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签约作者 | 细雨 |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周同宾

 香落尘外 2020-03-19

文: 细雨

图源:堆糖

1969年秋天,我作为一名回乡知青,经生产大队推荐和公社批准后,走进了南阳县新店五七高中(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南阳县第六中学)。在这里我度过了高中三年的学习时光,并有幸遇到了语文老师周同宾,亲耳聆听了他幽默风趣的讲课和诲人不倦的教导。岁月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周老师当年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仿佛就在昨天……

高中时和周老师朝夕相处,目睹了他当年的教学风采,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读书的情景和许多往事,都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在脑海里消失了。但有两件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一是同学们爱听周老师的语文课;二是周老师组织我们编印学校的《五七战报》。

高中一年级共两个班,我们的班主任是崔明谓老师,语文老师是周同宾老师,政治老师是杜平甫老师。周老师当时年龄在30岁左右,社旗县人,他那略带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周老师中等个子,国字形脸庞,戴着一副眼镜,眼睛里透着深邃的目光。

周老师上语文课,不像其它班的语文老师,上课时手里抱着一大堆的学习资料,站在讲台上,整节课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事倍功半;周老师上课时,总是轻车简从,手里只有两样东西:课本和粉笔。他讲起课来不紧不慢,抑扬顿挫,文质彬彬的,像是一阵清风吹过。讲到关键的字、词或句子,需要做笔记时,才拿起粉笔写在黑板上,他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事半功倍。

周老师的语文课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提问多,他每次把课文的内容和要点讲清讲完后,总是先问同学们听明白了没有。当同学们回答“听明白了”时,他又总是风趣幽默地笑着问:“是真听明白了?还是装听明白了?”然后和声细语地开始提问,先提问张三,后提问李四,对成绩好的同学提问,对成绩差的同学更是提问。遇到不会的同学,周老师既不批评,也不责怪,而是先问该同学哪里不明白,然后对其不明白的地方,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直到不会的同学真正弄懂听明白了为止。二是讨论多,上作文课,是周老师的拿手戏,周老师擅长写文章,讲写作文是如鱼得水。周老师先给同学们讲解学习的范文,然后组织大家讨论:范文好在哪里?自己写作文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往事

讲台上周老师启发引导,举一反三,讲台下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那时,大家都愿意上周老师的语文课,凡是有周老师的课时,同学们都自觉地提前预习课文,准备好自己要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所以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学校里最好的。

为了让同学们写好作文,周老师不仅重视上好作文课,而且要求同学们自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得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好脑筋不如烂笔头。”那时,我写的日记在班里最多,受到过周老师的表扬。有的同学感到每天写日记很困难,周老师就开导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只要坚持写,铁棒也能磨成针。

当时,我是班干部,又喜欢语文课,所以,课余时间常到周老师的办公室去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周老师不管我啥时候去问问题,总是有问必答,我也总是带着疑问去,带着满意回。

学校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周老师是负责人,语文学习小组还负责编辑学校的小报——《五七战报》。周老师负责审核编辑稿子,记得有四个同学参加,我是其中成员之一,另一个叫靳绥东,负责刻蜡版,我负责油印和收集各班写的稿子,另外两个同学负责发放小报。由于年代久远,那两个同学的名字已经记不清了。

刚开始油印时,我从未接触过油印机,更不会使用油印机,周老师就手把手教我。先把刻好版的蜡纸平整地贴在纱网上,两边用卡子压住蜡纸,上下方用压杆把蜡纸压在固定槽里,然后放平油印机。油墨稀释适度,滚子在油墨里滚好。推滚子时,用力要均匀平衡,先用废纸试推几张,等印岀的字迹完全清晰了。才换上准备好的纸推印。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油印小报的技术。一张刻好的蜡纸,一次能推印几十张,不起折,不打皱。

为了使《五七战报》的版面更加新颖活泼,周老师又组织我们彩色套印,就是一份小报纸,蜡纸刻成两个版面,报头和每篇文章的标题刻一张,油印时用红油墨,字是红色的。每篇文章留出标题,内容再刻一张。油印时用黑油墨,字是黑色的。

先用黑油墨把文章内容印出来,然后揭掉蜡纸,换上刻有报头和文章标题的蜡纸套印。刚开始由于对不准位置,印出来的小报标题和文章内容发生错位,印岀的小报成了废纸。

周老师一边帮助我们查找原因,一边指导我们如何准确操作,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掌握了套印的方法,印出来的《五七战报》鲜艳醒目,同学们都争相抢看,对于提高同学们的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周老师的辅导下,我的作文水平也有了提高。当时学校开设有农机实习课,记得我写的一首小诗《学开拖拉机》经周老师修改后也在小报上发表了,记得开头的几句是:

灿烂的阳光照进机窗

田野便是实习的战场

我第一次坐进驾驶室

激动的心儿啊

跳出胸膛.....

后边的内容就记不起来了。

高中时,老师和学生都是寄宿制,星期六下午放学后,同学们把自己的被子包好放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各自回家,老师们也分别离开了学校,星期天下午返校。记得周老师当年骑着一辆自行车风尘仆仆,来去匆匆地往返在学校和家庭之间。

我高中毕业后,当兵到马兰原子弹氢弹试验基地服役,从此和周老师失去了联系。调回南阳油田后,曾专程到南阳县文联寻找过周老师,不巧未能见面。一日为师,终生难忘,周老师桃李满天下,我只是周老师当年的学生之一,这些往事周老师也许不记得了,但我永远铭记在心,我祝愿周老师永远幸福快乐。

作者简介

细雨,原名刘持跃,河南省南阳县人氏,退休干部,现居住河南南阳油田,有多篇文章在《石化老年》,河南石油报发表。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