邻家妇女潘金莲

 最是无眠读书时 2020-03-19

最近在看香港编剧根据小说《金瓶梅》改编的电视剧《恨锁金瓶》。

以情色为卖点之一的名著,其香艳镜头自不在话下。然而,给人更多震撼的,还有对人性的赤裸揭露。

清河县的千户西门庆可谓名色双收。

靠着贿赂买通,官运一直亨通,从小小的阳谷县卖药商人逐渐成长为当地官场要员。

生活中从来不乏女色的西门庆,家中也是妻妾成群。

其中,女眷中最有特点的,莫过于潘金莲了。

1

在剧中,潘金莲原本是一个很简单的女人。

她本是小户人家的丫鬟,自恃有几分姿色,希望有机会借此摆脱下人身份,也就不枉此生了。

她打工所在的家中男主人张老爷,很明显对她的美色垂涎已久,可惜迫于家中正房的威严,迟迟不敢有所行动。

有一次,张老爷趁人不备悄悄送给金莲一块玉佩,说是迎娶她的定情信物,金莲信以为真,满心期待。可是,等来的结果却是夫人发现真相后气急败坏的责难。

女人之间本来就是死对头。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对于家中的女主人更是一种威胁,因此夫人对金莲更加恨之入骨。

这种没法拿到明面上的仇恨终于等到了一个合适的宣泄机会,那就是武大郎送来卖炊饼攒的五百两聘礼。

后面的生活想必各位看官都已再熟悉不过了,小编在此不多赘言。

2

一跃来到《金瓶梅》,话说潘金莲后来嫁入了西门府,以为生活从此高枕无忧,其实还是她生活经验尚浅。

一入豪门深似海,个中烦忧独自知。她的烦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方面的窘迫。潘金莲一直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她的生活,注定了要依附男人来实现。来到西门府之前,她眼中的西门公子风流倜傥,一掷千金。但那也只限于婚前啊。

嫁入西门府之后,金莲虽然吃穿不愁,但并没有独立的收入。就连赏赐给贴身丫鬟绣春的物件,都是她忍痛从自己身上取下的钗环,即使这样,她还是遭到了绣春的鄙视,直接表现就是丫鬟背后说她坏话,串通其他姨娘一起栽赃陷害她。

二是女人之间的争斗。潘金莲荣升为西门府的五姨太,除了大夫人吴月娘一心向佛之外,其他女人都自觉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女人的心思总是善变无常的。借用一句烂熟于心的话来形容,这个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西门府的女人,前一秒还表面上亲若姐妹,下一秒就有可能背后里捅人一刀。在她们狭隘的观念中,除掉了一个敌人,自己就多了一份争宠的机会。

殊不知,西门庆也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妻子”团队,潘金莲之后,又有李瓶儿、孟小楼入府,成为第六和第七个姨太。

所以,这注定只是一场女人之间的自相残杀,她们都是可怜可悲的局中人。

3

在这场无形的较量中,潘金莲无钱无势,唯一的依靠只有西门庆。所以,她不惜利用一切机会抓住这位原本风流的男人之心。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握在手中的沙,抓得越紧,反而流失越快。

西门庆对潘金莲的新鲜感很快过去,加上李瓶儿入府,潘金莲的失宠显而易见。

更加糟糕的是,潘金莲发现自己不仅是贪图着府中安逸的生活,还在感情上依附着西门庆。

她既要谋生,还要谋爱。

无路可走的人,最后只能孤注一掷。而走钢丝的人,很容易因为心理失衡而跌下致命。

爱情本是势均力敌的事情。若是一方低到尘埃里,不仅不能换来同样的回报,反而会增加对方的鄙夷。

潘金莲的命运,可想而知。

4

相较之下,李瓶儿则赢面更大一些。

根据《金瓶梅》中的描述,李瓶儿夫君花子虚去世,她原本也可以守着一堆丰厚的家产过好下半身的生活。

然鹅,迫于明末的社会环境压力,一个寡妇的身份很明显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所以她需要为自己找一个“下家”,于是权衡之下,选择了各方面条件较为匹配的西门庆。

而根据电视剧《恨锁金瓶》中的描述,李瓶儿知道了夫君花子虚的死是西门庆为了得到自己一手设计的陷阱,于是决定深入虎穴,发誓要西门庆家破人亡。

只是她这种复仇方式极为独特,需要搭上自己的身体和情感,还有花家的家产。

再说回个人地位,李瓶儿嫁给西门庆,本身就是注资入股,在西门家的待遇自然不同他人。

加上西门庆对她的宠爱,她虽然位居六太太,但实际上已赢得了西门府上上下下的尊重。

在这种情形下,潘金莲后来变坏,就变得可以解释得通。

在西门府,她本来就没有安全感,其他妻妾拼命争宠,她若不做点事情,很快就被排挤在外,被西门庆遗忘。

故事中,潘金莲和李瓶儿原是一对好姐妹,只因为同为西门府妾侍,彼此之间产生了隔阂,后来又因为争宠争利,导致二人势如水火,最终还是潘金莲棋高一着,提前识破了李瓶儿的复仇大计,联通西门庆先下手为强,将李瓶儿打入冷宫。

然而,这场女人之间的争斗中,永远没有最终的赢家。

5

如同小说《乌合之众》所言:在智力上,群体总是会比孤立的个人低,但是从感情和群体激起的行动上看,群体的表现会比个人更好,也有可能更差。

而这种更好或更差的表现,完全取决于群体所处的环境。

由此可见,身处某一类群体中,个体便会逐渐失掉个性化的标签,利用群体的思维来处事。

在依附男人才能被社会认可的明清时代,潘金莲的命运,或许早已身不由己。

要么,她选择与群体同流合污,要么,她凭借一己之力孤独终老,忍受那个时代赋予的各种误读和无奈。

她的个体行为,受到群体激素影响的两大表现就是,谋杀亲夫武大郎和陷害西门府其他女人。

在谋杀的部分,她与西门庆、王婆三人组成了一个小群体,集体的恶念唤醒了她内心的恶魔,为了摆脱一段毫无感情、极不般配的婚姻,她选择冒险一搏。

至于她后来在西门府的各种行径,则是归入妻子阵营之后的洗脑。所有进入西门府的女人,早已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只能被归纳为“一堆争宠的女人”。

从心理学分析,潘金莲的错误,在于她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队伍,一群拉低道德底线的队友左右了她的判断,令她只能混淆其中,泯却个性,成为其中一员。

然而,归根到底,还是她心中隐藏的恶念,才是助推所有悲剧发生的最强动力。唯一可以避开的预防,就是不要遇到那样的队友。

有人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还有人说天下最毒妇人心。其实,如果她所经历的这些情节移植到现代,依旧还会不时上演,只不过那些故事的女主,名字不再叫做潘金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