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专访 | 情系越剧 心怀家国 —— 访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越剧宗师王文娟

 cxag 2020-03-19

2020年第2期


情系越剧 心怀家国

——访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

越剧宗师王文娟

文/胡红萍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相信当这熟悉的旋律乍响,就会勾起很多人对20世纪60年代越剧电影《红楼梦》的百般回味。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成为定格在中国银幕和亿万中国人心中的“林妹妹”。如今,饱满的银发、精致的眼镜、多情的双眸,以及一抹恬淡的微笑,成为王文娟近年来深入人心的代表性形象。2019年10月,在第16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式现场,93岁高龄的王文娟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这位观众心中的完美“林妹妹”,走过新中国不同的成长时期,亲历越剧艺术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平凡岁月里书写出百味人生。她对越剧始终痴心不改,用独属于她的个人风格塑造众多经典形象,诠释刚柔并济的女性之美,印刻在中国戏剧的历史长廊中。

     2019年12月19日,是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93周岁生日,我随上海市非遗中心及上海越剧院领导登门为老人庆贺寿诞。王老师行动轻捷自如,在玫瑰红羊毛外套的衬托下,脸庞依然那么明媚娇艳,温婉可亲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风。寒暄过后,我们的采访就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多情”女子的百味人生

问:王老师,广大观众主要是通过舞台作品以及别人的评价来认识您,因而常常会把您本人的形象和您塑造的角色重叠为一体。尤其是您扮演的“林妹妹”影响特别深远,很多人就认为您是个和林黛玉一样性格的人,而这种印象无疑是不完整的。那么您自己认为,舞台下的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王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继而脸上浮现出少女般的羞涩神情,果断地说:“我是一个多情的人。”我理解到,“多情”是情感丰富、细腻的意思,这既是帮助一个演员驾驭各种舞台角色情感的天赋异禀,更蕴含着王老一生对生活、对艺术的执着与深情。

    1926年冬日,王文娟出生在浙江嵊县一个优美的小乡村,那里见证了她童年的欢笑和梦想,也孕育了她开朗乐观的性格。嵊县是越剧的发源地,当地观演戏文之风甚厚。幼时的王文娟喜欢看戏,也学着哼唱,但最后走上学艺这条道路,主要还是为了生计。作为长女,虽也受父母宠爱,但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家境日渐窘迫,乖巧懂事的王文娟决定为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1939年,她在表姐竺素娥的带领下,踏上了通往上海学艺的路。多情自古伤离别,当家乡渐行渐远,她把对父母亲人的眷恋和对那一方水土的深情埋藏在心底。直到多年后,王文娟要排练《红楼梦》的时候,为了揣摩人物,她一遍一遍地阅读原著,忽然感到“林黛玉少时离家,又寄人篱下,许多经历与我接近”。当舞台上的伴唱响起——“乳燕离却旧时窠”,王文娟鼻子一酸,悲伤而无助的思绪奔涌而出……这种对人生况味的敏感触发了她对角色人物情感的细腻感知,帮助她在舞台上塑造了那个令亿万观众感动的林妹妹。至此,我恍然明白:王老所谓“多情”还有着更深层的含义——相比其他剧种,越剧就是格外“多情”的啊!多情的她仿佛天生就为这个剧种而生,注定要成为流派纷呈的越剧园地中一朵芬芳的灵葩。

    初到上海,表姐竺素娥既是姐姐又当师傅,虽然给了王文娟一定的依靠,但离开父母的庇护,面对纷纭复杂的大上海,这个13岁的少女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安。好在年轻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她逐渐把内心的不安转化为对周围新鲜世界的热情拥抱。她按照表姐竺素娥的严格要求,苦练身段和武功基础,腰腿、台步、搁腿、拿大顶、鹞子翻身、抢背、刀枪剑戟,一样都没落下。散戏后,在别人出去游玩时,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练功,一遍又一遍,近乎疯狂地锤炼自己的技艺水平。是什么支撑着自己如此“卖命”?王老说,一开始当然是为了要吃饭,要在上海立足,但渐渐地,当基本生计问题解决以后,她仍然像个“戏痴”一样,练功练唱琢磨剧情仍然是她生活的全部,仿佛停不下来。每当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舞台上的袅袅越音就是内心最好的慰藉和寄托。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王老认为,如果不是对这个剧种越来越无法割舍的心灵归属感,恐怕难以在这条道路上走得那么开阔、深入。为此她谆谆告诫现在的青年演员,成功要靠很多因素,天赋、努力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是对于越剧发自内心的热爱,艺术事业没有情感的投入是不行的。

