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惊艳的时光逆旅

 甜甜开心果 2020-03-19

——北京自然博物馆志愿者展厅“纠错讲解”系列活动之“古爬行动物”展厅

1 月 28 日下午,北京自然博物馆志愿者们的新年年会刚刚结束,年会的歌声还在大家的耳畔萦绕,志愿者老师们服务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博物馆的各个展厅。

▲ 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前排左)和志愿者陈小娓老师(前排右)在讲解交流中。

今天志愿者讲解组的老师们拉开了展厅“纠错讲解”系列活动的序幕。“纠错讲解”旨在对志愿者平时的讲解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给予改正和提高。

比如对同一件展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讲述方式与角度,但有时会相差很大,导致大家讲解内容和方向上的不一致,甚至会产生差错和谬误。

另外有些讲解不太符合展厅里科普传播的主旨,我们的讲解应以学术严谨性为基础,做到通俗易懂性。讲解语言要精炼规矩,不能过于深奥,但也不能过于随意。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有些老的看法、旧的观点或者被推翻,或者被修订,新的认知与推论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我们的讲解需要不断更新才能跟上学术与时代的前进。

基于以上几点,志愿者讲解组的老师们特别组织了展厅“纠错讲解”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它来整体提高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志愿者讲解的质量与层次,更好地为观众们服务。

今天开启第一讲的是志愿者晁肇薇老师,作为一位在展厅讲解近十年的资深志愿者讲解员,晁肇薇老师怀着谦逊而严谨的态度,为了提高志愿者团队的整体讲解水准,她以身作则担当起了被大家“纠错”的示范。

志愿者陈小娓老师在“古爬行动物”展厅进行讲解。

晁肇薇老师的讲解非常全面,有生动详实的地球历史的回顾,有重要事件的深入介绍,还不乏具有争议的知识点的辨证分析。多位志愿者讲解老师也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来。

虽然是一场名为讲解纠错的活动,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水准精品讲解,非常难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精彩的片段吧。

两亿年前的地球

▲ 左:古爬行动物展厅入口处巨大的地球与古爬行动物景观装置。右: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在讲解中。

看到展厅入口的这个“地球”了么?实际上它不是我们地球现在的样子,它是两亿年前的地球,当时地球上只有两块陆地,一块叫劳亚古陆,一块叫冈瓦那古陆。

陆地面积越大,内陆型的气候越明显,所以那个时候的温度比我们现在全年的普遍温度要高出约 10 度。这更适合爬行动物的生存。确切的说这是恐龙时代的地球。

在实际讲解时,志愿者讲解员经常会问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几个问题。

你们觉得地球上的动物应该分成哪两大类?

什么样的动物是有脊椎的,什么样的动物是没有脊椎的?

恐龙是不是从地球生物一开始演化就有了呢? 什么样的动物是最早在地球上生活的脊椎动物呢?

鱼有脊椎骨么?

鱼本来在水里生活的好好的,它为什么会登陆,为什么会演化出新的物种呢?

你们觉得地球上的动物应该分成哪两大类?

什么样的动物是有脊椎的,什么样的动物是没有脊椎的?

恐龙是不是从地球生物一开始演化就有了呢? 什么样的动物是最早在地球上生活的脊椎动物呢?

鱼有脊椎骨么?

鱼本来在水里生活的好好的,它为什么会登陆,为什么会演化出新的物种呢?

晁肇薇老师提出的问题一环扣着一环。抛出问题,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中激发出现场观众浓厚的兴趣。

脊椎动物登陆事件

▲ 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在讲解泥盆纪。

在一幅壁画场景上,描绘了 4 亿年前的天空,它特别的红,说明在这个地质年代里,地球变得很干燥,陆地面积不断的膨胀,海洋的面积在不断的收缩,所以浅水、湖泊、河流还有海岸线很多地方都比较干涸,导致鱼类大量的死亡。

在这样一个被叫做泥盆纪的地质年代,有一类鱼叫做总鳍鱼,属于肉鳍鱼类,它开始为了寻找水源而登陆,在不断的爬行寻找的过程中,它们的肢体开始慢慢地发达,可以短暂的在陆地上呼吸。在日渐的进化中出现了鱼石螈。

鱼石螈的出现也带出了我们今天的下一个议题。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区别

▲ 左:展厅中的异齿龙。右:志愿者武丽红老师(左)和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右)在进行讲解交流。

从鱼进化到两栖类,从两栖类进化到爬行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可能很多的大人们都不太能区分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爬行类?

