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最新广东省中考名著阅读题型解析 之《骆驼祥子》常考题型

 两生花020 2020-03-19

2018最新广东省中考名著阅读题型解析

之《骆驼祥子》常考题型

2018年最新中考考纲——名著部分】

1.了解课文和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2.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3.欣赏推荐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一、近三年中考真题

1.2015年《童年》,外国

1)情节概述——联系原著,选文A中外祖母不喜欢小茨冈的原因是。

2)体验看法——联系原著,结合选文B,请说说外祖母的话为什么让“我”永志不忘。

3)人物形象——结合选文AB,分析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

2. 2016年《朝花夕拾》,中国

1)情节概述——联系原著,概述鲁迅和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2)艺术特色——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人物形象——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

3. 2017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外国

1)情节概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三天“我”分别有哪些愿望?请结合原著回答。

2)体验看法——为什么说“爱”有点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的云彩”?

3)人物形象——联系原著,概括海伦·凯勒的两种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

二、题型探究分析

1、近三年,【情节概述】和【人物形象】是必考题,还考察【艺术特色】和【体验看法】这样的题型,而【文学常识】题型近九年都没考察。

三、答题攻略

【题型1:情节概述】

1)题型特征:A.要求简单概述文段的情节或主要内容;B概述所选文段以外的相关情节或主要内容。

2)真题再现:

2014广东)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2015广东)联系原著,选文(A)中外祖母不喜欢小茨冈的原因是(1________;选文(B)中外祖母整天不理的原因是(2________

2016广东)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2017广东)假如给三天光明,这三天分别有哪些愿望?请结合原著回答。

3)答题思路:

情节概述是广东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查的重点,情节的相关勾连是考查的热点。如:2014考查的是“三借芭蕉扇”的情节勾连;2015考查的是“小茨冈”和“惩罚酒馆女主人”的情节勾连。2016年考查的是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2017年考查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三天”的情节。

一定要熟悉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特别是关系到人物命运和生死转折的情节。

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是“结合原著”还是“结合文段”,而且情节的勾连答案一般不会出现在选段中。

【题型2:人物形象】

1)题型特征:A. 结合选段中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内容,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评价;B.结合选段外的情节内容,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评价。

2)真题再现:

2014广东)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2015广东)结合选文(A)(B),分析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

 2016广东)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2017广东)联系原著,概括海伦·凯勒的两种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

3)答题思路:

A类题,根据选段中人物具体描写,概况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2014/2015/2016)。

答题模式:人物描写+性格特征+选段相关的情节内容

注意事项:务必要把握准确五种人物描写;务必要结合选段的具体内容来分析问题

 B类题,结合选段以外的其它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2017

答题模式:性格特征+与性格特征相关的具体情节内容

注意事项:务必记准确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务必记熟悉该性格特征相关的具体情节内容。

【题型3:体验看法】

1)题型特征:这类题要求联系原著,结合选文内容内容,探求作品的主题思想,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等;或根据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情节,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看法等

2)真题再现:

2015广东)联系原著,结合选文(B),请说说外祖母的话为什么让“我”“永志不忘”?

2017广东)为什么说“爱”有点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的云彩”?

3)答题思路:

熟悉名著的主题,作家的写作意图。

联系名著的写作背景

能够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把握主题

能够迁移,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反映名著的主题。

【题型4:艺术特色】

1)题型特征:

A赏析语言特色——要求对名著选段中的语言进行鉴赏;要求分析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求赏析某个句子的语言美。

B.赏析写作手法——要求指出选段或某部分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指出其作用。

2)真题再现:

2016广东)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答题思路:

A类题,要求赏析语言特色,首先,要找出或选定符合要求的语句、语段;其次,选取品析语言角度(可以选择从分析修辞作用,从品味动词、形容词,从赏析描写语句等方面入手赏析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进行赏析。

  答题模式:语言特色+例句(概括语言或引用语言)+点评(特点、作用、感受等)

  答题规范用语: a.常见语言特色评价用词:生动性: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深入浅出、含蓄委婉;简洁性: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深刻性: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寓意深刻。

  b.常用修辞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拟人: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事物富有生命力:夸张:强调、突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增强句子语气,使句子气势磅礴: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

c.描写手法的作用:

环境描写作用——渲染_______气氛,衬托_______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描写作用——运用_______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______特点,深化了_____主题。

B类题,要求赏析写作手法。首先,要判断选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然后,再根据选段内容,分析此写法的作用。2016年考查的就是此类题。

答题模式:判断写作手法+结合选段或原著内容分析其作用

常考写作手法的作用:

   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先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象征:具有暗示作用,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感情和哲理的理解。

   对比:有力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

衬托:突出强调主体对象的特点,使之更鲜明。

   铺垫:为下文某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

反语:委婉含蓄而有力地表达否定、讽刺或嘲弄的感情。

  托物言志:能深入浅出地表明抽象道理,使之生动具体。

  夹叙夹议:灵活多变,可以自由自在地表情达意。

  欲扬先抑: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四、实战运用

请根据名著《骆驼祥子》,设计出以上四种题型,并能够解说答案,小组合作展示。

题型

题目

答案

1.情节概述

1.你知道祥子的外号为什么叫作骆驼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正在进行军阀混战的兵痞抢去了,后来他在逃跑的路上顺手牵走几匹骆驼,祥子把它们卖了,在生病时候说梦话透露出来,因而得了个骆驼祥子的外号。

2.简单说说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人物形象

联系整部小说,说说祥子的人物形象?

祥子:

一起:老实、健壮、善良、淳朴、木讷、勤快、吃苦耐劳,有美好的理想。

一落:坚韧中带着一些软弱。

二起:目标明确,有理想,有行动。

二落:对生活的无奈与心死。

三起:从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慢慢向软弱、颓废、麻木转变。

三落: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缥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被迫结婚:老实、软弱、认命。

彻底堕落: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

3.体验看法

读《骆驼祥子》给我们的启示?

①小说通过描写老实、健壮的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变得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②写作时要学会运用丰富、细腻、多样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这部小说以祥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小说通过描写祥子一生中的三起三落最后沦落末路的经历,告诉人们在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主要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心酸故事。本文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

4.艺术特色

联系原著,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①人物个性突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如外貌、心理、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肖像描写:作者通过祥子前后肖像的对比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他性格特征的发展变化。如:    小说的开头(小说第一章):刚从乡下来的祥子给人的印象是年轻、健壮、憨厚、朴实,像一颗成长中的树,虎虎而有生气。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他体面,要强,吃苦耐劳。

      小说的结尾(小说第二十三章):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沉重打击之后,祥子变成了一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反映祥子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如第一次买车时(第一章):“他手哆嗦得厉害、几乎要哭出来这是以动作、情态写心理。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抢走以后(第十一章):他摸紧了拳头,说了一句话:“我招谁惹谁了?”这是从语言写心理。

      环境描写:作者通过环境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小说的第十八章用了大量篇幅写北平的六月:“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单调的叮叮当当这部分就是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酷热难耐的天气,烘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和祥子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

 ②采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来写,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作者用独创的京味儿语言艺术,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自然风景画和底层社会的风俗画,呈现出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如:①作者描写祥子身体的健壮,就用了结实硬棒挺脱这样带有地方色彩的字眼。②作者描写祥子的第一辆车时,就用了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的字眼,使人感到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活泼流畅,朗朗上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