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从事过的SEO工作

 韦海生 2020-03-19


如果不是经常删除博客里的 SEO 外链评论,我恐怕早就淡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 SEO 从业者了。那是一段不算太成功却给予我诸多教益的岁月,应该值得回忆和记录。

初次接触

早在 2002 年 SEO 行业就有人涉及了,2004 年左右形成了市场,而得到发展和普遍受到企业认可则在 2009-2010 年之间。我初次接触 SEO 纯属偶然,在 2010 年初有一个叫卢松松的博主经常到各个独立博客留言,目的是让他人通过他留下的链接访问他博客。我那时刚搭建好 WordPress 博客,文章还没更新几篇就看到他过来评论和留言,我通过回访并阅读了他博文后才知道这种引流也是一种 SEO 方法。据说他每月给其他博客留言评论大概 15000 条,然后就成为所谓的「名博」了。这些我倒不关心,而是SEO这个词让我觉得新鲜,于是就搜索了该词,找到了一个叫 SEOWHY 的网站。

当时 SEOWHY 网站名称还叫SEO 十万个为什么,我认真阅读了网站左侧导航栏每一个 SEO 知识点,发现自己可以轻易学会,也容易找到相关工作,毕竟当时已厌倦了做一名早晚奔忙的业务员工作。我不适合做基层销售,来到深圳后第一份工作是货代业务员,后来辗转了几家公司包括改行做消费电子类业务员,但依然做不好,尽管我非常努力了。曾考虑过转行却没有相关经验,更糟糕的是我对生涯没有任何规划,又不肯主动寻找机会,只能去继续找基层业务员工作岗位。所以我当时刚接触到 SEO 时像看到曙光一般兴奋,终于有机会摆脱苦逼又无趣的业务员工作了。于是认真地学了一个月左右,开始搭建了一第一个小网站,做了简单优化之后当案例,怀着一份简历出去应聘 SEO 相关工作了。

正式入行

我在面试了几家公司之后,于 2010 年 7 月 12 日去了一家位于福田区福虹路世贸广场 PPC 烧板的公司做 SEO 专员。我每天工作主要是把网上文章拷贝过来,再拼凑合成新文章,行业黑话叫「伪原创」,再插入公司网站 URL 到文章内做锚文本外链,然后发布到第三方 BSP 博客托管网站上,比如新浪,网易等,每天多则发布上百篇。但上班不到一周,我被告知试用期不通过遭到辞退了。可能是我能力不够,也可能是没有达到他们预期效果,我第一份 SEO 工作就这样结束了。

没过两天,我又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出乎意料的是只要有面试机会都被录用了。我有两天时间答复对方是否要去上班,可见当时 SEO 人员非常紧缺。最后选择了一家公司叫博思网络科技,试用期 1800元 正式入职后是 2500元。

这家公司位于罗湖区春风路庐山大厦,老板是香港人,公司主要业务是运营两个网站平台,一个是租赁过来运营的贪婪大陆,另一个是内部搭建的在线教育平台 Classroomol。我主要负责贪婪大陆网站和论坛推广工作。这个网站已经运营多年,在动漫行业内算是门户网站,每天独立 IP 在五万上下。虽然在两个多月内我通过了付费广告,软文宣传加上其他推广方法,日 IP 上升到了六万多,这些上升的访客里大部分是论坛老会员,新用户不多。网站历史最高纪录是日独立访客在 60 万以上,日均 PV 值超过 600 万,Alexa 排名千名以内,所以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回到历史水平了,而且经过贪婪大陆事件后,网站发展出现了瓶颈。没过两个月这个网站就暂停运营,运营团队陆续解散,我也在几天后离开了那家公司。

经验积累

大概在 2010 年 11 月初,我到了另一家公司上班,主要负责网络电话平台会友通网站日常 SEO 优化工作,试用期后底薪加绩效考核在 3300 元左右。说到网站优化,实际上只是用了在 SEOWHY 培训班上学到的 SEO 知识而已,无非是给网站诊断之后改版,设置关键词和写伪原创文章等。入职第一周我就写了一份 20 页的网站诊断报告,做了一个主要关键词和长尾关键词优化目标表格。程序员按照我的诊断报告修改了网站,我也开始了优化网站工作。

