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走通夹湾路》

 宜昌石头书屋 2020-03-19

刘大振:只是3路车通告改道一事,在你笔下却表现的如此细腻生动,被你品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功夫啊!

李迎伍:我是葛洲坝的职工,对葛洲坝工区的了解还不如你多,惭愧。

云梦:王老师我在这条街上上班。左侧是我们单位的一排门面。我在这里服务。葛洲坝船闸增容,这里都会拆迁,就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在镇镜山公园后面还有一个老平房,旧的不能住人了。一棵樟树是我父亲生前种了有三四十年了,这排房子没有一户人家了。

何立:当时那儿好红火,百货批发。

云梦:我家的老房子是从公园上去很破旧的方子了。去年听说葛洲坝基地管理局要统一给旧房子装彩瓦。这里都是老工人在居住,年轻人都搬走了。浇二搬迁也搞的这里的人无心居住不热闹了,生意也做不起来。也都想搬迁。房子太旧太小了。

云梦:感谢您对葛洲坝的美文,谢谢您。随着葛洲坝三供一业移交政府。

李芝瑞:赏读你的《走通夹湾路》文,似乎像游记或随想录,一幅街市变迁的图画历历在目。葛州埧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宜昌城不可分割的一方沃土,也是水电名城的由来之地,更是外地游人观赏之处。昔日的葛洲埧给人的感觉是建筑工地星落棋布,工棚陋居繁多,街市杂乱,成天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声,挖掘飞扬的尘土,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的景象。而今,葛洲坝变了,满目的高楼大厦,花园别墅,繁华的街市,穿梭不停的人流,依山傍水的景区,更有那名扬天下的葛洲坝船闸。抚今忆昔,透过葛洲埧街市变迁的一角,让我们看到了宜昌誉为水电名城,进而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日新月异的光彩!再为好文美篇点赞!

周念宁: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石头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这两句诗的含义。石头一再的不辞辛苦,到访那一荒凉之地,并记录下来点滴,为的是给当年曾为修建葛洲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留下点什么。正如开华所说:宜昌的变迁史你可称司马迁之一人!

何苏林:石头,宜昌变化太大了,被你写的有血有肉写活了,长知识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