    20世纪40年代初的上海,越剧名角众多,王文娟是名副其实的小龙套。为了获得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她机灵又勤快,甘为大牌演员使唤和差遣,真诚、虚心地请教接触到的每一位前辈。这个有情有义的小姑娘也感动了老师们,使她们放下戒备,教她、帮她。她的热情和真诚缓解了旧社会演艺界竞争的残酷,也帮她打开了艺术成长道路上的一扇又一扇大门。学艺满师后,她离开竺素娥的班底,先后与小白玉梅、邢月芳、陆锦花、尹桂芳等名角搭档,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1948年9月,王文娟作为头肩旦加入玉兰剧团,与越剧宗师徐玉兰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舞台合作。二人舞台上配合默契,生活中情深义厚,创造了一部又一部“徐王版”经典剧目。

《则天皇帝》王文娟饰武媚(武则天)、徐玉兰饰狄仁杰(1959年1月6日)

    新中国成立后,王文娟不但在艺术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还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她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的结合,成为文艺界的佳话。多年来始终用心从艺、热忱待人的她,似乎用满怀真情换来了人生的圆满。但谁能想到,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她的人生急转直下。曾经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好形象的她,一度被侮辱为“女阿飞”,身心受到严重打击和折磨。在那“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时代里,无论是对至爱亲人的柔情恩义、对身边同志的友爱情谊还是对越剧艺术的炽热深情都化作默默的坚忍,王文娟用内心迸发出的强大韧劲扛起了最艰难的岁月。她不会讲深奥的道理,但是她记得,在戏文里,情感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超越一切现世的磨难。她坚信,坚守爱,坚持美好,总会找到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与丈夫孙道临合影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然而,上天是如此眷顾王老,赋予她不老的容颜和艺术的长青。当岁月远去,泪水、汗水和欢笑,交织成为生命厚重的底色,93岁的王老涵泳着人生百味,笑容里满是恬淡。

舞台艺术的两座高峰

问:王老师,越剧《红楼梦》无疑是您艺术生涯的一座高峰,我们来具体聊聊这部作品好吗?另外我想知道,在《红楼梦》之外,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部作品,为什么?

    王老的回答与我预期的一致,除了《红楼梦》,她最满意的作品是《孟丽君》。前者是她盛年时期的创作,后者是她后期的作品。无论是从王文娟个人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与越剧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一致,这两部作品都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1958年上海越剧院创作《红楼梦》之前,越剧编演“红楼”题材的剧目由来已久。当徐王版《红楼梦》诞生以后,其受欢迎的程度和观众数量之多,传播范围之广,大大超过以往的作品。以至于在广大观众心目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似乎就和徐玉兰、王文娟这两个越剧演员重合在一起了。在这之前的“红楼”题材戏曲作品似乎都未能在观众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虽不敢谓空前绝后,却也堪称奇迹。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更是形神兼备,人戏合一,至今仍是观众心目中的“林妹妹”和“女神”。

