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书评 | 迂冰 |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香落尘外 2020-03-19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作者 | 迂冰   编辑 | 湛蓝

 《追风筝的人》读完了,感觉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不断过滤自己的灵魂。小说是一位移居美国的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写的,文笔优美、情节感人。人性、道德、忏悔、救赎、勇气跃然纸上,美丽中的残忍, 屈辱中的坚韧,耐人回味。

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阿富汗,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两人出生命运相似,阿米尔的母亲在生阿米尔时死于难产,而哈桑的母亲生下哈桑不到几天就跟着剧团人跑了,他们两个都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也没有被母亲抱过,阿米尔的爸爸请了奶妈喂养大了他们,阿米尔的家族在阿富汗是有地位的,他的爷爷是位法官,当年收养了哈桑的父亲阿里,阿里是一位孤儿,因为患病右腿残疾。所以阿米尔的爸爸与阿里一起长大,而他们的儿子又一起度过童年。尽管阿米尔比哈桑大一岁,但是两人的出身不同,是少爷和仆人关系,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阿米尔在缺少父爱的时候,是在哈桑的陪伴与庇护下幸福的生活。阿米尔上学、读书,喜欢写故事,而哈桑一个字也不认识,整日里,和父亲干活、买杂货,伺候着阿米尔父子的生活,永远住在泥土做的阴暗的屋子,因为他们是哈扎特人,在阿富汗没有地位。阿米尔性格胆小、懦弱,理想是当作家,这与经商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大相径庭,阿米尔在父亲眼里看到了更多的冷漠。而哈桑虽不识字,但他机智、勇敢、性格坚韧,为了阿米尔少爷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阿米尔的父亲对哈桑的爱护让阿米尔惴惴不安,比如,父亲会准确记着哈桑的生日,每年都有哈桑的礼物,还给哈桑治好了他出生时的兔唇,这为他们以后的友谊分裂埋下伏笔。

小说大量回忆描写童年的故事、友情。童年里的点点滴滴会对他成年后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阿米尔需要哈桑的保护与陪伴,但是他在内心深处哈桑只是不识字的有着哈扎特人血统的仆人,对个别阿富汗贵族少爷对哈桑的欺侮与嘲笑,阿米尔只是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在一次风筝比赛中,在哈桑的多次鼓励下,阿米尔赢得了第一名,哈桑为了追到象征比赛英雄的最后一只风筝,被恶少阿塞汗揍地伤痕累累,也不交出风筝,因为他承诺过少爷:为你,千千万万遍,他做到了。然而阿米尔偷偷躲在一旁,目睹了一切,却没有勇气站出来。他背叛了哈桑的友谊。父亲为此次胜利特意举办了宴会,功劳是哈桑的,他卧床不起,阿米尔的心理承受着折磨与令他窒息的压力。他害怕看到哈桑,仿佛哈桑知道他目睹了挨揍的整个过程而没有像哈桑保护他那样勇敢站出来,他要求父亲辞退阿里和哈桑,父亲恼羞成怒不理他,于是他把钱和手表趁阿里父子外出时,悄悄放置在他们房间,并向父亲告发了他们,父亲没有相信,而哈桑承认了,阿里要求离开,没脸呆下去,阿里带走了哈桑,回到贫民区,阿米尔与哈桑这一次却是永别,阿米尔性格中的懦弱,做事犹豫,导致他没有勇气,也有对哈桑一点点的嫉妒,他不想让哈桑夺走父亲对自己的爱,哪怕一丁点。但是,他逼走哈桑,证明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他对自己太苛刻,他无法原谅自己没有保护哈桑,最好的方式是,永远不要见到哈桑。

没过多久,俄军占领阿富汗,阿米尔父子辗转逃难到美国,他体验了难民的生活,父亲又一次像大树一样庇护他,在美国,他念完大学,娶了美丽的妻子,父亲为了他却倒下了,在父亲的追悼会上,来了好多人,都是父亲无偿资助的穷人。各行各业,父亲就是伟岸的大山,在阿富汗,办恤孤院,接济穷人,有很高的威望;在美国,放下身段,找工作,干最脏最累的活。阿米尔永远是个少爷,因为父亲永远也爱他。