首先是确定了两个行业内的主要关键词网络电话免费网络电话,目标是上百度首页,再列出需要优化的 100 个长尾关键词,最后是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任务当中,比如要做哪些工作,使用什么工具等。不到一个月,两个主要关键词都上了百度首页,一度进了前三。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前后不到半年时间两个部门经理先后离职了,而我这个 SEO 专员岗位也将要撤销,在 2011 年愚人节那天我被人事经理叫去谈话说公司在调整,不再设置 SEO 专员岗位,在辞退补偿当天我就离开了。

虽然这个网站在半年之内排名和搜索流量一路飙升,但转化率不高导致网站平台整体效益比较差,加上投入到 SEO 专员岗位的薪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公司老板觉得不划算而叫停。没过多久整个事业部就宣布解散了。后来我做了那段时间的,虽然取得了 SEO 工作效果,但很多做法相当短视,比如只求关键词排名和搜索流量,不顾品牌建设,甚至官网名称放在关键词之后,这无形中大大伤害了品牌口碑,这是我在 SEOWHY 学到最失败的思路,后来夫唯老师也改正了这一点,那是后话了。另外,会友通网络电话和同类产品如阿里通,KC 网络电话等,无论在通话稳定性还是服务上都有不小差距,这注定只是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加上两个 80 后香港老板的心胸和眼光,这个产品最多只停留在二三流水平。

逐渐转型

最后一份 SEO 工作则持续时间更长一些,前后共两年,直至这家同样位于世贸广场叫新科正大的公司解体为止。入职时间记得是 2011 年 4 月 21 日,转正后约四千元,一年后涨到了五千多,公司全额帮员工缴纳社保,每天有下午茶时间,周三有水果节,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在 23 岁左右,工作氛围非常好。我进入公司时主要负责一个 LED 英文网站的 SEO 工作,每天除了寻找英文网站资源供发布外链之外,还养了一些英文博客,并在站内发布伪原创文章以保持网站日常更新,然后把需要优化的关键词和对应网站页面URL整理好,以便在发文插入锚文本时使用。工作倒是做了不少,效果却不太好,不到一个月就让新同事接手了,我则成了当时包括自己在内只有三人的部门主管,后来发展到了十几人。

接下来差不多一年里我主要工作基本与 SEO 无关,只是每周末看一看同事的工作汇报,其他时间则花在了与老板为打造外贸 B2B2C 网站的准备工作当中。所谓的 B2B2C 网站,简单来说是我们建一个英文网站平台,去找消费电子产品厂家合作,上架他们的产品,我们公司负责推广和销售,相当于帮生产厂家卖产品。但是有附带条件,就是生产厂家在采购电子元器件时需要优先考虑与我们公司合作。除了经常外出拜访工厂洽谈合作之外,我还亲自写了一份几十页的 B2B2C 建站需求表,把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想法写下来,发给建站公司。

后来选了武汉一家叫 Shopnum1 的公司合作,他们同意两万尾款在网站全部功能实现之后再支付。可能该公司人手不足或是实力不够,出现问题反馈回去经常两三天不回复,打电话接通之后也推脱说再处理当中就挂断了,而网站最需要的分销功能即子网站生成二级域名功能(也可以绑定顶级域名,相当于 1688.com 的功能),以及主站数据不能同步到个子站,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这个网站经过公司程序员修改后正式上线了,并专门招了一名 SEO 专员,一名产品编辑和一名美工,但却没有取得任何预想中的效果。没过多久,老板决定涉足农产品行业,在南园路前后相隔不到 50 米的路段上开了两个坚果专卖店,我在公司的最后一年时间基本上和老板在打理这两个小门店,直至这家有着九年历史几十名员工的外贸公司宣布解体都没有做任何SEO的相关工作。

结束语

回顾这几年从事的 SEO 行业,虽让我有所收获,比如尝试不一样的工作,学会建设网站,还认识行业内形形色色的人,但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行业。我曾想努力地成为 SEO 行业中的佼佼者,专家,也曾开通博客写过很多 SEO 相关文章,离职之后也接过不大不小的 SEO、建站订单,可这是一个存活时间很短的行业,也不可能把它当成事业。在我眼里,SEO 工作和打杂消耗青春没有任何差别,靠着耐力练就一身雕虫小技本领过活,要想有所积累并出人头地基本不可能。不可否认通过 SEO 赚钱大有人在,但也要看到 90% 以上从业者不是穷途末路就是为一日三餐奔波。

我很庆幸自己在四年前就脱离了 SEO 行业,并在另外一个行业里创业。现在不说有多成功,至少我每天的工作都是一种积累,这种可添砖加瓦的积累会让我越来越得心应手。有时候人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经常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己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