很多人认为既能在水里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便是两栖动物了。这是一个误区。比如“鳄鱼,乌龟”都不是两栖类动物,“青蛙”则是两栖类动物。

在两栖类开始离开水的束缚而成功登陆之后,生物进化史上又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隆重登场了。

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羊膜卵的出现”

▲ 志愿者陈小娓老师详细讲解什么是“羊膜卵”。

“爬行动物登陆之后除了解决呼吸问题,行走问题,还要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陆地上繁衍。它们是怎样解决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的呢?”陈小娓老师开始结合化石与展板图片为大家就羊膜卵的意义进行了详实的讲解。

她着重强调道:“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和观众强调,只有真正产羊膜卵的动物才叫羊膜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它们真正实现了在陆地上的生存。不产羊膜卵的动物,比如“鱼类、两栖动物”等,无法完全在陆地上生存。所以羊膜卵是生物进化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乘着蜻蜓的翅膀来到巨虫时代

▲ 左: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在讲解巨虫时代。右:石炭纪的蜻蜓模型。

时光推移,我们来到了“石炭纪”。此时地球上到处都覆盖了植物,这些都属于蕨类植物,它们是早期登陆成功的一类植物。

看,那高大的的中空树干上的一只蜻蜓正张开翅膀,它的身体有一米多。这可是按照 1 比 1 的比例来还原的。

经常会有小朋友们对此感到匪夷所思,这么大的蜻蜓是真的在地球上存在过么?是的,这是化石告诉我们的。如果不是化石的发现,大家恐怕还难以想象“马陆”这种小虫子在那个时代会像小汽车一样大吧。我们在展厅里讲解的所有内容可不是来源于想象或是随口说说,可都是以化石来作为依据的。

显生宙、中生代

▲ 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在讲解中。

▲ 展厅中的无齿芙蓉龙。

展厅里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化石是谁?它为什么不是恐龙?

▲ 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在讲解展厅中的“井研马门溪龙”。

体长 26 米,脑容量却只像家猫一样大,它是谁?

▲ 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在讲解“上游永川龙

咬合力相当于现在 10 个成年的尼罗鳄同时发力,它又是谁?

志愿者晁肇薇老师在讲解“鸭嘴龙”。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的感谢鸭嘴龙?远古生物和现代科技有什么关系?

志愿者陈晓娓老师在讲解“许氏禄丰龙”。

谁是“中华第一龙”?

志愿者董晓毅老师在讲解“翼龙”。

是谁统治了一亿多年前的蓝天?又为何消失不见?

上面那些精彩纷呈的小问题,每一个都得到了志愿者老师们详细的讲述,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有的观众在用手机摄像,有的观众在小本子上记录着要点。纷纷感叹许多一知半解的科学知识通过这样的讲解形式,得到了更加清晰而深刻的理解记忆。

志愿者董晓毅老师在讲解“翼龙”。

这场“古爬行动物”展厅纠错讲解活动,历时一个半小时,多位志愿者老师互相指正,共同讨论,对很多重要的化石标本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许多封固于化石里的地球历史被鲜活地带到了观众们的面前。

抹去了时间的迷雾,再现出一段段地球上亿万年里的光阴片段。展厅里志愿者讲解老师们声音不大却常让人觉得有震耳发聩的效果。科学而思辨的讲解让观众们似乎触摸到了地球曾经的奇幻时光,真正感悟到了自然科学的永恒魅力。

▲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中志愿者老师们的身影。

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志愿者老师们如火的热情温暖了来到博物馆的人们。大朋友小朋友们,在这个冬日的假期,让我们继续相约北京自然博物馆,来体验这一场接一场不会落幕、惊艳于心的时光逆旅吧。

撰稿 | 林晓燕(志愿者)

摄影 | 林晓燕(志愿者)

图片处理 | 林晓燕(志愿者),何海滨(志愿者)

责任编辑 | 何海滨(志愿者)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