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常见的岩石矿物
2020-03-19 | 阅:  转:  |  分享 
  
常见岩石矿物白云岩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含量50%以上)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大
,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
岩等。白云岩含镁较高,风化后形成白色石粉和刀砍状条纹白云岩分类1泥晶白云岩:由小于0.005毫米的泥晶白云石组成,结构均匀,具
显微层理。2微-细晶白云岩:晶体大小不一,晶形颇佳,外貌颇似砂糖,野外可用砂糖状白云岩称之,往往由其他类型的白云岩重结晶而成
。3藻白云岩:与藻灰岩相似,即由藻类化石组成的白云岩,我国元古代和震旦纪地层中的白云岩大多属于此类。类质同象:晶体结构中的某些离子
、原子或分子的位置,一部分被性质相近的其他离子、原子或分子所占据,但晶体结构型式、化学键类型及离子正负电荷的平衡保持不变或基本不变
,仅晶胞参数和物理性质(如折射率、密度等)随置换数量的改变而作线性变化的现象。相似的物质相同的现象(表现)白云石白云石,化学成分为
CaMg(CO3)2。比重2.80~2.99,莫氏硬度3.5~4.5,理论组成为CaO为30.41%、MgO为21.87%、CO2
为47.72%,CaO/MgO比为1.39。常有铁、锰等类质同象(代替镁)。当铁或锰原子数超过镁时,称为铁白云石或锰白云石。三方晶
系,晶体呈菱面体,集合体通常呈粒状。纯者为白色;含铁时呈灰色;风化后呈褐色。石英石英,化学成分是SiO2,无色透明,常含有少量杂质
成分,而变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贝壳状端口,断口呈油脂光泽。硬度7,无解理,贝壳状断口,密度2.65g/cm3。当二氧
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
石。方解石方解石,化学成分:CaCO3,三方晶系,三组完全解理,断口玻璃光泽,完全透明至半透明,普通为白色或无色,因含有其它金属
致色元素呈现出淡红,淡黄,等多种颜色,条痕白色,硬度2.704--3.0,比重2.6~2.8,遇稀盐酸剧烈起泡,是灰岩和大理岩的主
要组成矿物。非常纯净完全透明的晶体俗称为冰洲石。常含Mn、Fe、Zn、Mg、Pb、Sr、Ba、Co等类质同象替代物;当它们达一定的
量时,可形成锰方解石、铁方解石、锌方解石、镁方解石等变种。长石长石是长石族矿物的总称,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是一类常见的含钙、钠和钾
的铝硅酸盐类造岩矿物。长石的硬度6-6.5,相对密度2.56-2.57g/cm3。长石的类质同象替代很发育,因此造成了长石的种类
繁多。一般分为正长石(钾长石,肉红色)和斜长石。斜长石又分为钠长石、更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等。都是类质同像的混合物
,从左向右钠越来越少,钙越来越多。钾长石粘土矿物黏土矿物(clayminerals)是指具有层状构造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是构成黏
土岩、土壤的主要矿物组分,如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等。一般颗粒极细。辉绿岩辉绿岩,基性浅成侵入岩。灰黑色、灰绿色,主要矿物
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还可有少量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斜长石显著地较辉石自形,常构成辉绿结构。根据次要矿物
的不同,进一步分为橄榄辉绿岩、石英辉绿岩等。基性斜长石常蚀变为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等矿物集合体及高岭土等,辉石常蚀变为绿泥石、角
闪石、碳酸盐等。常呈浅成侵入体,如岩床、岩墙、火山颈等。辉长岩辉长岩,是一种基性深成侵入岩石,主要由含量基本相等的辉石和斜长石组成
,此外尚有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等成分。辉长岩为灰黑色、灰绿色,结构为中粒至粗粒。具辉长结构、次辉绿结构。辉绿结构,斜长石和辉石颗
粒大小相差不多,自形晶较好的斜长石之间形成三角空隙,其中填充单个的他形辉石颗粒。形成原因:岩浆首先结晶斜长石,直到熔体组成达共结比
,辉石才同时晶出。因此形成斜长石自形程度好于辉石的辉绿结构。辉长结构,辉石与斜长石的自形结构相似。均为半自形粒状,且粒度近于相等,
相互穿插第不规律排列。这种结构是辉长岩独有的结构。形成原因:它是由于岩浆岩冷却到共结温度时,两种矿物同时结晶而成。自形晶,具有完整
的晶面和规则的形态,一般是岩浆结晶早期阶段的产物。这种晶粒是在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其充分发育的条件下形成;如晶粒的结晶较早或晶粒的生长
力很强,也可以形成自形晶。前者如斑岩中的斑晶,后者如深成岩中的某些副矿物(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半自形晶,晶体发育不完整,部分带有晶
体界面的矿物晶体。由于在岩石中矿物结晶有先有后,较后结晶的矿物由于部分先结晶的完整晶体存在而使晶粒不可能完全发育自己的晶面。他形晶
,由于受空间限制,矿物晶体不能发育成自己应有的形状,而只是填充空隙,其形状决定于空隙的形状,称其为它形晶。半自行晶(左)与自形晶(
右)晶体生长形态的影响因素晶体的形态既由其本身的内部结构所决定,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生长时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1温度在不同的温度
