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晋古寺雁石“留经堂”探究

 刀光剑影wjg 2020-03-19

王剑光    整编

    三国东吴至西晋年间,随着皇朝统治势力在东南的扩张,他们为赋役与抚边的需要,山民入籍后在现龙岩市区设苦单镇,当时佛教已传入闽西。据民国34年编《龙岩县志》卷十九《宗教志》对佛寺"留经堂"的解说:"在雁石益新,相传为西晋古寺。旧未有龙岩,而先有留经之谚。有鉎炉一,亦传为晋时所遗,字迹模糊莫辨。可见隋唐以前天宫山下就有佛寺,并有鉎炉,文物为证。之后,在天宫山顶建观音寺。天宫山在唐初本名为:天公山。天公山,一峰独峙,景区东南,视野远及两市一县七个乡镇。唐初,有寇至此,为雷所击,因而就擒。故曰:天公山。而后由天公山改为天宫山。至今山顶仍有贼石古迹。后改祀释迦佛祖。随着千余年历史变迁,几经沧桑,1982年更名为圆通禅寺。

   雁石镇,以雁石溪中有一岩石酷似大雁扬脖兀立而得名。雁石矶,位于雁石桥上方的雁石溪中。矶的意思是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雁石矶就是指像大雁一样的岩石,全身灰白,由经千万年河水冲涮石灰岩石而自然形成,独立于水平面之上,吸纳着天地之精华。从雁石桥往溪中的雁石矶望去,只见靠左岸方向的溪流中,一块如大雁探身欲飞的石头突兀地出现在眼前,远远望去,它的头高高抬起,身子有三分之一露出水面,翅膀还在水底下,但感觉得出一双有力的翅膀正欲拍出水面,随着双腿的用力划动,大雁即将冲出溪水,向广阔的天空翱翔。

    雁石矶下方原是一个古渡口,在没有桥梁的年代,渡口是繁华的见证,是同舟共济的命运。有了喧闹的渡口、码头,也有繁忙的船舶往来,使雁石成为了闽西大地连接外面世界的重要交通要道。多年之后,石头周边的地方被人们称为雁石,渡口也由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集镇。从此,人们溯源雁石名称来源的时候,总要来到这里看一看,寻找它最初的状态。岁月留痕,它却青春永驻,雁石矶已历经无数溪流的洗涮,宠辱不惊,无论繁华与沉寂,只为自己独立的守候。相比今日的清静,雁石溪经历着繁荣到沉寂的时光,古老的雁石矶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如梦。

   雁石溪是九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游是流经龙岩中心城市的龙津河,虽然从龙津河到雁石溪不过几十里,但河流途经崇山峻岭,激流险滩重重,雁石溪奔腾而下,到达雁石矶前的硿内,河面才逐渐宽敞,船只才得以通行,并以此为开始,往来于闽南重镇漳州。(漳州船只往来货物都必须在雁石渡口中转,再通过人工挑担往返于厦老岭、京头岭两座大山,再到铁山重新装船或改马车到达龙岩城)。这条河流,将龙岩与漳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闽西陆路交通不便的年代,这条水路运输线是闽西与闽南商贸往来最重要的交通要道。随着海洋文明的推进,龙岩与漳州的关系日益密切,其中九龙江水系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也正是这种走向,使龙岩自建县以来一直在闽西与闽南之间摇摆。公元736年(唐代开元二十四年)闽西设汀州,州治所设于上杭,龙岩中心城市一带设新罗县(一说杂罗县),六年后,新罗县被新的地名龙岩所代替。又过了三十五年的公元777年(唐代大历十二年),龙岩县改隶漳州。此后一千年间,龙岩县一直属于漳州管辖。这种介于汀州与漳州之间的关系,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直到公元1734年(清代雍正十二年)才宣告结束。这年龙岩县升格为龙岩直隶州,与汀州府、漳州府平行。龙岩第一次将自己的地位突显出来,为解放后龙岩成为闽西中心城市打下了基础。曾经的渡口,依托着九龙江的便利和巨大的能量千百年滋养着这个美丽的小镇,滋养着这里勤劳善良的人们。

