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鄱阳专栏】徐文心 | 垂眸,轻捻一段茶香

 香落尘外 2020-03-19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垂眸,轻捻一段茶香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一间古朴的雅室。     

茶香、古琴、紫砂、瓷,古木茶具,所有我所爱的古典元素,在此汇聚一室。只身静坐,仿佛时间停止。这样的一座雅院,在这座江南气韵的浙南小镇上,犹如一朵青莲出落得静美。

文/徐文心  主播/魏小裴   版式设计/仓鼠姑娘

品茗

 这是一间纯粹的茶苑,它坐落于喧闹的街角,却如珠玑般散发出清雅莹润的气息。“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在古朴的品茗桌上,乳香清泉在茶艺人的素手中回转,淡淡的茶香徐徐漫散,氤氲之中顿觉尘世渐远。

手持一碗,啜上一口,任茶汤入喉。《七碗诗》的小句,言尽了茶汤的神韵。或许,有人爱普洱的日久弥香、酒红透亮;或许,有人爱红茶的甜香沁人、温醇雅和;或许还有人喜欢绿茶的清新自然、清风拂面。可青茶的香高味长,七泡余韵更是令人不释吧?你喜欢什么茶呢?或许,这里可以为你找到答案。

当然,在这品茗间,你还能聆听曾经茶马古道的悠悠驼铃,可以穿越时空跟随乾隆的脚步来到龙井村狮峰山下,当然你也可以了解大红袍的神奇典故,还能闲听铁观音的各种传说。其实,每一款茶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品茶,就是对美丽的探寻。

听琴

 一张古琴,配一座雅室;一曲琴音,成一段茶缘。

 当你坐在挂着字画的茶室里,耳畔缓缓流过古筝的春花秋月,你的心能不安静吗?这种古老而又柔婉的乐音,将外面的喧嚣浮华冷面拒绝,给你一段澄净的时光。我最爱古乐器,尤爱筝声,品茗又听琴,回忆过往,静观得失,情不醉人人自醉。

如果,你会弹上一曲,也不妨在这里调拨二十一弦,奏出个典雅的《高山流水》,轻捻一段哀婉的《梁祝》奇情。其实,只要你我有着一样的古典情结,我们听琴语,都能听到花儿在不同年岁开落的声音。

赏器

 瓷,一个既远又近的典雅符号,中国的译名,或许没有一个华夏人不爱。从古老的东方土地诞生,却在世界器具界尊为绝对宠儿。“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这是对中国瓷器最好的概括。“天青色等烟雨”的青花瓷,让你惊叹于千年瓷都的历史风韵;“素肌玉骨、如冰似玉”的青瓷,让你触摸龙泉古窑的神秘悠情。当然,“精思巧手,茶道文心”的紫砂,更是博大精深,有言之无尽魅力。还有来自台湾的瓷器新贵----活瓷,大气磅礴,容健康于本身,也是令人爱不释手。觅得一款心仪小品,置于案头,或俯仰之间细赏,或把玩于素手之间,皆是人生一大雅趣。

 当然,这里还有雅致的茶盘。你看,那承着大清雍正青花瓷茶具的黑檀木——“弧度”,古朴大气、简约尊享;红木孔明茶盘如古琴玉立,在光影变幻间诉说古今;花梨木,淡红微黄、纹理清晰,质感独芳。我最爱的是那款黑檀木的“清趣荷叶”,恰如一片舒展的荷叶,优美圆润的弧度,委婉地写意了江南的秀气。

会友

在闲暇之余,携上几位同道之人,一起品茗小叙,真乃人生乐事。

琴声幼幼,茶香袅袅,古韵之中,敞开日久关闭的心扉,卸下俗世面具,一个个真实的自我得以释放。茶性最朴,无酒的浓烈,人在品饮之间却得君子之交。

我是一个有着与生俱来孤独感的人,一颗安静的心总在以旁观的姿态,来观望这世间的悲欢离合。然而在品茗间,有幸就会遇见了一位能够与我谈笑风生的人。那一见如故的美好,让生命不再孤独。人生最难觅的是知音,在茶香古韵之中得知心,我相信我们都会用一世去珍藏。

又是一段安静的时光,品茗听琴,琴声流过,垂眸间茶香醉人。曾经白乐天轻声吟咏“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而今,我是“无由执一笔,寄予爱茶人”,此生只愿每个爱茶的我们,皆可“含香出尘世,呷水遇知音”。

作者简介:

徐文心,本名徐萍,鄱阳谢家滩人,鄱阳诗词协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师。上课之余,偶作小诗,常写短文,发表散文若干,曾获全国性征文大赛一等奖。岁月蹁跹,诗心亭亭,心怀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主播简介

魏小裴,喜马拉雅有声主播,有近十年的专业电台播音主持经历,在喜马拉雅FM创办有《宝贝晚安》、《消闲四品》、《经典诵读》、《宝贝总动员》等专辑,现与“香落尘外”原创文学微信平台合作推出《香落尘外》原创文学有声节目,致力于传播原创文学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