下,同种物质的晶体,其不同晶面的相对生长速度有所改变,从而影响晶体形态。2杂质溶液中杂质的存在可以改变晶体上不同面网的https
://baike.baidu.com/item/%E8%A1%A8%E9%9D%A2%E8%83%BD表面能,所以其相对生长速度也
随之变化而影响晶体形态。3涡流在生长着的晶体周围,溶液中的溶质向晶体黏附,其本身浓度降低以及晶体生长放出热量,使溶液密度减小。由
于重力作用,轻溶液上升,远处的重溶液补充进来,从而形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6%A1
%E6%B5%81/620414涡流。涡流使溶液物质供给不均匀,有方向性,同时晶体所处的位置也可能有所不同,如悬浮在溶液中的晶体下
部易获得溶质的供应,而贴着基底的晶体底部得不到溶质等等,因而生长形态特征不同。4黏度溶液的黏度也影响晶体生长。黏度加大,将妨碍
对流作用的产生,溶质的供给只有以扩散的方式来进行,晶体在物质供给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生成。5结晶速度快速生长会导致晶体形态偏离平衡
状态,会形成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A%B8%E6%99%B6骸晶、枝晶。快速生长还可
以导致成核速度大,使得结晶中心增多,晶体长得细小。反之,结晶速度小,则晶体生长得粗大。6体析出先后顺序先析出者有较多自由空间,
晶形完整,成自形晶;较后生长的则成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8A%E8%87%AA%
E5%BD%A2%E6%99%B6半自形晶或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96%E5%B
D%A2%E6%99%B6他形晶。[2]云母云母,云母族矿物的统称,是钾、铝、镁、铁、锂等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都是层状结构,晶体
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层状解理非常完全,有玻璃光泽。云母属于铝硅酸盐矿物,具有连续层状硅氧四面体构造。分为三个亚类:白云母、黑云母和
锂云母。白云母包括白云母及其亚种(绢云母)和较少见的钠云母;黑云母包括金云母、黑云母、铁黑云母和锰黑云母;锂云母是富含氧化锂的各种
云母的细小鳞片。片状云母岩石结构:岩石中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例如岩浆岩有:等粒结构,玻璃质
结构等)岩石构造: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或集合体和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以及填充方式。(岩浆岩的块状构造,沉积岩的层状构造
等)结构说的是矿物颗粒构造说的是矿物集合体板岩板岩是具有板状构造,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浅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
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变质环境温度和压力都不高,主要受应力作用影响。原岩因脱水,硬
度增强,但矿物成分基本上没有重结晶,具变余结构(变质岩中仍保留原岩的结构)和变余构造,外表呈致密隐结晶,矿物颗粒很细,肉眼难以辨别
。在板面上常有少量绢云母等矿物,使板面微显绢丝光泽。板岩一般可根据颜色杂质的不同详细命名,如黑色炭质板岩、灰绿色钙质板岩。变质重结
晶作用,常简称重结晶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有的矿物晶体由于重新生长而粒度变粗的作用(如细粒方解石变为中粗粒方解石等)或由于原岩
化学成分的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如高岭石变成红柱石和石英等)。这些作用基本上是在固体状态下进行,而不同于岩浆冷凝过程中的结晶
作用(熔融态)。根据重结晶作用和构造变形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前构造期结晶作用、同构造期结晶作用和后构造期结晶作用。矿石体重矿
石体重(volumetricweightofore)是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矿石的质量,以矿石质量与其体积之比表示。矿床勘探时测
定矿石体重的目的,是为计算矿产储量提供数据。按测定的方法,可分为小体重和大体重小体重(smallvolumetricweigh
t)是按阿基米德原理,以小块矿石用封蜡排水的方法进行测定。它不包括矿石中较大的裂隙,因而可视为矿石的密度。大体重(largevo
lumetricweight)是以凿岩爆破的方法,在现场测定爆破后的空间体积和矿石质量来确定,它基本上代表了矿石的自然状态。实际
工作中,通常以小体重测定为主,用少量大体重进行检查。当两者差别较大时,则以大体重修正小体重,然后再用于储量计算。K值系数切乔特公式
(Qeqottformula)是在样品加工时,用以确定样品可靠重量的一种经验公式,表示为:Q=http://baike.sogou
.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9434417&ss_c=ssc.citiao.linkKd2。式中:Q为样品可靠重量,千克;K为样品加工系数,决定于矿石的性质和矿化的均匀程度,经试验一般介于0.05~1.0之间;d为样品的最大颗粒直径,毫米。公式说明,样品的可靠质量与其中的最大颗粒直径平方成正比。矿化越不均匀,样品的颗粒越粗,则要求的可靠重量越大。切乔特公式是戴蒙德—哈里费达尔公式Q=Kda的简化,由于它计算及应用简便,并能保证样品加工所必要的精度,故在地质工作中被广泛采用。
献花(0)
+1
(本文系云南山顶洞...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