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广东省中考名著阅读题型解析 之《骆驼祥子》常考题型 【2018年最新中考考纲——名著部分】 1.了解课文和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2.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3.欣赏推荐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一、近三年中考真题 1.2015年《童年》,外国 (1)情节概述——联系原著,选文A中外祖母不喜欢小茨冈的原因是。 (2)体验看法——联系原著,结合选文B,请说说外祖母的话为什么让“我”永志不忘。 (3)人物形象——结合选文AB,分析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 2. 2016年《朝花夕拾》,中国 (1)情节概述——联系原著,概述鲁迅和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2)艺术特色——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人物形象——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 3. 2017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外国 (1)情节概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三天“我”分别有哪些愿望?请结合原著回答。 (2)体验看法——为什么说“爱”有点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的云彩”? (3)人物形象——联系原著,概括海伦·凯勒的两种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 二、题型探究分析 1、近三年,【情节概述】和【人物形象】是必考题,还考察【艺术特色】和【体验看法】这样的题型,而【文学常识】题型近九年都没考察。 三、答题攻略 【题型1:情节概述】 (1)题型特征:A.要求简单概述文段的情节或主要内容;B概述所选文段以外的相关情节或主要内容。 (2)真题再现: ①(2014广东)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②(2015广东)联系原著,选文(A)中外祖母不喜欢“小茨冈”的原因是(1)________;选文(B)中外祖母整天不理“我”的原因是(2)________。 ③(2016广东)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④(2017广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三天“我”分别有哪些愿望?请结合原著回答。 (3)答题思路: ①情节概述是广东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查的重点,情节的相关勾连是考查的热点。如:2014考查的是“三借芭蕉扇”的情节勾连;2015考查的是“小茨冈”和“惩罚酒馆女主人”的情节勾连。2016年考查的是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2017年考查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三天”的情节。 ②一定要熟悉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特别是关系到人物命运和生死转折的情节。 ③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是“结合原著”还是“结合文段”,而且情节的勾连答案一般不会出现在选段中。 【题型2:人物形象】 (1)题型特征:A. 结合选段中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内容,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评价;B.结合选段外的情节内容,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评价。 (2)真题再现: ①(2014广东)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②(2015广东)结合选文(A)(B),分析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 ③(2016广东)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④(2017广东)联系原著,概括海伦·凯勒的两种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 (3)答题思路: ①A类题,根据选段中人物具体描写,概况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2014/2015/2016)。 答题模式:人物描写+性格特征+选段相关的情节内容 注意事项:务必要把握准确五种人物描写;务必要结合选段的具体内容来分析问题 ②B类题,结合选段以外的其它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2017) 答题模式:性格特征+与性格特征相关的具体情节内容 注意事项:务必记准确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务必记熟悉该性格特征相关的具体情节内容。 【题型3:体验看法】 (1)题型特征:这类题要求联系原著,结合选文内容内容,探求作品的主题思想,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等;或根据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情节,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看法等。 (2)真题再现: ①(2015广东)联系原著,结合选文(B),请说说外祖母的话为什么让“我”“永志不忘”? ②(2017广东)为什么说“爱”有点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的云彩”? (3)答题思路: ①熟悉名著的主题,作家的写作意图。 ②联系名著的写作背景 ③能够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把握主题 ④能够迁移,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反映名著的主题。 【题型4:艺术特色】 (1)题型特征: A赏析语言特色——要求对名著选段中的语言进行鉴赏;要求分析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求赏析某个句子的语言美。 B.赏析写作手法——要求指出选段或某部分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指出其作用。 (2)真题再现: ①(2016广东)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答题思路: ①A类题,要求赏析语言特色,首先,要找出或选定符合要求的语句、语段;其次,选取品析语言角度(可以选择从分析修辞作用,从品味动词、形容词,从赏析描写语句等方面入手赏析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进行赏析。 答题模式:语言特色+例句(概括语言或引用语言)+点评(特点、作用、感受等) 答题规范用语: a.常见语言特色评价用词:生动性: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深入浅出、含蓄委婉;简洁性: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深刻性: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寓意深刻。 b.常用修辞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拟人: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事物富有生命力:夸张:强调、突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增强句子语气,使句子气势磅礴: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 c.描写手法的作用: 环境描写作用——渲染_______气氛,衬托_______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描写作用——运用_______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______特点,深化了_____主题。 ②B类题,要求赏析写作手法。首先,要判断选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然后,再根据选段内容,分析此写法的作用。2016年考查的就是此类题。 答题模式:判断写作手法+结合选段或原著内容分析其作用 常考写作手法的作用: 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先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象征:具有暗示作用,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感情和哲理的理解。 对比:有力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 衬托:突出强调主体对象的特点,使之更鲜明。 铺垫:为下文某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 反语:委婉含蓄而有力地表达否定、讽刺或嘲弄的感情。 托物言志:能深入浅出地表明抽象道理,使之生动具体。 夹叙夹议:灵活多变,可以自由自在地表情达意。 欲扬先抑: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四、实战运用 请根据名著《骆驼祥子》,设计出以上四种题型,并能够解说答案,小组合作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