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饰林黛玉

    谈及这个现象,王老很谦虚地说,《红楼梦》的成功是“编导演音美”共同努力的成果。所谓“编导演音美”,指的是越剧在1942年改革以后率先在戏曲界建立的以编导为中心,统率表演、音乐和舞美的综合性艺术创作机制。这种创作机制产生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摸索和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大量实践,新越剧的风格越来越明晰,也锻炼了一大批在越剧创作各个环节卓有建树的人才,而越剧《红楼梦》创排的成功正是这种艺术机制优越性的完整体现。一方面,编剧按照越剧观众的喜好和欣赏习惯,从原著纷杂的内容里提取了宝黛爱情为主线索,大刀阔斧地进行裁剪,用优美且通俗的语言进行文本创作;导演的处理则以敏锐地把握越剧的审美特质和熟悉演员的特点为前提,并统率舞台美术和作曲的风格趋于统一,使舞台呈现高度的越剧化。另一方面,演员对人物的准确把握和表演对于这部作品的成功至关重要。谈到对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独到分析和舞台处理,王老认为,她本人的形象气质和性格固然有一定影响,但是作为演员,不能只靠本色出演,超越自身的局限去“演”变成作品中的人物,才是能力的体现。她认为自己的表演能力主要得益于新越剧以来的“体验式”路径——将戏曲的传统程式和话剧、电影的写实表演手段结合在一起,因而在保持戏曲魅力的同时更为深切感人。为了演好林黛玉这个多愁多病的青春少女,她调动起了一切相关的人生体验,对原著的深刻体悟,早年离家的经历,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使她把这个清高孤傲、细腻敏感而又充满人格坚守力量的少女演绎得淋漓尽致,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1959年在越剧电影《追鱼》中饰鲤鱼精

    如果说《红楼梦》是王文娟和其他艺术家吸收新越剧改革经验的艺术成果,《孟丽君》则在另一维度上体现了王文娟的艺术追求。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后,王老的女儿孙庆原接受采访时说:“妈妈的想法是把经典的通过通俗的方式来表现,把民间的通过唯美的方式来表现。”这似乎正好概括了《红楼梦》和《孟丽君》这两部作品不同的创作方向。

    在很多人看来,一部《红楼梦》就让王文娟功成名就了,更何况还有《春香传》《追鱼》《则天皇帝》等许多代表作,足以说明她对越剧的贡献。1980年年初,年逾五十的王文娟决定排演《孟丽君》这部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王老表示,她对这部戏确实有着独特的感情,一是觉得孟丽君这个人物的经历特别具有戏剧性;二者,这属于越剧的骨子老戏,是越剧男班进入上海后根据弹词改编的第一部连台本戏,非常有意义。王文娟从小被这个故事所吸引,但随着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她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叙事面貌。毕竟越剧走出嵊县来到上海,再也不是粗糙的乡村小戏了。她觉得,对孟丽君这个人物的塑造还可以根据时代的审美意识加以再认识,使她更优雅迷人,更美。可以说,排演《孟丽君》既是王文娟对剧种传统的回望和对越剧平民视角的坚守,也是越剧在建立了自身的剧种风格后对传统老戏的精致化加工,赋予传统老戏以新的生命力的一种实践。

越剧《孟丽君》饰孟丽君

    作为“文革”结束后越剧古装戏解禁之初的创作,《孟丽君》引起的轰动是可想而知的。孟丽君本是一个极富才情的女子,为救未婚夫女扮男装,竟高中状元,官居宰相……人物的传奇经历本身为舞台创造了很大的戏剧空间,极其考验演员对舞台节奏的把握能力。王文娟在这出戏里充分展示了炉火纯青的唱腔和刚柔相济的表演特点,完整体现了王派艺术的魅力,令喜爱她的观众深深着迷。王派唱腔韵味醇厚、情深意长而又质朴流畅,不但有大批的观众追随传唱,也是越剧界专业传人弟子较多的流派之一。

灵魂深处的家国情怀

问:王老师,据说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塑造了大大小小200多个性格各异的角色,至今观众津津乐道的、叫得出姓名的角色也有很多,所以您被誉为“性格演员”。但我发现,在这么多角色里,您其实很偏爱那种带有阳刚气质的女性,即便外表柔弱,内在也散发出刚强的气质。像武则天、杨开慧,包括孟丽君都不是普通的闺阁女性,她们对国家、社会有着强烈的担当意识,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这是不是恰好也是您本人的精神追求?

