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少阳证有目眩?厥阴病没有目眩?

 遇见美好心向阳 2020-03-19

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人都知道,所谓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咽干目眩,按照《内经》理论,属于厥阴肝之病,但是这个症状却成为了《伤寒论》少阳病的主症,不得不说,这是三阴三阳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前面的文章介绍了,小柴胡汤主要针对的是气血,主要的病机就是血弱气尽腠理开,所以小柴胡汤是跟后世温病家观测到的卫气营血传变有密切关系的,为什么气分证可以传变到血分证,为什么太阳病有蓄血证,其中必有奥妙。

目眩乃血之病

在《伤寒论》之中,每一种病都有部位,比如太阳病在头项,阳明病在胃,少阳病在胸胁,太阴病在复,少阴病、厥阴病在四肢,在肠胃。少阳病之胸胁,其实也跟血室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血室是什么,一直以来也有很多争议,不过与肝血关系很大则是不可忽略的,但是为什么现代认为眩为肝病,但是伤寒论认为是少阳病呢?

从太阳走来,到了少阳其实与血弱气尽之柴胡汤证有类似点了,所以此时出现目眩,其实就是疾病在气分开始影响到血分了,血弱则不能冲肝,目不能视。

蓄血证与血弱气尽

高烧疾病会导致人体血受到影响,这是近代医学证实了的,在《伤寒论》之中,也有专门针对血症的方剂,比如我们熟知的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抵挡丸。

在血症中,有所谓的如狂,有发狂,还有就是少阳的“目眩”,目眩只是最开始,此时的人身只是影响到了血室,但是到了桃仁承气汤证,则直接形成了淤血了,而抵挡汤证则更加严重;不过,淤血的形成在下焦,不在上焦,小柴胡汤所面对的就是邪气从上焦往下走,所以治疗时不必要犯中上二焦。

少阳病,也是从上往下走,从胸胁走到少腹时的一个过程。“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是由阳入阴的重要契机,也是从气到血的一个过程。

治血必理气,柴胡当后用

大家都知道活血化瘀的方法,但是在临床上,如果活血化瘀只是活血的药,血去了之后,很快淤血又会形成,此时就需要加入理气之药,比如柴胡、青皮之类的。更高级的手法,则是之间用柴胡剂活血化瘀,则可以一劳永逸,比如我们熟知的血府逐瘀汤。

所以,理气活血,当从《伤寒论》悟入,可以走不少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