在美国,阿米尔出版了小说,成为作家,过上了优越的生活,他以为哈桑和阿富汗的阴影消失了。二十年后的一天,父亲的朋友拉幸汗,也是阿米尔写作的导师打来电话,他说自己时日不多,请求阿米尔回来,有事要托付,并说这里有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终于踏上故土,二十年前的情景又重演,此时的阿富汗已经被塔利班统治,阿富汗灾难深重。


        阿米尔见到了已经快奄奄一息的友人拉辛汗,拉辛汗告诉了他这里发生的一切,父亲逃难时,将自家的房子托付于朋友拉辛汗,拉辛汗体力渐渐不支,他于是千方百计找到了哈桑,那时阿里已经被塔利班的炸弹炸死,哈桑成家了,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索拉博,他们一起回到了阿米尔的家,哈桑答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相信有一天阿米尔少爷会回来,他们是最好的兄弟。可是塔利班的人看上了这座房子,要霸占它,哈桑为了保护好房子,誓死抵抗,子弹从他的脑袋穿过,他用生命践行了,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诺言。他的妻子也被打死,年幼的儿子被送进恤孤院,此时的拉辛汗已经病入膏肓,他叫阿米尔回来请求他收养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阿米尔听了踌躇不决,因为阿富汗此时战火纷飞,他害怕生命危险,也担心家人是否同意。拉辛汗告诉了他一个秘密,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是父亲与仆人阿里的妻子所生,阿米尔的负罪感再次上升,哈桑应该和他一样,有同等的权利,同时也为父亲忏悔,小说中所有的细节疑团一一解开,为什么他嫉妒哈桑得到父亲的宠爱,哈桑只是不识字,但是他有着父亲身上的坚韧、果敢、善良、机智,而阿米尔只是受过教育,做事永远懦弱,难怪父亲常说,要不是亲眼看见阿米尔从妻子的肚子里取出来,他不相信阿米尔是自己的儿子。阿米尔在内心的不断忏悔中,一一救赎着自己灵魂深处的丑恶。
       阿米尔下定决心去寻找索拉博,从恤孤院得知他被塔利班的人带走,而带走索拉博的人是当年欺负他们的恶少阿塞汗,阿米尔与阿塞汗决斗,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与人打架,为了哈桑的儿子,他被挨揍,几乎奄奄一息,他们逃了出来,但是在收养索拉博的时候遇到麻烦,阿米尔已经是美国人,收养一个阿富汗孤儿要证明好多关系,此事拖了下来,索拉博感觉无望,阿米尔打算先把他送回恤孤院,10岁的小男孩索拉博听后选择了自杀,因为他说:他已经厌倦了一切事情,他想回到过去,回到有爸爸和妈妈的生活中去。

幸运的是抢救及时,索拉博被救活了,他们终于回到美国,阿米尔向周围的人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承认了父亲一辈子都不敢承认的私生子哈桑以及他的侄子索拉博。小说的结尾是美丽的,也是残忍的,索拉博有了亲人,但他却永远沉默,没有笑容,周围的人当他是哑巴,尽管妻子一家人很爱他,但他过早经历了生命中不该经历的东西,亲眼看到塔利班人用枪打死了父母,在恤孤院里缺吃少穿,他被塔利班人带走后,遭受的性侵犯使他的心灵倍受创伤。小说以再次追风筝结尾,是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然而,索拉博仍然毫无表情,这也是全阿富汗孤儿的悲哀。
       小说直述了战争的残酷,无论是俄军还是塔利班,杀死阿富汗贫民,就像踩死一只蚂蚁,战争带来的不仅是家园变成废墟、亲人的离散,还有人们心灵上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他们枪杀老百姓,抢夺别人财富,去恤孤院奸淫女童、男童,犯下滔天罪行,却还说是为了保护人民。此时的我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和平。

 小说也通过阿米尔从始到终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人性的平等,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人们尊重。而血统高贵的人,有灵魂丑陋的一面,看起来血统低贱的人,灵魂却是干净、纯洁。道德的良知会唤醒每一个有着善良种子的人。
       人性平等与蔑视的对话,灵魂崇高与丑恶的挣扎,回归到道德的底线,是谴责、是忏悔、是救赎。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作者简介

迂冰 : 爱阅读,喜欢行走在文字里的行云流水。

   我们的团队

主编:湛蓝

排版编辑:绿腰   强哥   ETA   凤尾

审稿编辑: 铜豌豆  一池萍安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配乐:罗晚词

稿费:湛蓝

总策划:林一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