    面对这个问题,王老师好像心底的秘密被发现了,抿着嘴笑了:“我还演过《女飞行员》呢!”的确,在舞台上她不仅仅是多愁多病的林妹妹,更是扮演了一系列爱国爱家、独立自强的女性。力挽狂澜的武则天、坚贞不屈的杨开慧、顾全大局的慧梅、不受命运摆布的孟丽君,扮演这些人物的过程就犹如随她们一起亲身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从而释放出那根植于灵魂深处由来已久的家国梦。初到上海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王文娟和其他越剧艺人身处上海“孤岛”内,虽未直面战争,却从侧面体会到做亡国奴的可悲。内战时期,她又目睹社会民不聊生的种种惨状。唯有经历过乱世的人,才会对国家的强大如此魂牵梦萦,对和平的世界分外珍视。她在越剧舞台这一方天地里,表达对美好家国的殷殷期待。接着她自豪地讲起了1953年随总政文工团越剧队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的经历,当时她和徐玉兰曾被称为“上海小姐”,人们认为她们是很娇气的江南女子,但她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而那段经历对她触动最大的是志愿军战士们看完越剧表演后纷纷表示,因为祖国拥有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奋勇杀敌,努力保卫祖国。她领悟到,艺术的力量绝不仅仅限于消遣娱情,而可以上升到更高的价值。

1954年初从朝鲜回到北京

    王老认为,一般观众对越剧简单地理解为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其实并不全面,真正的越剧是刚柔相济的。而且越剧从很早开始便注重关心国家大事,这也是越剧走出乡村进入大都市后获得的一个重要的品质——在强化了唯美、婉约、时尚这些气质的前提下,融入了海派文化中大气包容、志存高远的精神内涵。尤其是新越剧改革后,一个剧目除了好看好听之外,还要求思想精神与现实社会发生关联,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即便是古装戏也是如此。谈到她演过的人物,即便是春香和林黛玉也不是一味软绵绵的,她们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人格,有的直接反抗暴政和不平,有的坚守内在的风骨,即便最后被黑暗和不公吞噬,也会对观众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触动,引发一定的社会反响。

1977年《忠魂曲》饰杨开慧

     新中国成立后,王文娟深切地感受到从一个旧社会的艺人转变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之后的巨大变化,怀揣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她对于新中国文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强了。她积极地投入越剧现代戏和男女合演的创作实践中,演出了《白毛女》《技术员来了》《菜市春》《党员登记表》《东风吹得梅花开》《真正的考试》《亮眼哥》《女飞行员》等作品。相比古装戏和女子越剧,现代戏和男女合演剧目在表现家国题材上显然更为便利了。但同时王老师也提到,越剧表现家国主题和一向擅演忠孝节义故事的京昆等剧种还是不同,越剧更为擅长的是通过“家”这扇窗去反映广阔的“国”,以小见大。所以,即便是以柔美见长的女子越剧也一样可以表达家国情怀。以女性的视角观察社会现实,梳理家国大事,最终以细腻的情感打动人,这是越剧的优势。而男女合演如果丢弃这一优势,一味和别的剧种去比拼正面表达宏大题材,也未必适宜。无论是女子越剧还是男女合演,越剧的长处不能丢,越剧关心社会现实、参与社会精神文明构建的传统更不能丢。

王文娟和剧院领导、王派弟子、传人在一起

    谈及越剧的未来,王老充满了期待。她坚信在和平年代,艺术仍然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艺术可以培根铸魂,给人们精神的洗礼和信念的力量。爱剧院如爱家的她,时刻都关心着剧院和当代越剧的发展。每月10日,是上海越剧院退休党支部的活动日,93岁高龄的老党员王文娟,至今坚持来向组织汇报思想,给青年上党课,关心指导剧院艺术创作。她将坚定的信念贯穿在艺术人生之中,其嘉言懿行,当引领后辈追慕前行。

本文图片由上海越剧院提供

(作者系上海越剧院艺术研究和档案室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