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版式设计 / 湛蓝 夏日阳光,明晃晃地穿过茂密的银杏叶的罅隙,在地上投下点点光斑,也投影在我湖水蓝的裙裾上。光影在裙裾上随风摇曳,像一池跳跃的湖水。 我正在欣赏阳光、风与树影的杰作,一个局促的声音响起:小妹儿(我已经不是小妹儿),走外面! 蓦然抬头,前面停着一辆卡车。卡车与商铺之间搭了一个临时的钢结构运输槽。两个穿深蓝色劳保服的中年人,一个从卡车上把桶装水装卸在临时搭建的运输槽内,桶装水顺着运输槽滚到商铺门口,店铺那头的人一桶一桶提了堆码在屋子里。他们手臂皮肤是比小麦更深的颜色,劳作的时候,肌肉一鼓一鼓的,汗水闪着油亮的光。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这让我想起工厂的生产线。 林荫道是不能走了,我绕过卡车走慢车道。视线不经意再次投向车上那名工人,他回身,弯腰,起身时一手提一桶水,转身走向传输槽。我看见他的背影,一眼惊心。汗水湿透的深蓝色劳保服,能拧出水来,紧紧贴在身上。这就是平常熟视无睹的送水工人。一时之间,我竟不知如何表达心里的况味。恻隐之心生起,我又为作为人这种属性下不可解脱的辛劳难过。若因体恤他们的辛劳,每家都自己去水站取水,他们就会失业。我想,最大的慈悲,便是给予一种职业与劳动的尊重,能做的,收到水的时候对他们说声谢谢。 (图片:俐利) 周末,下了一夜暴雨。我坐在窗前,看云影随风流浪。跟俐利说了几句话。她说,盛夏,此时,战友们正围着火炉烤火。夏季,虽说贵州是消暑的好地方,何以凉到这种程度? 雨还在下,漫山遍野的树木笼罩在雨幕中,一片黛青。近处,雨水洗过的草木绿得养眼。乡村公路,在丘陵蜿蜒。车行驶在连接村与村之间的村村通道路上,当时因为经费的原因,公路修得很狭窄,不像外面的马路那么宽阔,有的地方会车都很困难。又因这场暴雨,山崖和道路两旁的泥土被滚滚的雨水冲到公路上,到处泥糊糊的。民警们正在清理村委会到村子之间路段两侧的淤泥和沙石,也是为了让本就不够宽阔的道路尽可能宽一点,方便村民正常出行。 一并为年老的村民清理山洪带到院坝内的淤泥。他们穿着雨衣,挥动铲子,一铲一铲铲去沉淀于路上的淤泥,再用扫帚清扫,一群最可爱的人,在雨中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一上午的劳动,一条整洁而干净的公路迂回在眼前。公路延伸到村村寨寨,或许更地老天荒的地方。 (图片:俐利) 这个片区的民警,今年扶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这个村子是他们单位对点帮扶村,上周已经计划本周下村去清理公路和法律宣传,并没有因这场雨而搁浅。 他们清理道路和法律宣传同步进行。俐利在法律宣传组,除了法律宣传,他们驻村民警还针对如何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作了推心置腹的讲解和比喻。 民警们清理完公路之后,就站在屋檐下等俐利他们法律宣传组的同事一并坐车回去。他们脱下雨衣,露出湖水蓝的本色警服。警服贴在他们健硕的脊背上、宽厚的肩头。警服从领子到脚边,没一寸干的。这背影,落进我的眼里,熨烫过心底。不禁生出些许担忧。他们虽是铮铮铁骨的警察,但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呵。这湿透的衣衫,穿在身上不舒服自不必说,湿气浸入肌肤,有损健康。穿着干衣服都有些发冷,衣裤都湿透的其他民警早已冷得浑身发抖。村民见此情形,也非常感动,纷纷表态发言。可以说他们这次活动的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预期的目的,也拉近了警民关系的距离! 回到村委会,他们负责的后勤民警贴心地熬好了姜汤水,给民警们喝,村委会的干部也把早已收纳好的取暖的炉子拿了出来,给衣裤湿透了的民警们烤火取暖。于是就有了俐利先前描述的那一幕。民警们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他们也被自己感动,民警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凝聚力、战友情在指间流转。 扶贫路上,肩挑责任,背抵风雨。对辛劳的弱者,我生出恻隐;而对辛劳的强者,则从内心生出由衷的敬佩。 这一幕,让我想起成都前年的涝情。 那天清晨,我在雨声中醒来,听到外面一片嘈杂,接着电话铃声响起:利通大桥淹了,翠堤已实行交通管制,开车改道。 又一年盛夏,从2008年起,几乎每个夏季都变得不太安宁。 起床,推开窗户,雨水疯了一样灌进来,我赶紧关上玻璃窗,找抹布擦干地板。雨还在持续下,也不知道谁捅破了天,雨蓬也失去了效用。 没来得及吃早点,赶紧收拾上班。撑了伞出门,地上积水颇深,雨泼在伞上,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玩跳床,伞骨显得很是吃力。很快,衣服也成了雨的俘虏。 走到停车场,衣服湿了,鞋子湿了。两个不同的我在去与不去上班的问题上开始对峙,最后放任自流占了上风。 反正衣衫湿了,索性撑了伞去河畔。未到河边,滔滔水流先声夺人。河水暴涨,黄浪滚滚,漫过了河堤,还有大树被风刮倒,在水面露出几许叶子。下水道吃水也显得力不从心,沿河一楼的住户家里已经进水。 雨中,人群行色匆忙。 上班族在赶路,交警站在雨中维持交通秩序,他们的手势不停在胸前变换,雨水在他们的帽檐形成一条条雨柱。 此外,还有一群人,他们穿一身橄榄绿的服装,带宝蓝色的安全帽。这边,他们弓着腰,用铁钩把下水道井盖拉开,艰难排水,换井盖。那边,河畔的石栏杆正遭受灭顶之难,他们用肩头扛着沉重的沙袋,在雨里疾走,一趟、两趟、三趟,短时间内铸成了堡坎。河岸,每个入口都有橄榄绿魁伟的身影,他们钢铁一样站在雨中守护着这片区的安全,并竖起“水深,请勿靠近”的警示牌。 他们各司其职,在雨中忙碌,雨水从安全帽流进脖子,顺着附在他们脊背上的橄榄绿衣服往下淌。也许是心理作用,只感觉我的脸颊有温热的液体往下淌。我只能闭上眼睛,任凭我的热泪长流。为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橄榄绿。 雨还在下,透过朦胧的雨帘,橄榄绿的背影,久久地,久久地在我的脑海里翻涌。 ![]() 作者简介 湛蓝,爱独处,在袅袅茶香中享受自处的宁静。久居成都,骨子里透着这座城市一样的休闲气质。喜欢一个人的孤旅,在行走中追索对真我的认知。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