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那一场爱情, 就如飞蛾扑火 (上篇) (一) 他纵身一跃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有了一个终结,他是这么认为的。不管是爱恨还是情仇,都结束了!桥梁拦不住他,河水溅起了一朵巨大的浪花,陪着他的是她的骨灰盒,或许心里有稍许的安慰吧?河水很急,一切转眼又恢复了平静,吞噬一副肉体,就如水底流动的沙砾,再也平凡不过了…… 在我去到里的时候,三面环水,里面只有一户人家,也只有一条出路。房子一周绿树成荫,屋后的梨树和枣树的枝枝丫丫低垂着,看着曾经就是硕果累累过,只是我没有赶上时候。水塘里的菱角秧子举着一片片叶子,这是一个吃菱角的季节。 奶奶说这是一个小水围子,让我叫男主人大爹,因为他也姓李,尽管他是奶奶的姨侄子。奶奶说各依各叫,这样显得亲切,我听奶奶的。大爹很帅气,高高扬扬的个头,没有接近五十岁男子那种臃肿的身体,身板笔直,爱笑。听奶奶说了我的名字,就叫我琴儿,说他女儿也叫琴儿,已经出嫁了,还有一个儿子和我年纪相仿,在江苏打工的。大妈也爱笑,一看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个头较矮,有些发胖,走起路来像一个滚动的球,不过腿脚还算利索。 傍晚时分,因为天气不凉,我们围坐在小院的方桌边吃饭。门"吱呀"的一声响了一下,探进来一张清秀的脸,耳边垂着齐耳的短发,接着进来一位身材苗条穿着一身合体衣衫的四十来岁的妇女。手里端着一个铁皮缸子,热气从缸子上面的盖里缓缓的飘逸着。她冲着奶奶妩媚一笑:"这就是二姨吧?"大爹站起来接过她手里的缸子,笑眯眯地说:"是咧是咧!坐下来一起吃点吧?"大妈起身要去拿碗筷:"一起吃点呗翠莲?都不是外人。"叫翠莲的女子摆摆手,又冲我笑了一下:"不了,家里也做好了。这就大侄女吧?真漂亮!这是热乎的豆浆,刚磨豆腐现压出来的,大侄女有身孕,喝点好。"我害羞的对她笑了一下,埋头继续吃饭。 翠莲是大爹这个小水围子边上唯一一户人家,一个在围子里,一个在围子外边,大爹出出进进都经过她家门口,她也是个外来户,靠磨豆腐为生。他们离街上不远,走路十五分钟左右。翠莲的男人也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一天到晚只顾埋头干活,就奶奶的话说,是那种石磙也压不出来一个屁的人。 我是躲计划生育来到这里的,没来之前,奶奶跟大爹打过招呼,大爹肯定也给这唯一的一个邻居打了招呼,有个风吹草动也好有人通通气。大爹房子还有个后门,来的时候奶奶就领着我看了地形,屋后的塘水不深,还有一片稻田,奶奶说万一有人来检查,让我从屋后的池塘里趟水躲到稻田里。我害怕,可那也是为了肚子里的宝宝,逮住了,肚子里的宝宝分分钟钟就会没了的。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乡村爱放电影,露天电影吸引村村寨寨的人都去观看,今夜去那个村,明夜又去那个庄。大爹爱看电影,翠莲也爱看。大妈天擦黑就睡觉,呼呼一夜到亮,那叫一个香甜,再好的电影也吸引不了她。翠莲的男人也是,除了磨豆腐,对啥好像都没兴趣。总感觉,这月老是牵错了线,把这两家的姻缘牵反了。 因为爱好一致,也没啥左邻右舍的,每次有电影,都是大爹和翠莲相约而去,他们很自然的你喊我应,没有丝毫的生疏感跟男女之间的别扭。没电影的时候,翠莲夜晚会来大爹家看电视,以前来的不多,大妈睡了,就剩他们两个共处一室多少有点别扭,不比露天电影,人多场合肯定感觉要自在些。我和奶奶来了,没电影的时候,翠莲几乎每天夜晚都来,不来奶奶不喊大爹也喊一声。我是不看电视的,基本也是早早的睡了,后来奶奶也不怎么熬夜了。翠莲和大爹每晚基本都看到电视息台,那个时候,电视基本十二点都会说"晚安"的。 (二) 大爹和大妈的婚姻没有爱情。大爹年轻的时候长得帅,人品好,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没哪一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谁把姑娘养大了让她去别人家去过苦日子呢?