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 | 不同阶段的民国书刊肉身

 星河岁月 2020-03-19
漫谈民国书刊用纸(五)
文 | 荣 杰
前几篇小文,笔者根据所见实物简要介绍了民国书刊用纸的主要情况。本文再简单说说不同时期各类纸张的使用情况。为了方便起见,不妨大体做一个时间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机制纸逐渐取代了手工纸,有光纸成为我国最早得到广泛使用的机制纸,之后新闻纸又逐渐取而代之。
据《中国报学史》记载,清末报纸本来多用手工纸印制,“迨洋纸输入渐多,始则以廉价而用油光纸”。如,光绪二十四年(1898)起《申报》改用有光纸印刷。有光纸被广泛使用,首要原因是价廉。此外,有光纸薄且为单面印刷,类似手工纸,较适应石印设备要求;有光纸书刊仍保持线装形式,降低了读书人接受它的心理和习惯门槛,因此有光纸书刊曾一度充斥坊间。
新闻纸进入中国的时间与有光纸大体相同,就在《申报》改用有光纸的同一年,上海《时务日报》改用新闻纸双面印刷。此后,伴随着我国报纸版式从传统册页形式向现代报纸版式的变革,少数维新派报纸开始改用新闻纸双面印刷。辛亥革命后,现代报纸版式被广泛采用,新闻纸也在报纸印刷中全面取代了有光纸。在书刊印刷上则是并存而各有侧重,有光纸主要用于印刷小说、教科书,其他类别的书则逐渐使用新闻纸印刷,一些杂志也改用新闻纸印刷。这一时期,道林纸书刊相对少见,所见者大多是日本印刷、国内发售的。教会出版物中也有部分用道林纸印刷。铜版纸书刊基本上未见到。
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抗战全面爆发。这一阶段,新闻纸广泛使用,有光纸逐渐淡出,而道林纸、铜版纸等高级书刊用纸的使用也有较明显增加。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新闻纸使用愈加广泛,成为出版印刷的首选,其年进口量为各类纸张之首,而有光纸的进口数量逐年递减,在印刷界的地位“日趋没落”。简言之,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这一变化。首先是价格因素。有光纸原本以价格低廉取胜,但随着各国新闻纸产量的持续增加和向中国倾销数量的相应增长,新闻纸价格与有光纸价格逐渐持平,有光纸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其次是印刷适应性因素。有光纸只能单面印刷,而新闻纸则可以双面印刷,有光纸对印刷机械的适应性亦不及新闻纸。在出版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有光纸的印刷适应性并不占优。再次是读者审美要求的因素。有光纸书籍的面貌更接近传统古籍,这和当时求新求变的读者审美要求存在距离,而新闻纸书籍则更富现代气息。
这一时期,道林纸、铜版纸等高级印刷纸的使用也逐渐普及。比如不少新文学图书就用道林纸“精印”,这也适应了一部分作者与读者日益提高的书刊装帧审美要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中国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些经费较为充裕的学术机构所刊行的学术著作便用道林纸印刷。随着期刊业的发展,不少刊物越来越注重使用照片,进而还出现了以照片为主的画报。为了保证印刷品质,道林纸和铜版纸也多用于期刊印刷。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良友》画报1926年创刊之初即用道林纸印刷,自1929年7月出版的第37期起改用铜版纸印刷。
第三阶段:抗战全面爆发至抗战胜利。进口洋纸供给基本断绝,西迁至西南地区的出版机构主要依赖大后方所产土纸印刷。

土纸印刷的《农奴的故事》
第四阶段: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物价飞涨和物资垄断等原因,道林纸、铜版纸等高档纸已较少使用,主要使用新闻纸印刷。土纸出版物仍然在一定区域存在。
据著名出版家黄宝珣先生回忆,抗战胜利后用新闻纸印刷的图书、期刊很快运到重庆,土纸书一下子失去市场。各出版机构返回上海后,新闻纸书刊重新成为主流。不过手工纸并没有完全退出出版界。1946年11月,国民政府对包括纸张在内的进口商品采取“输入许可制度”。此举使得纸张进口数量受到很大限制,“纸荒”严重,出版界、报刊界受到极大影响,不得不压缩出版规模,许多报刊也被迫压缩版面。这种情况下,部分西南地区出版机构仍使用土纸印刷,如《大公报》就同时使用新闻纸、嘉乐纸、土纸印刷,这既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为了多渠道保障纸张供给。一些小型出版机构也不得不采用土纸(包括机制土纸)印刷图书,如南京童子军生活社于1948年7月初版的《童子军欢呼一百○一首》即使用机制土纸印刷,纸张粗糙灰暗,品质尚不及抗战时期的土纸书。此外,解放区仍然大量使用土纸印刷出版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时间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各阶段用纸情况也是概括性的。如果依实物去观察,还会有不少特殊情况,这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