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 | 禹艳芬 | 那些温暖我心灵的女子(二) 静儿的故事

 香落尘外 2020-03-19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那些温暖我心灵的女子(二) 静儿的故事

作者:禹艳芬 | 版式设计:凤尾

静儿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俩以相同的分数进了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可见我们的缘分非同一般。
      静儿身材娇小,一头齐腰长发,由于是老乡,我和静儿有很多的共同话题,于是操场边,树荫下,留下了我们的许多欢声笑语。
      慢慢地,我了解到静儿其实是一个苦命的娃儿,由于是早产儿,静儿的身体一直很孱弱,几乎成了一个药罐子。有一次,静儿病了,很严重,邻居都劝说让父母放弃静儿,然而,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硬是找遍了偏方,把静儿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经过自己的努力,静儿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和我一起到了都市求学。
    大学的时光是闲散的,我和静儿有着相同的爱好——喜欢跳舞。周末的夜晚,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吃过晚饭,我们就沿着学校门口的街道散步,约么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到了“老地方”,那是一个位于高楼顶部的露天舞厅,一个人两块钱可以跳个够。由于我个儿髙,相比之下,静儿较为娇小,于是在舞厅里,我自然充当了男伴的角色,跳的舞步全是男士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舞步是青涩的,常常踩到对方的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舞步渐渐变得娴熟,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就这样,在静儿的指导下,我在那里学会了好多舞步:慢三、慢四、十四步……
    由于我俩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于是每次学校组织的活动,都少不了我们的身影,在我的影集里,至今还留有我和静儿的一张舞蹈合影,照片上,是两个化着舞台妆的“美人胚子”。

 记得那是“五四”活动,学校要组织舞蹈比赛,我和静儿自告奋勇报了名,在接下来的一个周里,我们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练习舞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比赛的时候,我俩自己编排的舞蹈《好日子》荣获一等奖。颁奖典礼结束后,我们学校的“摄影师”硬是拉着我俩拍了那张照片。
         除了一起去跳舞,我和静儿还喜欢一起到山野复习功课。在天气晴好的周末午后,我俩会手提一袋零食,包背几本书去学校附近的山里看书。
       其实,看书是借口,欣赏美景才是真的。在山野里,摇曳的小雏菊总是会引起我们的好奇,那小小的、并不惹眼的花儿犹如一个个美丽的仙子在翩翩起舞,无论有没有观众,它们都会在春天里,努力绽放自己的姿彩,我们很庆幸这份美丽的相遇。在落日的余晖中,我们告别小雏菊,踏上了归途。
        大学毕业后,我们都回到了家乡,站上了三尺讲台,把青春和热血交给了家乡。
        岁月更迭,偷不走我们的情缘,成婚之年,我和静儿居然找了同一个单位的人做老公。假期,我们都会去老公的单位休假,由于这奇妙的巧合,在老公上班的夜晚,我俩经常走到一起,或闲聊,或娱乐,每一次相见,心底都是暖暖的。
        现在,我和静儿都回城了,只是她在城郊,我在城里。在某个周末,我们会带着各自的孩子聚在一起,看着俩孩子在我们面前嬉戏,我的心里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世交吧!
       在月朗星稀的时候,我会在心底默默祈祷,愿静儿和我能够一直这样幸福地相处下去,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

禹艳芬,2000年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保山分校,系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自媒体“第五季微刊”签约作者。曾在《保山日报》和《千年茶乡》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母亲的年货》、《家乡的野菜》、《刺竹山情缘》、《童年拾遗》多篇,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顾问:蒋新民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一心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米米   从前慢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