    华莲山,是由天宫山山脉主峰由西北往东南延伸至九龙江畔在雁石平原上形成的一座小山脉,地质以石灰岩为主,周边为湖泊围绕,湖泊与地下河相通,泉眼无数鼓鼓往外冒水,清澈见底,百姓取名莲花出水,又因山脉至九龙江戛然而止,古松遍布,岩石林立,临江山峰峭壁,形似华盖,故称华莲山”也称“华岩山”。华盖岩峰顶建有驮经塔,取名雁塔,塔下有古代书院,坐北朝南,大门在西南角,面朝对面西南笔架山,书院内供有孔、孟塑像,是早期文人学习聚会的场所,因雁塔而得名雁塔书院。华盖岩西边,九龙江因华莲山延伸挡道,江水曲线回流,与岩前溪交汇,经年后形成冲积小岛,取名溪洲坂。岩前溪与九龙江交汇于华盖岩下,有一深潭,潭水碧绿,深不见底,华盖岩内有溶洞,洞内与潭水相通,夏日周边儿童聚集戏水,从潭中可以潜入溶洞内,只见溶洞内可谓是别有洞天,宛若龙宫,洞内石幔垂吊,钟乳耸立,玉笋奇石,石瀑迭叠,钟乳石个个奇形怪状,但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浑然天成,疑为天上宫阙,恍若海市琼楼。正面横卧一匹平静而安祥的白马,它前脚放松,后腿蜷起,弛然而卧。仿佛是去西天取经、功成名就的龙王三太子,为远离喧嚣的天宫而隐居于此,并护佑着当地的百姓,远离战争,安居乐业。为纪念白马的功德,人们把此潭取名为白马潭,并在潭边建龙王三太子庙(即现粉末冶金厂抽水站位置,七十年代,岩星村民王裕波在此处开荒种地时曾挖出寺庙的残垣断瓦及青石雕刻的神像,神像经修葺后供于雁洲寺中,后因保管不善被盗),并在溶洞白马横卧脊背上的华盖岩上盖了驮经塔,也称雁塔,希望能永久留住白马,护佑当地百姓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这也许就是后人对“留经堂”来源的最好释意了吧)。太子庙后石壁上有漏盐漏米洞,相传当地闹饥荒时,此洞会自己漏盐漏米救济百姓,故而得名。(估计为寺庙僧人借神灵所为)。后当地百姓为感恩白马是受观音菩萨的引导去西天取经,并留守在华莲山,故在溪洲岛筹建寺庙,供奉观音菩萨。由于此寺地处闽南与闽西重要的水陆交通中转要道,又是渡口重镇,商贩云集,人们为保商旅平安,祈求神灵护佑,故香火鼎盛,寺庙百间,僧众上千,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原华莲山中部山脚下还建有尼姑庵,叫岩前庵,至今地名也称岩前庵,岩前庵环山边至龙王三太子庙不时还能挖出一些地基瓦砾,相传为僧庙住址,山上还有一贯穿山脉的山洞,传说为早期僧人为避难所挖,抗日战争时为防日军飞机轰炸,还进行整修使用过)。由于此处为渡口,舟船云集,各商贩船家为保舟船平安,闽南妈祖文化的影响下,百姓又在溪洲岛加建妈祖庙,祈祷商船舟旅平安。随着历史朝代的发展,在中原文化不断的影响下,百姓又在渡口附近陆续修建了武候祠、关帝庙及土地公庙(都已毁于文革时期,但这些寺庙的小地名、门牌还都保留在本村原址,并使用至今,这在闽西历史上一个村落拥有这么完整的宗教寺庙是独一无二的),以上的一切,都见证了当时雁石渡口的兴旺与繁荣,也体现了渡口在千年闽西历史里的地理重要性及宗教地位。

    回首西晋至今1700多年的历史,新罗县与苦草镇就在晋太康三年(282年)建置,佛教也随着政权的建立而从中原进入闽西。虽然史籍和地方志书都没有详细记载入迁的历史,几经沧桑,唯有留经堂的铁钟与鉎炉还在忆记着它,这口铁钟与鉎炉不仅是佛教传入闽西的明证,也是汉人进入闽西开发的铁证,它与雁石的渡口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留经堂有关遗迹和历史故事,永远的口口相传在这片土地的百姓之中。

后记:

  经古尘寰,沧海桑田,此处早已不见往日的繁荣与喧嚣,原有的金碧辉煌犹如海市蜃楼。晨钟暮鼓,今天我们所见的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是否是当年雁石古寺的留经堂呢?据老人介绍,留经堂、龙王三太子庙、妈祖庙、雁塔书院在土地革命时被拆毁,早先在留经堂南厅廊间悬有一口铁钟,上面刻有西晋铸造字样,1958年以前人们也并不了解它的文物价值,大炼钢铁时被拉到东风炼铁厂的熔炉里去了。铁鉎炉有三脚,直径约半米,高六十多厘米,年轻力壮的人才搬得动,由于那个特殊的年代,何去何从,这也已无从考证了。旧时环绕华莲山周边统称益新,后一分为二,华莲山西面及渡口因华盖岩得名为岩新,民国时期更名为“岩溪保〞。1949年解放初期为纪念革命改名红星,几年后又改名为岩星并延用至今;而华莲山东北面统一为益埔,后又一分为四,西北边为新芦、北为坷溪、东面依次为益坑,再下来至九龙江边为坪洋。解放初期,华盖岩上的雁塔因华莲山建设部队营房设施的需要,开山炸石而毁于一旦,华盖岩下的白马潭也被采石场的渣土填埋。白马潭的出泉口也于八十年代被国有企业粉末厂侵占建成抽水站。(2013年,岩星村民王剑光在清理雁塔书院旧址时在离书院旧址西南角约30米左右发现约1米见方的地下溶洞口,深不见底,为安全考虑,用一大石封堵,以待日后考证)。原来风景如画的溪洲岛内河道被生产大队改造成鱼塘,岛内由雁石中学改造成体育训练场,其他土地由村民开荒种地。改革开放后,在岩星村李清花、林守美、罗秋林、林钟祥、叶明华、王剑光、林柏虎等村干部及村民历经多年的共同努力下,重新恢复建设了雁洲寺,直至今日规模。

以上文章,首先是郭启熹老先生对闽西文化及宗教历史不断探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本人因从小成长在此地,对当地宗教、民俗文化耳濡目染,通过对当地百姓代代口口相传的传说考察发掘整理而成,以上许多口述百姓都已作古,真实的历史如何?我们已无从考证,只能依靠仅有的一些文字资料、历史名称、古代留下的遗迹和零碎的传说,尽量完整的去恢复历史的原貌,有错误之处,敬请谅解,如有不同意见或有更可靠的历史资料,欢迎来信来电共同探究!

参考资料:

1、郭启熹《江山-天宫山风景名胜区人文资源调查》

2、郭启熹《留经堂,闽西最古老的寺庙》

3、李迎春《春意阑珊花飞处》

4、岩星村民林伟焕、李清洪、王耀奎、王良村、王裕波等百姓口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