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

 韦海生 2020-03-19


除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没读过余华其他的书,原因不是不喜欢,而是我有个怪毛病,就是尽量不读还活着的中国作家的书。这本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是Wind推荐的,好奇之下就买了下来,然后利用每天午饭后二十分钟断断续续读完了。

1

我看见了一个马车夫的影子, 
手里拿着一把刷子的影子, 
正在刷一辆马车的影子。

我是被诗中奇妙的视角所吸引,并从这里开始认真阅读这本书的。从讲述儿子的出生,儿子的影子,医院里的童年,再到麦田,土地,饺子和包子等等,都是余华从另一个视角去叙述每一件微小的事情,好像细微到不能叫做一件事一样,或者说没有被叙述的价值,一度还让我怀疑了作品本身。但话说回来,这些事件本身就是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过的,虽然遥远却真实,这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而对于作品来说,就无所谓好坏了,因为它所承载的不是大众对作品共同的审美追求,它只是一个人在说自己的故事,在说他走过的路。

而要想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去捕捉和感受作者在书中讲述其人生中某一时刻的细微情感,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试图去解释某个过去时代时,总是会带着自己所处时代深深的烙印,就算是余华本人的记忆也同样如此。这也是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不可能去理解别人所走过的,甚至自己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不会再重复。

2

余华没有出生在文学世家,没有上过大学,写作前也只是一名牙科医生。可以说要成为一名作家有诸多的“先天不足”,除去天赋这种不可量的东西外,我想唯一能够给他的写作带来帮助的只有阅读,而且是阅读经典作品。在《谈谈我的阅读》一节里,余华是这样回忆的:

杰克·伦敦这样告诉喜爱文学的年轻人:宁愿去读拜伦或者济慈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一千本文学杂志。我当时相信了杰克·伦敦的话,此后我很少去阅读杂志,我开始阅读大量的经典作品。

也许阅读经典作品真的成就了余华。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阅读经典不一定要成为作家,至少好过花同等的时间去读一部烂书,可惜很多人还无法分辨经典和烂书的区别,其实方法很简单,就如在开头我所说的少读或者不读还在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即可,虽然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可以过滤掉不少垃圾作品。

而所谓的经典作品,是历史和前人流传下来的思想结晶,已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阅读这些作品至少不会让我们觉得上当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只可惜在精力最好的少年时间我没有读上几部经典作品,才造成了今天思想的匮乏和写作的吃力,不得不跟一帮90,00后的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写作群、写作培训班一起练习,上课。所以对余华的这句话有很深的感触:

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的少年就会被经典作品中最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带走,当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灵魂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

3

在《我为何写作》里,余华讲述了自己从如何一个乡间“牙齿店”的牙医转变为一个写作者,原因很简单,就是干了五年的牙医,每天面对着别人的嘴巴感到无聊至极,羡慕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游手好闲,打听之下才知道写作是他进入文化馆的唯一途径。于是,在23岁那一年,他开始写作了。

那时候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自己坐下 来,让屁股和椅子建立友谊,我刚开始写作时才二十岁出头,这是一个坐不住的年龄。想想当时我的同龄人在到处游荡,而我却枯坐在桌 前,这是需要极大的耐心来维持的,必须坚持往下写。

十几年后,当余华回想起当时开始写作的情景,这样地轻描淡写,好像写作是可以一笔带过那般轻松。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写作的过程枯燥乏味,大多数时候都是孤独的,要说唯一的乐趣就是突然冒出了美妙的句子后激动不已,似乎一切的艰辛劳动等到了报酬,顿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另外,在这本不太引人注意的随笔集里,余华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写作者必须重视自己读者的身份。正是在阅读很多经典作品时带来的感受,才会不断纠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错误。这一点对于每一个写作者而言,都是有教益的。  

结尾

余华曾说过,阳光对树有影响,树却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长。他在写作途中遇见了川端康成、卡夫卡和威廉姆·福克纳,却没有迷恋其中任何一位作家,而是走自己的路。就如他在书里说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

微信ID:wbsanju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