再说那个年代的婚姻,基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爹在结婚的时候,已经是没有父母的苦孩子了,当时能娶到大妈,没有打光棍,已经算不错的了,哪还能够去挑三拣四的?不要说父母辈,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在乡下,基本也是媒婆牵线,看的顺眼就走入了婚姻。 没有感情的婚姻,就是直接的繁衍后代,凑合着过日子,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与体贴,不吵不闹,就算是和睦美满了。 每次看电视,夜静了,就会有稍许的凉,大爹会拿出一件军绿色大衣,搭在翠莲的腿上,怕她腿寒,偶尔还因为剧情,两个人窃窃私语,相互一笑。翠莲胃不大好,大爹会准备点点心,或者一碟瓜子花生什么的,再给她倒点热水,让她垫垫肚子暖暖胃。那种细心、体贴与呵护,都是下意识的,没有丝毫的做作,让人暖心暖肺。 人偶尔的情感,在早期都是不知不觉间的,当他或她坠入了那种境界,还浑然不知。奶奶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当了一辈子的妇女主任,思想比较开放,以为这是邻居家相互交好,并没看出什么端倪。偶尔翠莲没来,奶奶还主动叫她,或许也是想我们是来躲计划生育的,邻居关系搞好有利无弊。 或许我对感情这玩意比较敏感,有天夜里睡觉我告诉奶奶,大爹和翠莲之间情况有点微妙,奶奶说:"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什么?都快四五十岁的人了,还有啥情呀爱呀的!"我说了那话没过多久,大妈趁大爹不在家,跟奶奶哭诉:"二姨,你给我做主,他和翠莲有猫腻。""你可不能胡说八道哈,等下人家说你污蔑她,都是邻居的,走动串门不是正常吗?人家就来看个电视,一起去看看露天电影,又没咋的。要不看电视看电影你也陪着一起不就行了吗?"奶奶呵斥了大妈一番。大妈不敢找大爹的麻烦,她知道大爹嫌弃了她一辈子,如果再捕风捉影的吃醋,肯定没好果子吃。女人的直觉是很灵的,大妈再笨,她也是女人 :"二姨,他俩正常啥呀?半夜我起来解手,看到他俩腿挨腿坐着,两个人腿上合伙搭一件大衣。他都没有那样对待过我!"奶奶没好气的说:"你们不都老夫老妻了嘛?他们还能翻天啊?别整天没事胡思乱想了!我是看着他长大的,老实巴交的一个人,这大岁数了还能有啥心思啊?你要不放心,以后他们看电视你坐那陪着。"大妈无语了,暗自下定决心坚持陪他们一起看电视。 大妈看着电视上的人来人往,瞌睡排山倒海而来。她看着大爹为翠莲端茶倒水,看着他为翠莲拿点心,看着他为翠莲的腿上搭着大衣,而自己,就仿佛一个摆设,大爹对她没有半点的嘘寒问暖,从结婚到现在都没有。看着大爹那般的体贴入微,她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人。大妈看不下去,也不想耽误了瞌睡,负气倒床就睡。 翠莲依旧每天来,而且每天还会送来一大缸子豆浆或者豆腐脑。大妈对翠莲的到来慢慢有了脸色,大爹和大妈平时言语很少,而为这事,大爹训斥了大妈一顿:"你甩脸子谁看呢?都街坊邻居的,来你家看个电视那是看得起你!"大妈不敢违拗大爹的意愿,夜晚依旧早早上床睡觉,眼不见为净!可心里头跟却刺辣辣的疼,然后就莫名奇妙的经常偷偷流泪,瞌睡再也没有那么香甜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一米阳光:李中芹,河南信阳人,笔名一米阳光,70后,小时候就喜欢写作,梦想成为一个写者。尤其喜欢写诗,把自己每一份心思都融入诗歌里,让灵魂在诗歌里自由歌唱。曾经在精品阅读、潮流美文、第一记录头条、诗人思归、文心诗苑等平台发表有诗歌散文三百多首(篇),诗人思归客诗词会特邀作家。业余爱好,喜欢唱歌、旅游、烹饪、朗诵。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夏梓言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