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这4个特征的人,容易晚景凄凉,越年轻赶紧改

 江山携手 2020-03-19

人的一生,也不过三万天有余,有的人会说:“三万多天还远着呢,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有这样想法的人,就要小心了。活在当下说的轻巧,可是把眼光放长远了看,就会发现,活在当下的人,大部分老了之后,是真正的晚景凄凉。

很多人都觉得三万多天很长,其实,仔细算一下,一个人能奋斗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多,就拿睡觉来说,大多数人都喜欢睡8个小时,那好,人生就没了三分之一,就剩下两万来天了,再减去个头尾,至少又少了一半的天数。

而真正能奋斗的日子,往往就在这短短的一万多天,很多人在这一万多天里,还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说他们晚景凄凉,完全不是没有根据。这些人一旦过了奋斗的年龄,他们留下的只有眼泪和后悔,诸事不顺,还寸步难行。

其实,人们忙碌的大半辈子,就是为了老的时候,图个安稳舒适。但是有人却要反着来,不干正事,等这样的人老了,就知道后悔了。所以,早点避免就是在给自己后半辈子积福,而有下面4个特征的人,就要注意了。

有这4个特征的人,容易晚景凄凉,越年轻赶紧改

一、乱花钱,老来无存款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的人花钱,会先盘算一下该不该花,花了值不值,这还样能省点下来当存款。可是有的人,大手大脚的,看见别人买这个就跟着买,看见那个更好也跟着买,根本就存不下来什么钱,而到了花出去才反应过来,就太晚了。

老陈,生活还算过得去,本来计划三年后买房,可是他看着身边的朋友都买车了,自己想着也不想落后,也跟着买了。可是吧,这车买了之后他又不常开,就这么在外面晾着,老陈上班照样坐着地铁公交。

后来听朋友说买什么药能养生,他也跟着买了。然后另一个朋友又说投资能赚钱,他就跟着朋友投了,没想到后来直接亏了。就这样,原本的买房计划就泡汤了,再后来,听老陈再提起这件事,他已经开始后悔了。

有这4个特征的人,容易晚景凄凉,越年轻赶紧改

二、乱交友,老来染恶习

我们在社会上行走,少不了与人交流,自然也就会认识一些朋友,而一个积极努力的朋友,是可以帮你度过很多困难,也能帮你完成很多事,所以,很多人会在结识朋友上面多下点功夫。可是,不擦亮双眼认清一个人,那很有可能就被拉下水了。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如果都是一些不正经的人,跟他们相处久了也会被感染。

小区住户老李就是这个样子,五十出头了,还跟着一群酒肉朋友混在一起,这群朋友认识好几年了,经常被这群朋友,连哄带骗的拉出去喝酒,没有节制。有一次老李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手一直在抖,就去医院查了一下,发现是酒精性肝病,严重的还需要进行肝移植,但是现在老李身体状况不达标,还动不了手术。

于是老李就只好通过戒酒来缓解症状,可是老李好几年的酒瘾怎么可能说戒就戒,朋友一叫他还是没忍住就去了。自从这之后,老李说话也不太麻利了,后来又去查了一下,发现是肝性脑病,这下严重了,需要住院治疗,老李开始后悔,可是已经晚了。

有这4个特征的人,容易晚景凄凉,越年轻赶紧改

三、乱发脾气,家庭不和睦

家,永远是支撑起一个人信念的靠山,一个能把家庭关系经营好的人,生活上肯定也是顺风顺水,自然的心态也就会平和很多。在生活中不难发现,那些不和睦的家庭,往往是因为家里有个不好伺候的人,而脾气不好,观念不和,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脾气不好的人,就是太倔了,一点都经不起别人说,一旦别人说了他不好的地方,他不会反思是不是自己错了,而是一定要在你身上找原因,听不进去劝。

这么长久下去,不去调解的话,只会让怨气越来越大,而这中间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不可否认的是,孩子长大了,身上有一半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有可能会有暴脾气。而当父母老了,家里更是不得安宁,两代人的观念本来就很少合得来,而相处在一起,家庭的不和睦,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了。

有这4个特征的人,容易晚景凄凉,越年轻赶紧改

四,不孝顺,老来无照应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是,现在的社会,往往都不是这样。而有一种特殊的人群,叫啃老族,顾名思义就是靠着父母混日子,混到老啃到老。就像第三点所说的那样,孩子都是有样学样,而家里有老人,经常对他们不友好的话,孩子也是看在眼里。

如果经常受到这种啃老风气的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就很容易扭曲,久而久之也就不想奋斗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有样学样的去啃着上一代,而等他们老的时候,报应就来了。

所以啊,真正晚景凄凉的人,总是把人性的恶,发挥到极致。不懂得善待他人,更不懂得善待自己,只有规范好了自己,才能让自己的后半生不后悔,事事顺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