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兰州实践”

 旷达致远 2020-03-19

争创全省一流全国示范城市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兰州实践”

走进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杨家园“巷往时光”小巷,老传统与新时尚映入眼帘,绿色低碳、垃圾分类等绘画卡通与白墙黛瓦、老旧照片完美融合,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整洁、安逸、和谐……

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条巷子曾是“三不管”小巷,又窄又长坑洼不平,酒泉路街道根据以往工作经验,以辖区历史文化底蕴为主题,对辖区背街小巷进行整改,“脏乱差”小巷华丽转身为充满文化韵味的“寻巷”,窄窄小巷尽显生机和故事。

打造“巷往时光”等城市治理一体化小街巷,只是兰州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兰州市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模式,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高效能治理,全市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民情流水线:输入民生收获民心

在兰州市七里河西湖街道办政务大厅,“民情流水线”流程示意图格外醒目:民情受理、限期办结、公示反馈、限期监督,每一环由谁负责、如何操作,一目了然。

“民情流水线”工程是兰州创新城市治理、为民排忧解难的便民工程,借鉴工厂流水线模式,把收集到的民需、民忧,设置成受理、办理、反馈、监督四个环节,形成一个服务闭环。

“在这条流水线上,前一环推后一环、后一环逼前一环,每个环节都亮在大家眼皮底下,谁都不能怠慢,谁都不敢推诿。”西湖街道办负责人说。

这条惠民“流水线”输入的是民生,化解的是民忧,收获的是民心。马滩黄河湿地公园就是“民情流水线”输出的民心工程。

平坦干净的步道通向黄河岸边,步道两旁的花草绿植竞相争艳,造型精美的亭台里老人闲坐畅聊,年轻人在足球场上挥汗如雨,这一幕幕都在诉说着马滩黄河湿地公园的变迁。

“现在这个漂亮的公园,4年以前还是个烂泥滩,汛期被水淹没,旱期显出滩涂,垃圾露天堆放,居民意见较大。”七里河区住建局局长陈鸿涛说,近两年来,七里河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辖区内建设许多绿地和小游园,仅2017年就建成17个小游园。

如今,七里河区“五百米见绿,一公里见园”已经从纸上变为现实。

在马滩黄河湿地公园健身的退休老人何老师说:“这里变化可真大,我们像生活在花园里一样,环境变好了,人心情也更舒畅了。”

据悉,兰州着力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新途径,推出“民情流水线”“邻里守望、楼院看护”“十户联防、五户联保”等一批社会治理好经验,成为化解社会矛盾、源头防范风险、畅通群众诉求、促进社会稳定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数据共建共享:治安联防平安联创

“近日,兰州西固区山丹街一人行道上,有人长期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兰州12345民情通工作人员接到于先生诉求后,第一时间转至西固区政府。

经工作人员核实,执法人员现场查看,将占道经营车辆清理,对摊主进行批评教育。随后,工作人员将处理情况进行答复,于先生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兰州12345民情通是兰州市三维数字中心服务平台。近年来,兰州市将智能化作为破题之举,打造集“数据融合、智能安防、精细治理”于一体的大数据应用体系,首创研发了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2014年4月,兰州市三维数字中心建成,中心包含492.8万个人口数据、246.6万人房关联数据、32.3万个法人档案数据、7.4万余个楼宇信息、128.7万个房屋信息等在内的六大数据库,夯实了“数据底座”。

三维数字中心将全市48部服务热线全部纳入12345民情热线,及时受理回应、移交转办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全面建成市、县、乡、村综治中心(室),在全市划分5600多个网格,为8000多名专职网格员配备手持终端,实现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主动发现和受理。

同时,深入推进三维数字中心与雪亮工程、政务系统、综治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共用,将大数据与治安防控相结合,形成了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加强了基层基础。

兰州市连续7年投入7亿多元,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建设安装社会面高清视频监控探头两万多个、卡口系统69个的基础上,新建1万个高清点位、改造2800个标清点位,整合联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15000多个视频监控点,打造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

目前,兰州市8个区(县)、114个乡镇(街道)、1130个社区(村)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并挂牌运行,实现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警务“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

市域治理目标:全省一流全国示范

今年9月,甘肃省委政法委印发了《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将兰州等5个市确定为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

兰州市委政法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兰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兰州的实施方案》,于11月29日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标志着兰州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建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全省一流、全国试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金泉告诉记者,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达到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明显提高,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化解,各类违法犯罪有效遏制,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兰州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宣传部长、市委政法委书记、法检公三长任副组长,市级40个主要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小组,市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实施方案》确定了五方面25项重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发挥五治作用、防范五类风险、提升五种能力、完善五项机制、加强五大建设:

——发挥五治作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基础、智治支撑“五治”作用,着力优化社会治理方式;

——防范五类风险:防范化解暴力恐怖、网络安全等“五类”风险,全力确保国家政治安全;

——提升五种能力:提升打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防控、重点行业安全监管、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五种”能力,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完善五项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心理服务、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法治宣传教育“五项”机制,源头化解各类矛盾隐患;

——加强五大建设:加强综治中心、全科网格、政法公共服务体系、过硬政法队伍、群防群治力量“五大”建设,切实筑牢社会治理根基。

杨金泉表示,兰州市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以解决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风险隐患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具有兰州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兰州力量。(周文馨赵志锋)

相关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